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广撒网 (第2/2页)
什么大儒,要不是需要他们,李世民早就开刀了。
他也是觉得儒家有问题,可就是找不出问题所在,甚至和房玄龄、杜如晦几人都商讨过。
或许都是学儒家思想的,对于儒家天生带着好感,从而忽略了某些事情。
不像李承乾,给他找几位老师,刚开始还学几天,可后来不是逃课就是戏弄老师,弄的没人敢教了。
就是因为没有受到儒家的熏陶,才能说出刚才那番话。
李世民也明白了自己觉得不对的地方在哪里。
数百年来,儒家思想就是教人识文断字,可最后识字之人却没有增加,这就是问题。
又想到了李承乾弄的拼音,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长安城百姓你猜一个我猜一个,都能够读懂很多字了,这还是没有老师的情况下。
要是有老师的情况下,恐怕学个一年,百姓们都能够看得懂朝廷发下去的政令了,这可是好事。
看着面前的儿子,李世民怎么能不骄傲。
“太子,刚才你所说的那个什么开学典礼,朕支持你。不过,再次之前,你要让朝堂之中的大儒所屈服,所明白你对他们的威胁,让他们在位谋其政的道理。”
李承乾没想到刚才他说的话被李世民全听见了。
不过也不算坏事。
“儿臣一定做到。”
“哈哈哈!”
看李承乾满脸信心的样子,李世民哈哈大笑了起来,对长孙皇后说道:“观音婢,要是太子说服了这群大儒,还要你受累,带着宫中一些嫔妃都去参加这开学典礼。”
“怎么说,也让他们看看太子弄的学堂,好叫他们安心。”
“是。”
……
办完正事,李承乾回到东宫就开始办事。
“王泉,让人告诉陈管家开学典礼的事情,九月一日,让他务必将学堂的事情处理完,还有安保问题。如果长安百姓家的孩子也去读书,那么孤儿院和学堂,就不等跟工厂掺合在一起,中间砌一堵墙隔开。”
在南崖工业园,还是有很多技术的。
要是有心人利用孩子去偷技术,对李承乾来说都是麻烦事。
杜绝麻烦,直接砌一堵墙隔开,免去麻烦。
说着,他继续吩咐道:“下一期的大唐周报,直接宣传南崖工业园的学堂,免费教导百姓家的孩子读书识字,有想要让孩子读书识字的都可以在九月一日开学典礼,将孩子送去南崖工业园。”
“全都免费吗?”王泉整个头皮都是麻的,弱弱的说道:“太子殿下,这长安城的孩子没有十万,也有八万,真的要全都收吗?”
学堂也安排不下这么多的孩子啊。
十万八万?
李承乾一愣,这才想起来未及冠的都是孩子,跟后世未满十八岁的都是孩子是一样的道理。
想了想,他摇头道:“不……满六岁到十四岁的孩子,没有读过书的,前一万名报名的全收。”
一万。
这也是不小的开支了。
每日吃喝拉撒,都需要钱。
虽然新的学堂能够容纳下两万人,可这开支都是南崖工业园出,那就是太子殿下这里出。
有时候真的是心疼太子殿下。
不过王泉还是低头应了一声:“是。”
李承乾不在意王泉的想法,很多人不理解他,到最后变成理解,赞成,支持他都是需要循序渐进的。
“另外,让大唐会所、大唐钱庄、聚宝盆商行、慈善基金联合发一个公告。”
王泉瞬间来了精神。
这么多一起发公告,肯定是大事。
果不其然,李承乾一开口便是惊吓了王泉的大事。
“就写,孤愿意和孔家共同创造大唐教育孩子的花园,所有商行,钱庄,商号联合捐赠一百万贯在长安、洛阳、广陵(今扬州)、广州、明州(今宁波)、吴郡(今苏州)、钱塘(今杭州)、幽州(今北津两地)、益州(今成都)、鄯州(今西宁)建造大唐学院。”
嘶!
一连串的地名,王泉都傻眼了。
而且大部分在南方,太子殿下这是要重点培养南方学子吗?
说着,李承乾继续道:“除开这一百万贯外,每年慈善基金还会拨出十万贯,给予这十地的补贴,让教育在大唐发光发热。”
“东宫还会专门成立教育机构,对这十地暗访明察,要确认所有的花销都落到实处。”
啧啧啧!
王泉吃惊了,不过很快反应过来:“太子殿下,这是明面上支持孔家,实则是打算扩大南崖工业园学堂的威望吗?”
闻言的李承乾没好气瞪了眼王泉。
“你懂个屁,孤这是为了大唐的未来,花费如此巨大,就是为了一个学堂名声?你怎么不想想,让各地的束修便宜,纸张便宜,笔墨便宜,家家户户孩子能够读的起书呢?”
“不管是儒家思想,又或者格物之派,现在要的是让天下百姓识字,这才是最重要的。广撒网的意思懂不懂?不求质量,先求数量,有了数量,再求质量。”
“哦哦。”王泉依旧是似懂非懂。
只是觉得太子殿下花钱如流水。
还让魏征去岭南搞什么造船厂,要投上千万贯,一万万贯。
目前的情况,别说一万万贯了,这花钱速度,都比赚钱速度快了。
心中想着,王泉也不忘把事情交代下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