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iaoshuo.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聊斋志异蕴哲思 > 第45章 聊斋卷八讽喻深,周易哲思细探寻

第45章 聊斋卷八讽喻深,周易哲思细探寻 (第2/2页)

邹平的李匡九进士,为官很廉洁。常有富人被人诬陷,门役吓唬他说:“官员要你二百两银子,应该赶紧准备;不然,就完了!”富人害怕,答应准备一半。门役摇手说不行,富人苦苦哀求,门役说:“我没有不尽力的,只是恐怕官员不答应。等听审的时候,你亲眼看到我为你求情,他答应不答应,也可以表明我的心意没有别的。”过了一会儿,李匡九审理这个案子。门役知道李匡九戒烟,靠近问:“抽烟吗?”李匡九摇头。门役马上走下来对富人说:“刚才说了你的数目,官员摇头不答应,你看到了吧?”富人相信了,害怕,答应如数准备。门役知道李匡九爱喝茶,靠近问:“喝茶吗?”李匡九点头。门役假装去泡茶,走下来对富人说:“成了!刚才点头答应了,你看到了吧?”不久案子审结,富人果然获免,门役就收了他的贿赂,还索要谢金。唉!官员自以为廉洁,而骂他贪婪的人却很多。这又是放纵狼而自己不知道的人啊。世上这样的人更多,可为当官的人提供一个借鉴。

又有一位杨县令,性格刚正,触怒他的人必死;尤其厌恶差役,小过错也不宽恕。常常严肃地坐在堂上,差役们不敢咳嗽。这些人偶尔有禀报的事,他必定反过来惩罚他们。恰好有一个县民犯了重罪,害怕被处死。一个差役索取重贿,为他求情。县民不相信,并且说:“你要是能做到,我怎么会吝惜报酬呢?”差役说:“你只管准备钱,我自有办法。”于是他与县民约定,按照他说的去做。第二天,差役拿了一张伪造的传票,把县民的名字列入证人名单,然后传县民到案。杨县令审理案件,差役假装愤怒地说:“你竟然敢在证人名单上写你的名字,这是想诬陷好人吗?”把县民打了一顿,然后出去了。县民以为自己已经没有罪了,很高兴,于是拿出钱财感谢差役。差役得到钱财后,却把县民的钱私吞了,并没有为他求情。县民最终还是被判处死刑。这个差役的行为真是可恶至极。

总之,为官者应当警惕身边的“虎狼之吏”,保持廉洁公正,才能真正为百姓谋福祉。

三、《从周易哲学视角解读<聊斋志异>卷八道德讽喻类故事》

阴阳之道与故事中的善恶对立

在周易哲学中,阴阳代表着事物的两面性,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在《聊斋志异》卷八道德讽喻类故事中,这种阴阳对立体现得极为明显。

例如,在《局诈》中,骗子的欺诈行为为阴,官员的贪婪虚荣为阴,而正义之士的揭露和批判则为阳。骗子利用官员的弱点设局行骗,代表着人性中的阴暗面;而最终骗局被揭穿,则象征着正义的力量战胜邪恶,阳的一面得以彰显。

《丑狐》中,书生的背叛为阴,丑狐的惩罚为阳。书生因贪图富贵而违背诺言,展现了人性的弱点;丑狐的惩罚则提醒人们要诚实守信,不可为了私利而违背道德原则。

八卦之象与故事中的人物特征

八卦分别代表着不同的自然现象和事物特征,也可以用来解读故事中的人物。

《梦狼》中的狼可对应八卦中的“坎”卦,坎为水,象征着危险和困境。官府中到处是狼,官员们变成狼,寓意着官场的残酷和危险,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崔猛》中的崔猛勇敢正直,可对应八卦中的“乾”卦。乾为天,代表着刚健、勇敢和正义。崔猛挺身而出,为百姓打抱不平,展现了乾卦所代表的品质。

六十四卦之变与故事的发展走向

六十四卦代表着事物的各种变化和发展趋势。在道德讽喻类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六十四卦所蕴含的变化之道。

《三朝元老》中,官员为了保住地位不择手段地迎合权贵,这一行为如同六十四卦中的“坤”卦,坤为地,代表着柔顺和顺从。然而,这种过度的顺从最终会导致自身的堕落和被人唾弃。

《盗户》中,官府对盗户的格外宽容,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混乱,如同六十四卦中的“否”卦,否为闭塞不通之意。这种不合理的政策必然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和矛盾。

天人合一思想与故事的寓意

周易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这些故事中,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梦狼》中,白翁的梦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也是自然对人的一种警示。官场的腐败如同自然界中的恶狼,威胁着百姓的生活。这提醒人们要关注社会现实,顺应自然规律,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崔猛》中,崔猛的勇敢和正义是顺应自然的表现。他看不惯社会的黑暗,挺身而出,为百姓伸张正义,符合天人合一的理念。

变易思想与故事的启示

周易哲学的变易思想认为,事物是不断变化的,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在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物命运的变化和社会的变迁。

《局诈》中,骗子的骗局最终被揭穿,官员受到惩罚,这体现了事物的变化。人们不能总是被贪婪和虚荣所驱使,否则必然会自食其果。

《丑狐》中,书生的背叛导致了他的不幸,也说明了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人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过自新,就有可能扭转命运。

中和思想与故事的价值取向

中和思想强调事物的平衡与和谐,不能过于偏激。在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和思想的价值取向。

《崔猛》中,崔猛的勇敢和正义值得赞扬,但他也应该注意方法和策略,不能过于冲动。只有在勇敢与智慧的结合下,才能更好地为百姓谋福祉。

《丑狐》中,丑狐的惩罚应该适度,不能过于严厉。适度的惩罚可以起到警示作用,而过于严厉则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以下是《聊斋志异》中《盗户》《丑狐》《崔猛》的原文与白话文故事:

《盗户》原文:

顺治间,滕、峰之区,十人而七盗,官不敢捕。后受抚,邑宰别之为“盗户”。凡值与良民争,则曲意左袒之,盖恐其复叛也。后讼者辄冒称盗户,而怨家则力攻其伪。每两造具陈,曲直且置不辨,而先以盗之真伪,反复相苦,烦有司稽籍焉。适官署多狐,宰有女为所惑,聘术士来,符捉入瓶,将炽以火。狐在瓶内大呼曰:“我盗户也!”闻者无不匿笑 。

《盗户》白话文故事:

顺治年间,滕县、峄县一带,十个人里有七个是盗贼,官府不敢抓捕。后来盗贼接受招安,县令将他们另立为“盗户”。凡是盗户与良民发生争执,官府就偏袒盗户,担心他们再次反叛。于是打官司的人都冒充盗户,对方则竭力攻击其假冒。每次双方陈述时,是非曲直先不论,先得反复查验是否为盗户,让官府查阅户籍。正巧县衙闹狐患,县令女儿被狐精迷惑,请来术士用符把狐精捉进瓶中,准备用火烤。狐精在瓶内大叫:“我是盗户!”听到的人都暗笑。

《丑狐》原文:

穆生,长沙人,家清贫,冬无絮衣。一夕枯坐,有女子入,衣服炫丽而颜色黑丑,笑曰:“得毋寒乎?”生惊问之,曰:“我狐仙也。怜君枯寂,聊与共温冷榻耳。”生惧其狐,而厌其丑,大号。女以元宝置几上,曰:“若相谐好,以此相赠。”生悦而从之……生足创,医药半年始愈,而家清贫如初矣。狐适近村于氏。于业农,家不中赀。三年间,援例纳粟,夏屋连蔓,所衣华服,半生家物。生见之,亦不敢问。偶适野,遇女于途,长跪道左。女无言,但以素巾裹五六金,遥掷生,反身径去。后于氏早卒,女犹时至其家,家中金帛辄亡去。于子睹其来,拜参之,遥祝曰:“父即去世,儿辈皆若子,纵不抚恤,何忍坐令贫也?”女去,遂不复至 。

《丑狐》白话文故事:

长沙的穆生家境清贫,冬天无棉衣。一晚,一丑女子进屋说:“你不冷吗?”穆生害怕又厌恶,女子自称狐仙,以元宝相赠求相好,穆生同意了。此后女子每夜都来,还常留财物,穆生家渐渐富裕。后来女子送的财物渐少,穆生便请术士画符驱赶。女子大怒,术士被割去一耳,屋内物品也被砸坏,女子还让一怪动物咬穆生,逼他交出财物,限其十日偿金六百。穆生凑足钱后女子才离去,他家又一贫如洗,穆生的脚伤半年才好。丑狐后来嫁给于氏,于氏家因此变富。穆生野外遇丑狐,跪于路边,丑狐扔给他五六两银子。于氏早死后,丑狐还到于家,于氏之子求情后,丑狐才不再去。

《崔猛》原文:

崔猛,字勿猛,建昌世家子。性刚毅,幼在塾中,诸童稍有所犯,辄奋拳殴击,师屡戒不悛……会部郎赵某,按临阅囚,见猛名,屏左右,召之入。猛仰视堂上,僧哥也。悲喜交至。部郎细诘之,乃以实告。又问:“何以为此?”以母训对。又问:“母教遂忘乎?”曰:“不敢忘,所以不即死者,徒以有老母在。今老母已去,此心已绝,故来就死。”部郎欷歔良久,仍令下狱,寻以自首减等,充云南军。申为服役,矢志不返。逾年,遇赦归。申终从不去,代为纪理生业。猛感其义,为买妇,配以婢仆,举家悉礼之。其年,王监生家奴,殴杀债家数人,狱久不决。申忽发,竟以自首伏法。

《崔猛》白话文故事:

崔猛是建昌府大户人家子弟,性情刚毅,小时候在私塾,同学稍有触犯,他就挥拳殴打,先生多次劝诫也不改。十六七岁时,崔猛勇猛无比且有绝技,喜好打抱不平,四邻八乡的人都佩服他。他对母亲很孝敬,但母亲管教严厉,他却常出门就忘。邻居有个凶悍婆娘虐待婆婆,崔猛割了她的耳鼻唇舌致其死亡,崔母赔偿并痛打崔猛,还在他胳膊上刺十字花纹让其牢记训诫。后来,崔猛听道士之言结交了赵某之子僧哥。一次,崔猛得知一恶少强抢李申之妻,想上前动武,被母亲阻拦。当晚恶少被杀,李申被怀疑,屈打成招。崔母去世后,崔猛自首,原来赵部郎就是僧哥,崔猛因自首减罪充军云南,李申自愿跟随。不到一年崔猛被赦回家,李申也回来为他料理家业。后来,王监生家奴打死债家数人,李申忽然自首伏法。

总之,从周易哲学的视角解读《聊斋志异》卷八道德讽喻类故事,我们可以深刻地理解这些故事所蕴含的天地人之道的奥秘,以及对现代社会的文化传承和指导思想。这些故事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哲学的智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四、用不同词牌名来解析《聊斋志异》卷八道德讽喻类故事。

《如梦令·局诈》

局诈官场贪恶,骗术巧施如缚。名利诱人迷,终被揭穿知错。休作,休作,诚信为人方妥。

《清平乐·三朝元老》

三朝元老,谄媚求荣貌。为保权财心术巧,却被世人嘲笑。

官场黑暗如渊,道德沦丧堪怜。应记清廉为本,莫教私欲遮天。

《渔家傲·梦狼》

梦入官场狼影乱,凶残冷酷人心颤。百姓苦愁何处叹。官腐漫,正义何时能显现。

醒后反思尘世暗,清廉之路需勤践。莫让恶风长不散。齐声唤,光明未来当同盼。

《菩萨蛮·盗户》

盗户良民难分辨,官衙昏聩行偏袒。公理在何方,世风多悖狂。

公平应守护,正义休辜负。莫让恶名扬,还民清气长。

《浣溪沙·丑狐》

丑狐赠富意深长,书生背信太荒唐。惩罚降临悔断肠。

诚信为人金不换,贪婪终致祸灾降。德行为本永传扬。

《破阵子·崔猛》

崔猛刚强义勇,打抱不平豪纵。恶霸贪官皆畏惧,正义之声震碧空。世间盼大同。

莫惧艰难险阻,当持勇气如锋。铲尽恶邪还净土,百姓安居喜乐融。英名万世崇。

以下是对这些词的诠释:

《如梦令·局诈》

“局诈官场贪恶,骗术巧施如缚”:描绘了官场中充满欺诈,骗子们施展巧妙的骗术,就像给人套上了绳索一般让人陷入其中。“名利诱人迷,终被揭穿知错”:说明名利容易让人迷失,但骗局最终会被揭穿,这时人们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休作,休作,诚信为人方妥”:呼吁人们不要再进行欺诈行为,只有诚信做人才能稳妥。

《清平乐·三朝元老》

“三朝元老,谄媚求荣貌”:刻画了历经三朝的元老为了追求荣华富贵而谄媚的模样。“为保权财心术巧,却被世人嘲笑”:指出他们为了保住权力和财富用尽心思,却遭到世人的嘲笑。“官场黑暗如渊,道德沦丧堪怜”:形容官场黑暗得像深渊一样,道德的沦丧让人感到可怜。“应记清廉为本,莫教私欲遮天”:提醒人们应该记住清廉是根本,不要让私欲遮蔽了天空。

《渔家傲·梦狼》

“梦入官场狼影乱,凶残冷酷人心颤”:在梦中进入官场,看到到处是狼的影子,它们凶残冷酷,让人心中颤抖。“百姓苦愁何处叹。官腐漫,正义何时能显现”:表达百姓的愁苦无处诉说,官场的腐败弥漫,人们期盼正义何时能够显现。“醒后反思尘世暗,清廉之路需勤践”:梦醒后反思尘世的黑暗,意识到清廉之路需要勤奋地去践行。“莫让恶风长不散。齐声唤,光明未来当同盼”:呼吁不要让恶风长久不散,大家一起呼唤,共同期盼光明的未来。

《菩萨蛮·盗户》

“盗户良民难分辨,官衙昏聩行偏袒”:说明盗贼和良民难以分辨,官府昏聩,实行偏袒政策。“公理在何方,世风多悖狂”:质问公理在哪里,世风变得悖逆狂妄。“公平应守护,正义休辜负”:强调应该守护公平,不要辜负正义。“莫让恶名扬,还民清气长”:不要让恶名远扬,还给百姓长久的清气。

《浣溪沙·丑狐》

“丑狐赠富意深长,书生背信太荒唐”:丑狐赠送财富意义深长,而书生背信弃义则非常荒唐。“惩罚降临悔断肠。诚信为人金不换”:当惩罚降临时,书生后悔得肠子都断了,强调诚信做人是无比珍贵的。“贪婪终致祸灾降。德行为本永传扬”:贪婪最终会导致灾祸降临,而德行应该作为根本永远传扬。

《破阵子·崔猛》

“崔猛刚强义勇,打抱不平豪纵”:描绘崔猛刚强勇敢,富有正义感,打抱不平十分豪迈。“恶霸贪官皆畏惧,正义之声震碧空”:恶霸和贪官都畏惧他,他的正义之声震动了天空。“世间盼大同”:表达了世间人们期盼大同的愿望。“莫惧艰难险阻,当持勇气如锋”:鼓励人们不要害怕艰难险阻,应当像持有锋利的武器一样持有勇气。“铲尽恶邪还净土,百姓安居喜乐融”:铲除邪恶,还世间一片净土,让百姓安居乐业,充满喜乐。“英名万世崇”:崔猛的英名将被万世尊崇。

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