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娟说过草甘膦无害吗?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草甘膦真的对人无害吗?一文带你了解真相。
看见网民“喵喵大娱”发帖说:
“草甘膦真如教授所说对人无害吗?
李(文娟)教授称草甘膦对人、哺乳动物无害,误食多喝水就行。有人想买来验证,商家却拒绝售卖。草甘膦是除草剂,能杀死多年生杂草。原理是它针对的酶在人、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体内不存在,不会与之发生作用,也不会在体内积累。但即便如此,草甘膦上也标有“禁止饮用”,危险行为还是请勿模仿。”
实际上,我经过多番的查询,并没有找到李文娟研究员(注:她是研究员,不是教授)的相关表述。也就是说,李文娟并没有说过“草甘膦对人、哺乳动物无害”这样的话。
相关的报道溯源,通过大数据分析,起源于一个营销有机农产品的公众号的凭空捏造,随后被自媒体营销号“孙韵竹”和“种子保卫战~杨教授”(该账号为反对现代生物工程育种技术,鼓吹有机农业的账号)等进行大肆炒作,于是有了“有人想买来验证,商家却拒绝售卖”的谣言,这些谣言通过塑造李文娟“不负责任”的形象,引起了民众的误解。
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朋友们也经过了查证和询问当事人,并没有找到李文娟有类似的表述。他们指出,都看过李文娟研究员的原视频,她从未说过草甘膦无害,而是强调在市面上数千种已上市的农药中,草甘膦被公认为毒性相对最小的一款,相对较为安全。
那么,草甘膦究竟对人体有没有危害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草甘膦是一种有机磷除草剂,自1971年被开发以来,凭借高效、广谱的除草特性,在农业、林业等领域广泛应用。它能有效消灭一年生小草和多年生顽固杂草。其除草原理独特,主要针对植物体内的5 - 烯醇丙酮莽草酸 - 3 - 磷酸合成酶(EpSpS)起作用。在植物生长中,EpSpS酶对合成芳香族氨基酸至关重要,草甘膦化学结构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相似,能竞争性地与EpSpS酶结合,且结合能力更强,导致pEp无法正常与EpSpS酶结合,抑制该酶活性,阻断芳香族氨基酸合成。芳香族氨基酸是植物合成蛋白质、激素等重要物质的基础,一旦合成受阻,植物就无法正常生长,最终走向死亡。人和哺乳动物体内不存在EpSpS酶,从这个角度看,草甘膦似乎不会对人、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产生直接作用。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草甘膦的安全性,我们不妨从毒性数据入手。以人体为例,假设有一个体重50千克的人,如果一次性喝下250克41%草甘膦异丙胺盐,此时有50%的概率会导致死亡,经过科学计算,这意味着草甘膦的半数致死量为5g\/kg。而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会食用的食盐(氯化钠),它的半数致死量仅为3g\/kg。通过这样直观的对比,不难发现草甘膦的毒性水平实际上是比较低的。在全球存在的几千多种除草剂中,草甘膦的毒性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这足以表明草甘膦在众多农药(已经上市的3000多种)中是相对安全的一种。
大量的科学研究资料也为草甘膦的安全性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支持。实验数据表明,当兔子食用经草甘膦处理的草时,对其皮肤不会产生任何刺激性,而对兔子的眼睛也仅仅表现出轻微的刺激性。在长期的动物实验中,用410毫克\/千克每一天的剂量饲养大鼠长达两年之久,在整个实验周期内,大鼠并未出现任何异常现象。不仅如此,用草甘磷处理过的杂草和农作物,经过严格的检测与观察,对动物不会产生致畸、致病变以及致癌作用。从实际应用的反馈来看,到目前为止,也从未有任何人和动物因草甘膦除草剂中毒的相关报道出现,这一系列事实都充分证明了草甘膦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安全性。
虽然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一个咨询机构IARc,将草甘膦归入2A级分组这一情况,但需要明确的是,在IARc已作分类的上千种致癌物质、因素名录中,被确认不致癌的物质和因素数量极少。这说明在庞大的潜在致癌因素体系中,草甘膦仅仅是被列为“可能”致癌因素之一。而且,即便是像抽烟、饮酒、晒太阳这些已经被确认在致癌分组里的行为和因素,要真正发展成为癌症疾病,也与持续、大剂量的接触密切相关。对于草甘膦而言,在安全残留剂量以下的接触,其致癌风险确实完全微不足道,可以忽略不计,这是基于科学研究和长期实践后得出的客观结论。所以,说“草甘膦除草剂的致癌等级,就像阳光、红肉(牛羊肉)一样,不足担心”,大致上是正确的。
但也要注意,草甘膦对人体也是有一定毒性的。从急性毒性来说,草甘膦具有中低等毒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4320mg\/kg ,兔急性经皮Ld50>7940mg\/kg。若人摄入或接触高浓度压缩的草甘膦,可能引发急性中毒,出现呕吐、腹泻、头痛、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例如,曾有误服草甘膦的案例,患者出现剧烈呕吐、腹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