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权谋践踏正义 (第2/2页)
待众人听完何启安那番看似绘声绘色,却实则偏离事实真相甚远的汇报,以及所提出的相关建议之后,杨书记不禁眉头紧蹙,陷入到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因为他心里非常清楚,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广大党员干部们的确承受着形形色色的巨大压力和严峻挑战。许多人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或多或少地犯下了一些左倾方面的过错。
杨书记也是权谋高手,他不会给政敌任何诟病自己的机会。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最终果断拍板说道:“不可否认,在那个艰难的时代背景之下,咱们的党员干部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些左倾方面的失误。既然如此,那就给予覃仁安同志一个党内警告处分以示惩戒吧!”
就这样,覃仁安莫名其妙地背负上了一项纪律处分。
覃仁安得知这个结果后,内心极为不满和愤怒。他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觉得自己的努力和清白被人肆意践踏。
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他犯了第二个错误。他认为宣传部对他不仁,这个地方让他感到伤心和绝望。于是,他赌气申请调到路桥公司任经理去了。
他希望能够在一个新的环境中,重新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摆脱那些不公正的待遇和阴谋诡计。
可是他并不是干企业的料,在企业工作几年,不仅没有赚到钱,还在九十年代国企改制、民进国退的浪潮中下岗失业了。最终到退休年龄时,覃科长每月只能领到三千元的养老金。
然而,覃仁安的离开并没有让事情就此结束。何启安的权谋之术依然在宣传部中继续上演,他依然在为了自己的权力和利益,不择手段地打压和排挤那些他认为不听话的人。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中,干部们小心翼翼地工作着,生怕自己成为下一个覃仁安。
在这个充满权力斗争和阴谋诡计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丑陋和官场的黑暗。
何启安的所作所为,不仅伤害了覃仁安这样的无辜干部,也破坏了整个部门的风气和形象。
而覃仁安的遭遇,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在面对不公正的待遇和阴谋诡计时,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天真的想法和赌气的行为来解决问题,而是需要更加理智和勇敢地面对,通过合法的途径和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尊严。
与此同时,这个引人深思的故事犹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强化对权力的监管与制衡机制,以杜绝权力的肆意妄为和滥用现象。唯有如此,才能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并确保社会始终维持着公平正义的良好秩序。
就像身处这场风暴中心的张聪一样,尽管他坚定地站立在正义一方,但却长期遭受着来自何启安的无情排挤与恶意打压。
由于何启安手握一定权力,而张聪又不肯与之同流合污,导致他始终未能得到组织应有的重视和任用。
然而值得庆幸的是,张聪自身拥有着无可挑剔的过往经历,其业务能力更是出类拔萃,再加上他平日里行事谨慎、为人低调,这一切使得心怀叵测的何启安纵然绞尽脑汁,也难以找到可以借机发难的空隙。
1989年7月,夏日炎炎。
季节变更,气候变暖,张聪迎来了第三次改变人生轨迹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