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扩散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赤色脊梁!
第二天,省委通过常规渠道下发了一篇内部参考文章,题目叫《浅谈经济建设中的体制与人才的关系与影响》。这文章标题不显眼,来历也普通,就这么不起眼地夹在省委一大堆文件和报告里,送到了全省每个县市一把手和二把手的办公桌上。
郝建国也收到了这份内参,他只是大致扫了一眼,就把它扔到待处理文件那一栏,接着去看别的文件了。他当秘书的时候,看过甚至参与写过不少这类文章,光看标题,他就提不起仔细阅读的兴趣。对这类文件,他一向都是先放一边,等有空了再翻翻,了解下新口号或者新精神,开会作报告或者写材料找素材的时候,还能有点用。
可第二天,他又看到一份省委办公厅下发的内参,上面有一篇《新的环境和目标下我们干部应如何加强自身的思想教育和价值观?》,还有一篇《干部制度中几点建议》。这下他觉得有点奇怪了。
他顺手拿过来,放在面前快速看了起来。这一看不要紧,他心里猛地一跳,赶紧又从头开始,逐字逐句地仔细读了一遍。
他心里之所以会跳,倒不是这两篇文章有多触动他的内心,让他震撼,而是文章里好多话,他听起来特别熟悉,这让他很惊讶。等他又仔细看了一遍后,原本皱着的眉头突然抖了一下。他终于明白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了,因为这些话他听简阳说过,而且还不止一次。
有了这个印象后,他越看越觉得像,不光说话语气像简阳,里面提到的一些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情形,都和古川的情况特别相似。再联想到简阳现在在省委,郝建国不禁有些紧张起来。如果这些真的是简阳发表的,还出现在省委办公厅的内参上,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郝建国赶忙按了一下桌角的呼唤器,对听到声音走进来的工作人员说:“帮我把这几天省委下发的学习文件,还有内部讨论交流的所有资料都整理出来,马上送到我这儿。另外,这两天的省报、市报也给我找一份。”
不得不说,郝建国在政治方面的嗅觉特别敏锐,在这方面,他比很多干部都聪明,这可能跟他一直在权力中心工作有关系。但不管怎么说,在这方面,他比简阳强多了。
巩书记到了古川后,才发现这里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和麻烦得多。当初他带着省委领导下来,一方面是想趁着基层换届选举的机会,到下面转转,了解一下咱们村级党组织和领导班子经过三次民选尝试后,现在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这些改革尝试给农村基层带来了多大影响,有没有啥问题,这是他最想知道的。
另一方面,就是为了简阳的事儿来的。现在省委对简阳的意见不少,各种看法都有。与其在省委长时间讨论,不如直接到古川实地看看,这样能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古川和简阳的情况,加深理解,也有利于统一认识和意见,对简阳以后工作也有帮助。
除此之外,巩书记自己心里还有些说不太清的原因。北京那边通过前省委书记,也就是他的老上级、老搭档,在简阳的问题上给他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连老上级都开始抱怨了。他觉得与其在省委待着,还不如出来躲躲,等事情有个定论,那边也就没理由再打招呼了。
巩书记可不是个喜欢被人牵着鼻子走的人,他有自己的组织原则和工作态度,毕竟这关系到全省好几亿群众的利益,他不会轻易妥协让步。
再说了,要想用好一个干部,就得多多关心和帮助他,适时了解他的情况,这样才能全面认识这个干部。就像简阳,也不能说他没有缺点和不足。他处理问题有时候太理想化、主观化,这都是因为他工作经验不够,斗争策略也欠缺。
他特别讲究工作效率,可就忽略了和同志们的沟通交流。很多措施在实施之前,都没好好宣传,也没和大家座谈,让干部们理解和学习,就强行推进,这肯定会加深彼此之间的隔阂和矛盾,积压很多问题,也让他和上下级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这可不是个好现象。比如说在云龙水泥改制的问题上,县里主要领导意见都还没统一呢,他就急急忙忙上马了,直接越过了当地政府部门和县里的主管单位,这怎么能不让下面的人有意见呢?
正确的事儿得用正确的方法去做,简阳必须补上这一课。他之前工作顺,那是有很多原因的,其中也不乏一些不好的因素,像隔岸观火、强压、旁敲侧击之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