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iaoshuo.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穿越民国之烽火远征 > 第180章 穿越者也没有特权

第180章 穿越者也没有特权 (第2/2页)

“一个军曹,不值钱!”李大嘴嘿嘿笑着。

“伤在腿上,”中尉冷冷看了一眼:“你们是想背着,还是想它在你们背后开枪?”

“是!明白了!”

中尉转身而去,丢下一句:“抓紧时间,动作都快点!”

随后尖刀小队在工兵指导下,利用日军的尸体设置了各种诡雷,尸体下压着松发雷,腰带上系着绊发引线,路旁的几堆碎石中埋着集束手榴弹。。。

胆大包天的宋鸿飞就这么一路把日军的追击部队吊在自己身后2个小时的路程,三个营交替掩护,逐次阻击,让日军恨得咬牙切齿,却偏偏又无可奈何。

一向狂妄骄横的第九师团追击部队在遭受多次打击之后,从此变得和被打怕的101师团一样小心翼翼,不敢再大肆追击了。

毕竟先是可恶的地雷阵,又是凶猛的伏击,又是尖兵小队的频频袭击,谁知道华夏军又会玩出什么花样?

宋鸿飞的教导3团一路顶着日军的飞机和炮火打着回去,还收容了很多掉队的散兵和伤员,这和别的部队混乱不堪的撤退形成了天差地别的对比。

教导3团的官兵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所有国军当中敢把大股日军吊在屁股后面的,也就只有他们团长敢这么做了!换成别人早就不知道远远的“转进”到哪里去了。

而其实宋鸿飞此时可谓是有苦自知,后面的日军依然追得很紧,他的神经时时紧绷着,一刻也不敢掉以轻心。

现在大军在撤退中,没有了上级的情报来源,敌情可谓两眼一抹黑,敌我态势也不好判断,虽然说自己的部队负责殿后,但很显然还有不少零散掉队的士兵落在了后面。

布置在左右两翼的连队都向他报告,不时能远远听到两翼有激烈的枪炮声,据其他部队逃散的士兵说是日军的便衣队和挺进队,这说明日军正在快速从两翼迂回,穿插包抄。

“日军来势汹汹,3千多人的队伍,甚至前面无数人的生命都在自己一念之间啊”

一着不慎,不堪设想!

这份责任和压力对宋鸿飞来说可谓沉重如山。

直到在黄渡公路桥一场激战击退日军19联队、36联队、骑步第9联队的追击后,教导3团总算摆脱了日军的包抄合击。这一刻,宋鸿飞那颗一直紧绷着的心才能稍稍松弛下来,这才稍微松下了一口气。

但有一点让宋鸿飞很是不爽,自从淞沪参战以来,他所指挥的部队基本都是被优势兵力的日军围殴。尤其这两天,更是被3个步兵联队、2个骑兵联队番号的日军轮番群殴,紧紧咬住教导 3 团不放,追得他一刻都不敢放松,简直没有丝毫喘息之机。

宋鸿飞被搞得心头一股邪火莫名的越烧越旺,与以少胜多相比,他更喜欢以碾压性的绝对优势兵力和火力尽情蹂躏对手,老子就用牛刀杀鸡,大刀剁蚂蚁,问你怕不怕!

天空阴沉沉的,阴雨绵绵,让官兵们的心情更感沉闷,连续几日的作战、行军,体力已严重消耗,士气自然也难以振作起来。

“布置警戒!吃饭、休息1个小时!”临近中午,宋鸿飞下令休整。

很多人已累得在路边找棵树,裹上雨衣直接躺在地上倒头就睡。

“传令下去,地上湿冷,要铺垫好防雨布才可以睡觉,防止受潮感冒。”

此刻宋鸿飞拧着眉头,目光死死盯在地图上青浦方向——那道表示日军第6师团攻击势头的箭头上。

就是这个第6师团撕开了我军南线松江的防御,长驱直入猛插吴淞江我军侧背,大有一举切断我军退路之势!造成原本还在僵持对峙的吴淞江防线动摇,我军不得不全线撤退。

“第4天了,已经超额完成了原定的殿后任务。按这形势算算时间,只怕左翼南翔和右翼青浦都已失陷。”宋鸿飞暗暗念道。

他已在考虑带领全团加速行进,彻底摆脱日军的追击。

宋鸿飞的战场洞察力和判断力可谓敏锐惊人。

当天中午,收到桂率真总队长来电:“总队已奉命返回金陵整补,你团掩护大部队撤退的任务已经完成,总队在苏州城设有接应收容站。你团现在位于何处?立即急行军甩开日军,急撤!急撤!”

宋鸿飞对通信参谋说道:“给总队回电:我团已过安亭,于今晚急行赶往苏州,预计明晨到达。”

回到金陵的桂总队长可以从军委会获悉最新的战况,他向宋鸿飞通报了几个情报:

“青浦、南翔已经分别在昨日和今日陷于敌手,敌第六师团正在向白鹤港猛攻,意图直扑昆山。第10军主力向嘉兴、南浔、吴兴方向进犯。另,第16师团于今晨在长江白茆口登陆,迂回包抄左翼军侧背。”

第10军和16师团在南北两翼大范围迂回包抄,威胁纵深侧背,这个情况和开赴淞沪之前宋鸿飞所做的战局分析如出一辙。

然而日军的大迂回战略和机动能力完全超出了国军所有高层的预想。

此战暴露出我军太多的弱点,装备差、火力弱、战略和战术上未能通盘考虑和灵活运用,双方实力相差悬殊,被击败也只是早晚问题,只是我们付出的代价太过惨痛。

“日军绕过来打你,两道国防工事线都成了摆设。”宋鸿飞无奈地长叹一口气。

“战争是体系的对抗,是国力的较量,是最高级的博弈过程,自己能起到的作用还是太小了,即便是像我这样拥有特殊经历的穿越者,也没有特权。。。”

“相反,明明清楚的知晓了历史的悲剧,但却又无力去改变,更让人感到悲哀和难以接受。”宋鸿飞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可察觉的落寞与无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