第53章 雪中曲,春日哀鸣 (第2/2页)
宜修的到来,宜修的离去,无人在意。
只有廊下的奶嬷嬷瞥了她一眼,心中鄙夷嗤笑。
一个卑贱的庶女,就算飞上枝头,也变不了真凤凰。
没有冒然打扰王爷和福晋琴瑟和鸣,算她识趣。
胤禛最终还是伸出手,将乌拉那拉敏柔拉了起来。
“雪地寒凉,你也不怕冻病了。”
乌拉那拉敏柔娇声道:“王爷喜不喜欢?”
胤禛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
“你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走吧,进屋暖和。”
胤禛将大氅披到她身上,两人一前一后回了暖阁。
青墨端上热气腾腾的羊肉汤,两人一饮而尽。
“妾身平时也算精通音律了,不知道王爷方才吹奏的曲子叫什么名字?妾身竟从未听过。”
……
施月瑶哀鸿之舞终了,胤禛的萧声却未曾停止。
一遍又一遍,直到胤禛累极,不得已将竹萧放下。
他用袖子轻轻为施月瑶拭去眼泪,低声问道:
“这首曲子,叫什么名字?”
施月瑶抬头望着天上的月亮,声音几不可闻:
“……三寸月光。“
……
胤禛:”三寸月光。“
“好名字!”。
乌拉那拉敏柔笑道:“明月寄相思,从这曲调中可知,这作曲之人,必定人前故作坚强,独处时却悲伤不能自抑,
想必他思念之人已经不在人世了吧?正所谓,情深不寿,慧极必伤,能作出如此惊艳之曲,通常会为多愁善感所困。“
胤禛为这番言语嗤笑。
她那般悲悯苍生之人,心中岂会这么狭隘。
不过……
他不信施格格当真能说放就放下。
至少,他在她心里,是有一席之地的吧?
“王爷,您尝尝这个。”
乌拉那拉敏柔舀了一勺汤羹到胤禛碗里,这羹的香气让人胃口大开。
胤禛没有拒绝,多了一碗。
晚膳后,胤禛本来打算直接盖被子睡觉,奈何全身燥热难耐……
……
深冬大寒。
胤禛自那夜之后再也没进过后院。
苏培盛:“王爷,奴才给施格格送去的年礼被退回来了。”
“为何?”
苏培盛:“施格格身边的云裳姑娘说,还请王爷以后不要再送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样对她对王爷都不好。”
胤禛拍了拍退回来的箱子,叹了口气。
也是,她是大家闺秀,为世俗故,能与他私交一段时间已经是极限了。
等大选后,希望她能原谅他所作所为
……
冬去春来。
又是一年春暖花开。
”我是不是真的有了?!“
乌拉那拉敏柔惊喜地捂着肚子,她月事已经超过整整七天没来了。
奶嬷嬷和青墨两人也是一脸喜色:
“福晋,要不要奴才去请府医?“
“不,再等等,免得空欢喜一场。“
又过了大半个月,乌拉那拉敏柔开始有了孕早期不适的症状。
奶嬷嬷很确定地告诉她,她真的有孕了。
乌拉那拉敏柔温柔地摸着尚未有起伏的肚子,这一刻她对儿女的慈爱之心达到了巅峰。
她盼了快两年的孩子,终于要来了啊。
她要给他最好的一切!
最好的!
包括长子的位置。
现在,她完全不能忍受自己的孩子,头顶压着一个异母兄长。
“先不要告诉王爷。”
“是,福晋,不请太医看一下吗?“
“等满了三个月再说出去吧,现在最终要的是……东院。“
奶嬷嬷看了青墨一眼,青墨退出去。
奶嬷嬷:“福晋是要?”
乌拉那拉敏柔眼含冷意:
“弘晖身子那么弱,从年头病到年尾,天天喝着苦汁子,想必活得很痛苦吧?“
奶嬷嬷立刻接着道:“初春寒凉,弘晖阿哥未必能熬得过去。”
乌拉那拉敏柔:“嬷嬷说得是。”
两人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
可能是今春回暖过快,向来少雨的京城,突然迎来了连绵多日的大雨。
雍亲王府东院。
宜修着急地给弘晖擦汗。
“大夫,烧了一天了,我儿怎么还不见退热。”
府医按着弘晖的手腕,皱眉不解,他开的药不应该是这种结果呀。
再这么烧下去,怕是会出大问题。
府医拱手道:“敢问侧福晋,老夫开的药可以按时喝完?”
“当然,都是我亲手煎了喂下去的。”
府医:“老夫无能,还请侧福晋让太医过来为小阿哥医治。“
宜修惶恐地看向府医,又看了眼自己全身通红的儿子,立刻站起来道:
“我现在就去,还望府医在这守着不要离开。”
府医肃声应道:“老夫自当尽力。”
……
因为十五皇子病重,所有擅长儿科的太医,都被康熙召进宫为皇子看诊。
此时的太医院,只有三位擅长妇科的太医,和一群医侍在轮值。
听到雍亲王府侧福晋亲自来请,还指定要擅长儿科的太医,众人互相看了眼。
外面下那么大的雨,两个老太医行动不便,最后还是较为年轻的苗太医主动担下。
“乌拉那拉侧福晋……”
苗太医低声念了一遍。
他原本是苗佳氏旁支孤儿,由主脉长辈将他抚养成人,倾力培养他成才,他却连主家唯一的女儿都保不住。
这件事成了他的心结,即便长辈从未怪罪过他,可是他依然将苗佳氏的死算在自己头上。
因为他医术不精,未能及时察觉苗佳侧福晋的异样,导致侧福晋绝望自尽。
对方临死前说的话,牢牢印在他心里:那个孩子,被乌拉那拉氏所害。
苗佳侧福晋的胎儿很健康,哪怕吃错东西,胎儿也不应该死得悄无声息。
除非是中毒。
中了他诊不出来的毒。
……
苗太医随宜修来到东院。
明明是两岁大的孩子,却瘦小得如同不满周岁。
苗太医认真切脉。
他虽厌恶乌拉那拉氏,但他是大夫,绝不会违背医德,做见死不救的事。
但……
这个孩子恐怕真的很难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