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9章 酒桌其实在宋朝就有了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重生93:开局退婚迎娶白富美!
宋青云看着陈阳的表情,像是看着一位菜鸟刚入门的学徒,他笑着点点头,似乎早已预料到陈阳的反应。
他示意陈阳将注意力聚焦于案头的一些细枝末节,随后不急不缓地向他讲解起来,“酒桌啊,是一种比较矮而窄的家具,在外形上带有吊头设计,以前多见于古时候宴席场景之中。这种长方形案子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虽是案形的结构,但却被定名为‘桌’,这可不是随便起的名儿,而是有原因的。”
宋青云用手在桌面上轻轻滑过,仿佛触碰到的不是木料,而是承载了历史文化的碎片,“在各种古画,尤其是明朝时期的卷轴里头,这小玩意可是常客。它最主要的用处,就是用来陈列珍馐美味和珠光酒肴。别看它个头轻巧,形制小巧,那时候的文人墨客高谈阔论时,身边若是没这么一张酒桌搭配,他们也觉得少了些意境。”
他稍作停顿,眉宇间多了一抹探究文化而生的笃定,“至于为什么起了这么个名字呢?可不是瞎叫的,这背后必是因文化的传承与使用习惯留下的痕迹。”
他站起身来朝陈阳戏谑一笑,用手指着桌案说道,“故名曰酒桌,自有来历——虽然具体文献没能查到,却在画卷中落下了无数痕迹,看着画中宴饮时的陈列与形制,再想想这物件的尺寸与用途,可不就是它该有的名字么?”
“酒桌这玩意儿,历史悠久着呢!”宋青云神秘一笑,用手点了点酒桌光滑的桌面,“往前数,五代十国、北宋时期,就已经开始用它来办酒席了。”
陈阳挑了挑眉,表示惊讶:“这么早?”
“可不是嘛,”宋青云捋了捋胡子,“而且工艺水平相当高,宋代的专业酒桌,那可是精品中的精品。”他顿了顿,卖了个关子,“你知道宋朝人怎么称呼酒桌吗?”
陈阳摇摇头,两辈子加起来,他都没听说过宋朝有酒桌这回事。
“鹤膝棹!”宋青云得意地宣布答案。
“鹤……膝……棹?”陈阳一字一顿地重复,这三个字拆开他都认识,合在一起就完全不懂了。
宋青云笑呵呵地解释:“这‘鹤膝棹’啊,得分开来理解。”他轻轻抚摸着酒桌的腿足,仿佛在感受历史的温度,“‘鹤膝’这个词,有两个意思。”
陈阳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哪两个?”
“首先,它指的是一种矛。”宋青云解释道,“《方言》卷九里记载,矛柄细得像雁腿一样的,就叫‘鹤膝’。左思的《吴都赋》里也提到过:‘家有鹤膝’,刘良注解说:‘鹤膝,矛也,矛柄像雁腿,上粗下细,所以叫鹤膝’。”
“哦……”陈阳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第二个意思,‘鹤膝’是一种竹子的名字,”宋青云继续说道,“宋朝人写的《淳熙三山志》和《笋谱》,还有元代李衎的《竹谱》里都记载过:鹤膝竹,也叫木槵竹,生长在杭州西湖灵隐山中,竹节密集,内部实心,有点像天坛藤,偶尔会有像鹤膝盖一样突起的节。”
陈阳恍然大悟:“所以,‘鹤膝棹’是用鹤膝竹的形状来比喻桌子腿中间突起的部分?”
宋青云赞赏地看了他一眼:“一点就透!这酒桌的腿,中间凸起,就像鹤的膝盖,也像鹤膝竹的竹节。”
哦,原来是这样,陈阳听完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脑海中试图拼凑出一种神秘竹子的模样:翠绿且细长,节间隆起如鹤膝般高贵而优雅。
他不禁低下头又仔细端详起桌腿,那独特的结构让人不由得联想到传说中的稀奇异物,似乎每一处弯折都蕴藏着宋代匠人的心血。虽然自己从未真正见过这所谓的鹤膝竹,但眼前的桌腿无疑透出了几分那种深邃而奇特的韵味。
“其实,鹤膝桌子的形象,早在五代时期的画作中已有明确展示。”宋青云停顿了一下,用手指轻轻点了点桌腿的弧线。
“如河北曲阳县王处直墓壁画。又有故宫藏旧题唐卢棱伽实为宋人之笔的《六尊者像》、宋徽宗《听琴图》、宋《人物图》等等画作里,都有鹤膝棹的形象画。”宋青云眼里泛起一丝兴奋,似乎有种乐在解谜的乐趣。
“所以说,”他微微弯腰,用手摸了摸桌面那独特的纹理,继续道,“鹤膝棹的原型应该追溯到更早期的茶床,从当时精美的北宋瓷器搭配鹤膝棹的画作来看,这种桌子最初设计也许就不单单为了家宴,更多是为文人雅集、清谈聚饮而生。”
“嘴上说是桌,可形制设计却更接近案,带有支撑与摆设的多重功能。我们从这些画中的场景不难推测,在宋代时期,用这种桌子不仅是日常使用,甚至是一种身份和品位的象征。”
酒桌的形制,古老得仿佛带着岁月的呼吸,千百年来,它静静地伫立,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却依然保持着那份最初的形态,变化不大。宋时的清雅之风,深深地浸润着它的骨骼,使得它的结构简约而合理,不易散坏,宛如一位不染尘埃的隐士。它以案形结体为常式,主要的造法不外乎夹头榫和插肩榫两种,如同古老的秘法,代代相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