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绣庄往事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绣色倾城:乱世红颜的逆袭!
春日的清晨,一缕阳光穿过绣庄斑驳的窗棂,落在少女纤细的手指上。沈若兰轻轻拈起针线,细密的针脚如春雨般落在绣绷上。
\若兰,这幅《春江花月夜》的构图要改改。\王师傅站在她身后,目光落在绣绷上将将成型的图案上,\江面要更开阔些,远山要更含蓄些。绣品讲究的是意境,不是把看到的景色原样描摹下来。\
沈若兰抬起头,清丽的面容上露出恭敬的神色:\是,师傅。\她放下手中的绣绷,仔细听王师傅讲解。这位在上海滩绣艺界享有盛名的老人已届花甲之年,一头银发挽得一丝不苟,身上的布衫虽然陈旧,却洗得一尘不染。
王师傅在绣庄开了四十年,培养出的徒弟不计其数,但能得她真传的却寥寥无几。沈若兰是她最后收的一个徒弟,也是最让她满意的一个。这个出身农家的女孩天资聪颖,性情沉稳,更难得的是有一双巧手和一颗细心。
\你可知道为何要改?\王师傅问道。
沈若兰沉思片刻,道:\师傅是要我把景物疏朗些,让人看了有回味的余地?\
王师傅露出赞许的笑容:\不错。绣品最忌直白,要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就像诗词一样,点到为止反而更有韵味。\她顿了顿,\这也是为人处世的道理。\
沈若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自从三年前踏入这间绣庄的门槛,她不仅学到了精湛的绣技,更从王师傅身上学到了许多为人处世的智慧。
绣庄里飘来一阵香气,是张妈在准备午饭。这位老妈妈是王师傅的陪嫁丫鬟,跟了王师傅五十多年。她见沈若兰手巧心细,很是喜欢,常常变着花样给她做好吃的。
\若兰,去吃饭吧。\王师傅说道,\下午再继续。\
沈若兰正要起身,突然听见门外传来一阵喧哗声。她循声望去,只见几个衣着华贵的太太走进了绣庄。为首的是个四十岁左右的妇人,穿着藕荷色旗袍,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
\王师傅,好久不见。\那妇人笑着走上前来。
王师傅连忙迎上去:\原来是周太太。请坐,请坐。\
沈若兰识趣地退到一旁。这位周太太她是知道的,是上海滩有名的名媛领袖,出身书香门第,嫁入权贵之家,在上流社会很有地位。每次来都要定制不少绣品,是绣庄的贵客。
\今天是特地来取上次订的那批绣品的。\周太太说道,\过几天要办个慈善沙龙,打算把这些绣品拿去义卖。\
王师傅点点头:\都已经准备好了。若兰,去把周太太订的绣品拿来。\
沈若兰应声而去,很快捧着几个锦盒回来。周太太一一打开查看,每一幅都赞不绝口。直到打开最后一个锦盒,里面是一幅《牡丹图》,周太太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这幅绣得尤其好,牡丹的姿态神韵都绝妙。\周太太仔细端详着,\是王师傅的手笔吧?\
\这幅是若兰绣的。\王师傅笑着说,\她是我最后收的徒弟,天资极好。\
周太太惊讶地看向沈若兰:\这是你绣的?\
沈若兰微微行礼:\是,请周太太指教。\
周太太又仔细看了看那幅绣品,赞叹道:\绣工精湛,构图新颖,难得的好手艺。\她转向王师傅,\王师傅教得好啊。\
王师傅笑道:\这孩子悟性好,又肯用功。\
周太太若有所思地看着沈若兰。这个年轻姑娘举止大方得体,说话不卑不亢,完全看不出是个农家女儿。难得的是,她虽然年纪不大,眼神却很沉静,显然是个明白事理的。
\若兰,你今年多大了?\周太太问道。
\回周太太,十六岁。\
\正是好年纪。\周太太笑道,\改日我那边要办个茶会,你也来露个面吧。\
沈若兰心中一动,但面上并未显露:\多谢周太太,只是我一个绣娘,恐怕不够资格。\
周太太笑道:\你这手艺,完全够资格了。现在上海滩的太太小姐们都喜欢新潮,但传统手艺也要传承下去。你来讲讲绣品的故事,她们一定很感兴趣。\
王师傅在一旁说道:\周太太看得起你,你就去吧。\
沈若兰这才答应下来。送走周太太一行人后,王师傅若有所思地看着她:\周太太这是在提携你。上海滩的太太小姐们,有不少都是她的闺中密友。你若能得到她们的青睐,以后的路就好走多了。\
沈若兰点点头。她虽然年纪不大,却很明白一个农家女想要在上海滩立足有多难。既然周太太愿意提携,她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不过,\王师傅话锋一转,\你要记住,无论走到哪里,都要保持本心。绣品讲究的是一针一线的真实,做人也是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