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胤祉与孟光祖一山更比一山难(五)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宜修重生:人间清醒登橘直上!
宜修不以为意地白了她一眼,很是嫌弃地别过头,亏八福晋跟宫里娘娘打交道多年,半点不懂娘娘们的心思——
越是上了年岁,娘娘们越是在乎孙子孙女,贵妃、宜妃谁不是天天盼着孙子孙女到跟前来,谁不是纵着宠着孩子,享受孩子的撒娇与讨好。
毕竟,皇上是大家的,儿子成天不在跟前,又不好进宫,唯有年幼的孙子孙女,是她们深宫寂寞的慰藉。
八福晋理智回笼,讪讪笑着,脸一红,没敢抬头。
她是真的没想到这一点,也是真的不曾想过还有这种法子。
除了胤禩,她从没设身处地为谁着想过,能怪她忽略了这一点么?
“其次呢,娘娘既然为那句‘辛者库之子’替儿子操心,你不妨继续抛出些新问题,让娘娘忧愁的不敢再寻死。比如,你心心念念的世子之位。你想啊,对于娘娘而言,弘旺、弘历都是她的孙子,在谁做世子这一点上,她不会无故偏心谁的。但你把问题抛出来,娘娘也不得不操心些,手心手背都是肉,选谁不选谁,她都会心疼选不上那个,少不得替没选上哪个着想些,总得替选不上的孙子攒些家底,还敢心存死志吗?”
眼看着弘春、弘晖、弘昱、弘昂、弘旭陆续册封世子,八福晋眼馋极了,没了张氏隔在中间,她对弘旺也没了之前的冷漠、厌恶,可人性偏私,相较于弘旺,世子之位她自然是希望落到亲自教养的弘历头上。
本来嘛,有她这个嫡福晋扶持,弘历册封世子的机会是大一点的。
偏偏张氏是宫里赐下的格格,是正儿八经经过选秀的的官宦之后,李氏是她从外头寻摸来的,出身方面弘历天然低一头,又因胤禩屡遭皇阿玛呵斥,改弘历玉牒这事儿不好提,请封世子这事儿只能一拖再拖。
如今弘旺一年大一年,在尚书房没少露脸,皇阿玛对他印象越来越深,而弘历才三岁了吧,刚刚才启蒙,八福晋能不急吗?等到弘旺长成,坐拥长子身份的他,天然享有册封世子的优势,那时再筹谋就晚了。
故而这两年,八福晋没少吹枕边风,已然说动胤禩,待弘历入尚书房读书就给他改玉牒,记在八福晋名下。
哪知朝局变动如此之快,胤禩被康熙数次打压,册封世子这事儿上,康熙未必会如胤禩、八福晋所愿,改玉牒……谈何容易!
八福晋面露忧愁之色,“你这主意不错,可、可还没说到点子上,弘历、弘历……”
宜修摆手止住了八福晋的话头,戳了下八福晋的额头,没好气地道:“你啊,先前的聪明劲儿哪去了?册封世子,左右不过是立嫡立长立贤,再说的通俗点,就是看名分、看出身、看德行,名分、出身这方面,弘旺、弘历各有优势,可不就拼德行。”
“孩子最大的德行是什么?不就是尽孝吗?让你把孩子送进宫,就是要让弘历去尽孝,只要良妃不药而愈,弘历便是孝子贤孙。届时,你再多带弘历出席各家宴会,明里暗里夸弘历贴心,再让女眷们瞧瞧弘历在你跟前乖巧、温顺、体贴的模样,自有人会夸弘历是个孝顺的皇孙。”
“皇阿玛看重皇家名誉,有个被传唱孝顺的皇孙替他在外头争脸面,他肯定高兴。这时候你再让八弟替改玉牒的事儿,一次不答应没关系,等过两年弘历去尚书房,读书用功些,只要不比弘旺差,再去提两次,皇阿玛早晚会半推半同意的。”
“毕竟,你一没刻意打压长子,二没抹黑皇家脸面,三没惹得外头物议沸腾,四又把弘历教养的很好,是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