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7集《妙法莲华经》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妙法莲华经!
我们看第三科,发心,发起菩提愿。
本经的修学重点,主要就是训练一种内观的智慧。内观的智慧有三个重点:安住清净心,观照十如是,最后的收尾就是发起菩提愿。
这一点我们简单地说明一下。我们学佛以后,有三个重点可以修学:第一个是因缘,第二个是空性,第三个就是真如,这三个重点。我们初学佛法,每一个人都是从因缘上去修证的,基本上没什么例外。我们刚开始修学,就是面对这些的因缘所生法,修学的重点只有一个,叫做“深信业果,断恶修善”。所以,刚开始在因缘里面修的时候,我们的思考就是业力的思考,“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我们不喜欢痛苦,我们喜欢快乐,所以我们就怎么样?想办法减少我们生命的罪业,想办法增加我们的善业。这样的一个修学过程,没有什么问题,过程没什么问题。
但是,深信业果,断恶修善,等到结果出现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你看一个人在断恶修善的时候,他的心是惭愧的、谦卑的,但是等他来生快乐出现的时候,他就忘了他自己是谁了。人一快乐的时候就开始放逸了,他的惭愧心就消失了,他已经忘失他前生那种谦卑、惭愧的心态。这个时候,一个人惭愧心消失以后,取而代之的就是,他想要去主宰这个快乐。因为人生的快乐没有一个人会满足,它是一个无底洞。他不是追求快乐而已,他要主宰这个快乐,让它永恒存在,让它能够满足他的心愿。不幸的是,这刚好跟因缘法是违背的。因为因缘所生法,它不是你说了算。
首先你要知道这个快乐是怎么来的。如果这个快乐是你创造出来的,那当然它就听你的。但是,这个快乐是由业力创造出来的,所以这个快乐存不存在、往哪里走,是业力说了算,可不是你说了算。但是,我们一个人有快乐的时候,你看一个人福报现前的时候,他觉得他可以主宰:我要去买一个电视,我就可以买电视;我要买一个房子,就可以买房子。他在某种因缘是得到自在力了,所以他会产生错觉,以为他能够主宰人生。其实,那是因为你福报还在。福报享尽的时候,你试试看!你善业力花完的时候,连一杯水你都喝不下去。
当然,一般人在福报现前的时候,他哪知道那么多呢?我们就在这种因缘所生法里面一次又一次地谦卑地、惭愧地造善,然后放逸地享受快乐。所以人生就是活在这种轮回:你福报享尽的时候,你又回到你过去的谦卑了;你开始造善的时候、得到快乐的时候,你又忘了你是谁。所以,这就是我们轮回为什么在天上、三恶道里面不断地变化。享受快乐的思想是没错,但关键是我们想要去主宰快乐,这个地方出了问题。
佛陀看我们这样子不是办法,老是讲这个人天乘法也不是办法——他要么享受快乐,要么受用刀山油锅。佛陀说,那这样子好了,我告诉你一个更好的法门:“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干脆,你把快乐放弃好了!看这个意思,你没有资格享受快乐,因为享受快乐的时候你会放逸。圣人受用快乐的时候他是自在,凡夫追求快乐是有问题的。快乐本身没有错,因为它本来是善业所招感的,它哪有错呢?它就是一个因缘所生法,哪有错呢?但是我们承受不起,我们会想要去主宰它。
所以佛陀说,好了!你既然有这种攀缘心,那你先把快乐放弃吧。先怎么样呢?先修无常观,这个快乐的本质是会变化的。这件事情对我们打击就很大了。我们对所有快乐的基本要求就是它必须要稳定。我想没有一个人得到快乐愿意失去的。你要么就不要给我,给我以后你就不要抢走,不要破坏它。
但是,不幸的是,所有的快乐都是可破坏的。对这种得失的冲击,既然我们的心态没有准备好,那干脆,佛陀要我们:那你先放弃快乐、追求寂静!佛陀说,那我告诉你一个更好的法门,观察它无常无我而趋向于涅盘寂静。哦,这个就更美妙了!我们从一种离苦得乐的心态而提升到追求寂静。恭喜你!你已经超越三界的轮回了。“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当我们不再追求三界的快乐,那你就可以跟三界说再见了,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牵动你了。
也就是说,我们会从一种安乐的概念而提升到一种追求寂静的概念,就是从有相的因缘修学而提升到无相的空性的安住。所以我们凡夫修学,没有遇到《法华经》之前,大概只有两种修学重点:要么在因缘上追求快乐,要么在空性上追求寂静。这两个都不是佛陀的本意。
佛陀的功德哪是追求快乐、哪是追求寂静这种小境界而已?那佛陀你为什么告诉我这些呢?因为佛陀是“逗会他意”。你就喜欢这种,你就好这一口,所以佛陀就先满足你的需求。
其实,追求快乐、追求寂静,都不是佛陀内心的世界。佛陀是恒顺众生说的法。等到你从追求快乐到追求寂静,到一个程度,佛陀开始讲他内心的世界。
那么佛陀您老人家到底是怎么想的?您对这个人生是怎么想的?我们开始进入佛陀的法界了,就是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了,就是进入法华的思想。
按照佛陀的意思,外来的东西都不圆满,只能当一种过渡。就是说,你去追求一种快乐,是你求来的,有问题;你去追求一种寂静,这个寂静也是你求来的,不圆满。因为你追求寂静,时间长了就是“不乐修善,忘失大悲”,因为你这个空性跟有相的因缘是对立的。所以佛陀要我们内观真如。就是说,如果你要知道佛陀是什么世界,那请你把心调整一百八十度,从一种外缘的修学而提升到内观的修学,开始内观你的真如,启动你内心的自性功德力。
启动自性功德力,第一个,当然就是观一念心性当体即空。我们一个人开始内观以后,你就知道什么叫做怕:哎哟,我的心中有这么多垃圾、这么多妄想!一个不静坐观照内心的人,他老是向外攀缘,他不知道他心中有多少垃圾。无量劫来每一次的受生,我们因为追求这种快乐的影像,由原来的“本来无一物”,却去“到处惹尘埃”,每一生都惹很多尘埃。时至今日,已经尘埃满满,看不到镜子了。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佛陀说,你不要处理它,你也没办法处理;你先把灰尘放掉,你不要去管灰尘,你只要做到不随妄转就好,就是做到无住就好,把心先拉到你的生命的原始点。就是说,你现在这个镜子,已经看不到镜子了,也没关系,但是你要忆念那个镜子。就是,你不要管灰尘,观察这个当初是怎么来的:你从什么地方来?开始找到生命的原始点。
所以结论:“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你如果观到这个时候,你会心生大欢喜,原来无量劫的生死轮回并没有真正地改变你。当然,你一定要跟着它走,那是你自己愿意被改变。就是说,原来无量劫来“达妄本空,知真本有”!虽然我们经历了无量劫的生死轮回,我们的生命经验累积很多的妄想,这些都没有真实地染污我们的本体。这是值得我们庆幸的地方。
所以这第一个,空观,就是把心拉到生命的原始点,观到心性的本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请注意,这个“清净”的前面为什么加一个“本自”?就是这个清净不是你修来的。如果这个清净是修来的,那对不起,凡夫没有分,那就是《华严经》的清净了。为什么这个清净我们有分呢?这句话很重要,因为这种清净叫做“在凡不减,在圣不增”。这个法门就是一大优势了。这个清净不是谁给我们的,是每一个众生都有的,只是我们忘失了,现在把它找回来。就是说,我现在没有本事达到《华严经》的清净心,那是修来的清净心;但是我可以找到我本具的清净心,总可以吧?你说我是一个乞丐,我没有本事去创造一个新的家庭,但是我可以回我自己的家,总可以吧?我原来可不是一个乞丐!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开始从向外攀缘而转向内观。攀缘快乐追求寂静,这个都是方便门。你真正要进入佛的法界,你应该去启动你内在的东西:第一个,启动你的空性的清净心;第二个,假观。假观在本经是很特别的,观十法界十如是。当然,我们的目标是锁定佛法界的十如是。我们不断地告诉自己:我只要有美好的佛陀的相状,就可以启动佛陀的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我们不断地通过诵经、通过思惟、通过忆念佛的功德,告诉我自己:我是佛陀的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这个时候,通过你观照十如是,它的结果就变成只有一个:你一定会发起菩提愿,你一定会有一种成佛的冲动。
所以第三个,发起菩提愿,是前面的观照十如是来的,而观照十如是又是以安住清净心做基础。你没有安住,你带妄修真,你带着妄想去修十如是,你也修不来。它这三个是息息相关的。
就是说,诸位!当你想要学《法华经》的时候,你就要有心理准备了,表示你很认真地开始要进入你内心世界了。如果你还想要去追求外在的世界,那你还没有资格学《法华经》。对不起!你可能去找前面的阿含、方等、般若,修修人天乘,修修二乘的涅盘寂静。你一旦学《法华经》,那就是说,你的生命跟外境已经暂时(至少你是暂时)先离相。每一个人都是要先离相。离一切相,才有办法即一切法。所以,当你学《法华经》以后,你一开始就进入了所谓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你要跟因缘法暂时地说再见了。那等到你《法华经》修好以后,你再重新面对因缘,那就不一样了,那你叫做一朵莲花。你用你内在的功德去带动外在的因缘,那你的人生叫做历事炼心,顺逆皆方便。那个没什么快不快乐可言,快乐痛苦对你来说根本不算个事。
我们凡夫太注重一时的感受。其实,你把目标放远一点,人生只是短短几十年。你是假借人生的顺境逆境来启发你内心的功德,或者说启发你往生的功德。所以,你现在暂时先放弃外在的因缘,等到你《法华经》学完以后,你再来观世间,就像佛陀说的,犹如梦中事,人生如梦如幻。那个时候你就是主动式的人生了。你没有学《法华经》,你的人生是被动的,你的人生一句话就讲完了,叫做“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业力要让你快乐,你一定会快乐;业力要你痛苦,你也只好痛苦。你完全被动了。因为你去追求它,那你就只好被它带走了。
诸位!当你放弃人生的时候,你开始在掌控人生了,就是人生你说了算:我要把今生往哪一个方向引导。你只要通过即空即假即中,那你今生就是趋向你目标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而今生就很有意义了。不管它给你痛苦、给你快乐,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的整个顺逆的因缘会激发你趋向你来生的目标了。所以《法华经》的思想就是,通过内观而发起愿力。
乙三、发心——发起菩提愿 丁一、如何发起;丁二、发起功德
我们看,通过本经的内观以后,他发的愿是怎么发的。这有两个重点。
丁一、如何发起。
我们先看第一个。
一、坐法空座,着忍辱衣,入慈悲室。
本经的修学,当然观照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这个内观有三个阶段,第一个当然是即空,安住我空法空的真如理。注意!这个空性我再讲一次,这个空性有两种:一种是向外追求而来的,比方说二乘的涅盘。二乘人他这个空不是心性的空,他是思惟无常无我,所以把三界的快乐放弃以后,出现一种涅盘寂静的假相。所以《楞严经》把阿罗汉判作五阴魔境,就是这样子。他这个是一个魔境。从真如本性来看,心外求法皆是魔境。不管你是什么二乘的功德不功德,只要你不是从心性安立的,都是魔境。所以这个空性它是从内观所启动的。这第一个。
第二个,“着忍辱衣”。
你可能内观以后开始修假观了,就开始历事炼心,安忍顺逆的境界。一个人开始内观以后,开始向外历练的时候,顺逆都要安忍。所以,一个人内观以后,在向外历练的时候,很重要,对这种快乐痛苦的感受都要收起来。这个感受是最坏事的。如果你太重视快乐痛苦的感受,它会刺激你的想象,它会误导你。因为这个感受是前生业力牵动的,你太在乎感受,你就被过去的业力牵着走了。所以这个“着忍辱衣”就是说,你把这个六根感受要收起来。
最后“入慈悲室”,发起大悲心。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这个大悲心是自然而发的。我们前面说过安乐道、解脱道、菩提道,这个解脱道很关键。凡夫的差别,是从有相的安乐的角度。你是修布施、你是修持戒、修忍辱得到了快乐,那有差别。你看布施成就富贵,持戒是尊贵身,忍辱是庄严。有为的差别我们不谈,我们谈圣人的差别。《金刚经》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个地方要注意了!就是说,你当初从三界的快乐你是怎么解脱出来的?也就是说,你这个空性的智慧是怎么修的,会影响到你后面的走向。这个空性是怎么修的,很关键。如果你这个空,比如说阿罗汉的空,他等于是心外求法,他离开了一念心性修无常无我,然后创造了一个涅盘寂静的假相,他自己的心就住在那个假相。这种空,他就很难发起菩提心了。如果你这个空是内观而来的,你观照你一念心性很多妄想,但是这个妄想只是个表层;你再往内观进去,回到生命的原始点的时候,发觉一念心性本来清净。这种空,你自然会发菩提心。
所以诸位!你这个空性有没有修错,你可以很简单地判断。你现在遇到烦恼、遇到障碍,开始修空观。修空观很快就会把你从缘起法带走,就回到一种无相的境界,你至少会跟有为法切割,这个是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你这个空观越修越久,你发觉出现两种情况:第一个,不乐修善,你对有为善法不感兴趣了;第二个,忘失大悲,你看到众生在痛苦当中,你没感觉了。我要提醒你:你要注意,你这个空观有问题了。就是说,你这个解脱道跟菩提道未来很难衔接了,你走上了解脱道的一个分岔的道路去了。所以,这个是很重要的指标。
三乘共坐解脱床。空观的智慧是每一个人要修的,但是你是怎么进入空性的,它的方法很重要。如果你是操作无常无我进去的,你以后要出来就很难,而且你未来要衔接也有困难。如果你的空观是内观而成就的,你的空观是从内心启动的,你这个空观修进去,你一定会发菩提心。一定会,自然地!恭喜你!你走上了一佛乘。
所以诸位!安乐道到解脱道,问题不大,障碍也不多。但是从解脱道到菩提道,请大家注意,这一块是非常关键,因为影响到你未来成佛的速度了。这个地方的歧路最多。就是说,你在有为诸法得到痛苦的时候,你是怎么把空性现出来的?如果你今天是心外求法创造一个空性,这个空性现在会给你安乐,未来会变成障碍。
为什么《法华经》要事先学?你说,欸,《法华经》,成佛的法华!没事,我先把安乐道、解脱道——有相的因果、无相的空性修完了,再来学《法华经》。晚了!太晚了!你沾了满身的法执,你听《法华经》你也听不进去了。要不然怎么佛陀说法的时候五千比丘、比丘尼退席呢?法执太重啊!来不急了!
诸位!你从现在开始,先把空观修好。什么是空观?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内在的清净心,而不是虚空,不是一种空性的相状。你这个空观未来要跟假观、跟菩提心要能够衔接得上。这个关键在这!所以,学《法华经》为什么不容易走上偏差的道路?它一开始从解脱道的时候,就让你走上一种正途了。所以你修空观,然后产生忍辱,自然生起大悲心。
这个还是前半段的迹门,“约迹门开权显实”。
丁二、发起功德。
一心三观,后面它这个修三观,再忆念佛陀的功德,那就不是大悲心了,那叫菩提愿。我们看下一段。
二、诸佛护念,植众德本,入正定聚,发救一切众生之心。
前面的“坐法空座,着忍辱衣,入慈悲室”,是迹门的<法师品>。这个地方是本门的<普贤菩萨劝发品>,最后一品。
就是说,你如法地修学内观的智慧,安住清净心,观照十如是,最后发起菩提愿,有四种功德:
第一个,得到诸佛护念。诸佛为什么护念你呢?蕅益大师解释,因为你跟佛陀走到了同一个家里面,就是得到同体法性的加持。诸位!你学《法华经》以后会有什么差别,你知道吗?当然你可能往生,那更好;即便你不修净土,即便你不往生,你未来会生长在佛陀的世界(后面会讲),因为你提早进入佛陀的知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