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识人九法: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第2/2页)
她有些震撼,仿佛她混沌的少女时代一下子被摇醒了,她从来没懂女人,更不懂男人,她以前的这两个概念是混淆的,或者说是分界的。母亲从来没有教授过她类似的内容,她给她的似乎只是一个空洞的躯体。可能她也没有什么好教授她的罢,两次凄苦而失败的婚姻也无法让她给孩子更高层次的言传身教,她忽然就觉得母亲很可怜。她知道不幸的婚姻什么样子,却不知道幸福的婚姻什么样子。她不知道母亲和父亲是否有爱情,只知道之后的满天风雨都是母亲一个人为她们挡的。双方都是为了孩子而凑合在一起的重组家庭,实际上壁垒分明,当生活成为一碗水的时候,没有人能够端得平它。她一路看着母亲颤颤巍巍地端着这碗水,磕磕绊绊不知怎么就长大了,对于人事和幸福全然不知。母亲叮嘱她:别违逆他。哄着他点总比你受伤好。女人的体力永远赶不上男人。而韦凤英告诉她:女人的幸福不一定全是男人给的,但一个幸福的女人却一定不能没有男人给她的幸福。她告诉她生命的结合是快乐而美丽的。而在这之前,她从来就不认为女人会在男人那里得到什么性福。
她对男人是有恐惧的,对婚姻所抱的最高期望不过是相敬如宾。她觉得婚姻就像人生这场戏剧转场的按钮,按下去了,转,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幸与不幸,她从没想过。
可现在,按钮是按了,却好像不是转了场,而是换了戏。新戏开场了,她却对剧本一无所知!
婚姻究竟是什么?若是为了成全,她应该嫁进山里吧,找一个条件相当的人,以勤劳贤惠之德,任劳任怨之心,换取丈夫的感恩图报,立志图强。嗯,这完全是薛宝钗,王宝钏,可她不是。她谁也不是,她没那么贤惠。她把婚姻当成了一场赌局,更不敢奢望他的成全。所以她还是不要做什么设想的好,人有多少设想,就会有多少失望,她的人生一直就是这么告诉她的。
她不能和韦凤英比,韦凤英和肖成业是一个青年点锻炼的“战友”,两人的爱情经历了艰苦、贫穷、富贵的检验走到今天,历久弥香,那是世间罕物。不过她还是很感激韦凤英,曾经她们因浅浅的惺惺相惜,跨越年龄与辈分成为朋友,如今她又不嫌千里之遥,拉着丈夫定要来送她,成了唯一来送她的娘家人。“我就是去旅游,顺路送你。你肖叔有生意在那边,也要过去看看。我们正在等小雅放假了带她去苏联玩,这会儿正好到那边买点丝绸绣品,老毛子最喜欢这个。”她又像长辈又像朋友似的爽气地这么说道,她就笑了,感激得甚至说不出一个谢字来。所以,她一定要亲口告诉她:她很好。他也没有欺侮她。要让她告诉妈妈不要惦记她。可是她怎么会给她说了这么一番道理呢?
“小云,假如你认定并相信了他,如果不能理解,那就试着跟随吧。当他牵着你的手时,你们的步伐会更容易一致。婚姻中的步伐一致是非常重要的,不要试着去超越他的步伐,也不要跟不上。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两个人能步伐一致的行走。很多婚姻最后走不下去了,说是感情不合,其实就是有一方跟不上了。”
她能跟上他吗?她从来没想过要和他步伐一致的行走啊!她就像一头拉磨的驴子,一直在命运的缰绳下蒙眼转圈,她想逃离命运,他给了她一条通道,她原想用亲情报答他,平衡他的身份,照顾他的爹妈,照顾好家,至、至于……他既然要求有随时宿外的权利,那去找别的女人好啦!她是这么想的。可、现在——,韦凤英笑得促狭:
“哈哈哈哈哈……,这九曲十八弯到底是怎么忍的?新婚夜啊!哈哈哈哈哈,你不觉得他很可爱吗?”
可、可爱?那么大一坨,咋能用这么小的词,形容男人不都是用高大威猛,阳刚,强悍啥的吗。可爱不都是用来形容小朋友、小物件的吗?不过“九曲十八弯”这个外号倒挺可爱,还,挺写实的!
现在韦凤英也走了,她再也没有一点曾经熟悉的东西能让她依赖,哪怕只是心理上的依赖了。她望着黑暗里的房间,有些伤感,因为她孤独了,绝对的孤独了,曾经伴着她长大的故土与亲人从此将只能成为她梦里的家园了。
但同时也感到一丝模糊的喜悦,一扇新启的生命之门为她打开了另一个新的世界。
《庄子》言,君子识人,“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男女杂处,观其颜色,一个在洞房花烛夜也能守君子之礼的人,这样的品性,足可托付身侧罢。其实,他们的第一次见面,他也是一再的拒绝她,嘲笑她,奚落她,如果他是个急色胚子,像所有曾经垂涎她的男人那样,可能就算再想逃离命运,她也没胆量拿出那纸契约吧!
身边的人在沉沉地睡着,呼吸均匀安稳,她把一只手指伸到他肩膀上,又偷偷缩回来,羞窘地把被子盖上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