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合纵攻秦 (第2/2页)
集中我方有限兵力,在特定的区域内,形成在局部范围内以多打少的绝对优势局面,如此一来,看似是以弱攻强,实则是以强击弱;
再比如,有时候一方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具有更精良的装备以及更高水平的综合素养,从外在表象看,他们仿佛坚不可摧,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不可战胜的。
决定胜负的关键在于利用天时、地利、人心等一系列综合性因素,善于用兵者,可将其转化为内在的强大动力,让己方看似薄弱的本质力量实现蜕变,从根源上扭转强弱局势,达成本质意义上的以强胜弱。”
秦臻所言,借鉴了来自两千年后的顶级战争哲学,那是一位非凡人物在历史的风云中凝练出来的智慧,一直以来都被秦臻奉为圭臬。
就在今天,秦臻便将这个战争哲学,分享给在座诸位。
与寻常讲授兵家之道的方式大相径庭,秦臻并未急着将众人的目光引向两军于沙场正面短兵相接的厮杀策略之上。
反倒是着重阐述了后勤补给、底蕴以及人口上。
至于两军对垒的排兵布阵之法,秦臻有意放在后面讲述。
待到这些铺垫完成,才谈到了在真实的战场上,应当怎样巧妙结合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条件,从而最大限度的激发将士们的战斗潜能。
而接下来的日子,秦臻每天下午都会定时将大家召集起来,带领众人继续研究并反复推演各种可能出现的战场情况。
从敌军的常规进攻策略,到突发的奇袭战术,从天气骤变对行军的影响,到粮草补给路线的潜在危机,无一遗漏,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
至于山东六国,自魏无忌被任命为上将军的消息传开后,各种消息不胫而走。
韩赵楚三国闻此讯后,皆大为震动。
他们对魏无忌统领大军对抗强秦充满信心,迅速纷纷行动起来。
各自调动国内精锐兵马,均认为这是遏制秦国东进的绝佳契机,积极准备参与这次合纵攻秦之战。
与此同时,燕国这边却显得有些犹豫不决。
燕王本就对是否要卷入这场战争心存顾虑,参与合纵攻秦虽可能带来利益,但若是一旦战败,燕国脆弱国力恐难以承受。
但在魏国丞相苦口婆心的劝解之下,加之又收到了魏无忌的一封言辞恳切的亲笔书信。
燕王反复思量后,最终还是决定加入到此次合纵计划之中。
同月,魏、赵、韩、楚、燕五国迅速调动国内精锐兵力,在极短时间内完成集结,再次合纵攻秦。
由信陵君魏无忌担当联军统帅,他亲自坐镇指挥,率领着五国联军一路西进,意图在河外(今河南西部黄河以南地区)设伏,狙击秦军的东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