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侯府盛会 (第2/2页)
在盛会的影响下,激发了众多的艺术创作,诗词、书画作品层出不穷。
文人雅士们仿佛被点燃了创作的激情之火,灵感如泉涌。一首首意境深远的诗词,一幅幅精妙绝伦的书画,在他们的笔下诞生。
有的诗人以盛会为主题,描绘出热闹非凡、思想碰撞的场景,诗句中充满了对文化交流的赞美和对未来的憧憬;有的画家则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融合在一幅作品中,展现出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
然而,随着作品数量的增多,质量的参差不齐也逐渐显现出来。一些为了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的作品开始在市面上流传,引发了一些争议。
萧凌和苏锦绣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决定设立评审机制。他们邀请了几位德高望重、艺术造诣深厚的前辈担任评委,对作品进行筛选和评价,以确保优秀的作品能够得到应有的认可和传播。
在评审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棘手的情况。比如,有两位画家的作品风格相似,水平相当,评委们难以抉择;还有一些作者对评审结果不满,认为存在偏袒。
萧凌和苏锦绣亲自出面,与评委们共同商讨,权衡利弊,最终做出了公正的判断。对于那些对结果有异议的作者,他们耐心地解释评审标准和原则,使他们心服口服。
同时,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到这些优秀的作品,萧凌决定举办展览。展览吸引了众多的民众前来观看,人们对这些作品赞不绝口,对文化交流盛会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但就在这时,一些不法商人看到了商机。他们开始仿制这些优秀作品,以假乱真,从中牟取暴利。这不仅损害了作者的权益,也破坏了文化交流的氛围。
苏锦绣立刻组织人手进行调查,与官府合作,打击这些不法商人。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捣毁了造假窝点,维护了艺术创作的纯洁性。
然而,这一系列的举动引起了朝廷中一些权贵的注意。他们认为萧凌和苏锦绣的行为过于张扬,有笼络人心之嫌,开始在皇帝面前进谗言。
皇帝对这些言论有所动摇,对萧凌和苏锦绣产生了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