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秦书记的叮嘱 (第2/2页)
即便学会了,又能带来多少政绩?这投资和反馈不成比例,换谁都不会轻易同意,毕竟一旦有人死亡,他这位亲自点头同意并且组织人去学习的公社书记,第一个躺枪。
这是多大的心理压力?可以说对亲儿子的信任也不过如此。
可秦书记就因为信了苏宇的鬼话,坚信未来的世界变化是经济至上?这么容易轻信?那他这位书记也太好忽悠了。
只能说时也命也,苏宇的话给了他不一样的思考方式,和认知,这点不假,毕竟可行性非常高,毕竟那本来就是真实的世界变革。
听上去当然有可行性,但这并不是关键,关键是他看到了苏宇身上的潜质,一个高中生,一个农村孩子,有这等见识,你不好奇吗?
这才是秦书记一而再再而三的帮他的原因,当然这种关系与其说是器重不如说是相互利用。
从修路,到购粮,秦书记可是发现了苏宇身上的闪光点,你为我庇护,我为你摆平麻烦,铺平道路。
这本就是为官之道,不然为何某些引进公司入驻本市后,要优先招聘本市人入职?不就是帮忙解决职工再就业问题吗?这不是政绩吗?当然,人家答应优先录取本市人,同时市长也需要做出态度,如选地优惠,税务优惠等。
相互成就,这才是为官之道。
这可不是什么暗地里的交易,这是光明正大的。
官商之间相互成就,良性循环罢了。
就像是某些慈善家,你知道他就是图名,那又如何?人家实打实为你解决了问题,你给人家名声,这本就是应有之义,总不好因为你目的不纯,人家出钱了,你一句正儿八经的谢谢都没有吧?
所以秦书记他不仅要帮,还要帮成功,秦书记无疑是一个好官,起码他有长远的眼光,并没有打土豪,分果果。
他知道那样长久不了,一个苏宇倒下了,全公社也不会因此富起来,可遇到麻烦时,连个帮忙解决麻烦的人都没有。
而苏宇好好的,遇到麻烦了,他就可以帮忙解决一些麻烦,苏宇倒了他能分到什么好处?公然占为己有?除非活腻了,那还不如实打实的政绩来的真实。
就像这次粮食紧缺,苏宇帮忙解决啦,他政绩上就会添上一笔,这不比打倒苏宇,他啥也得不到强?
所以他有远见,不会因为眼前的利益而竭泽而渔,同样的,对待村里富户,地主的态度上,相对温和,这是苏宇比较喜欢秦书记的原因之一。
一个没有远见,只顾眼前的人,一句话形容,竖子不足与谋。
那今天就看不到如此高调的苏宇,他或许会换个方式活着,而非活在聚光灯下。
“秦书记,粮食都分完了,这是收上来的钱,您清点一下,查看无误,就可以跟苏宇同志交接了。”
秦书记点了点头,也没有清点,直接递给苏宇清点,查看无误后就可以签字了,至此这场分粮风波至此结束。
苏宇也没有数,他用精神力一扫,大概多少钱,他心知肚明,故作大方的直接揣进怀里,然后签字画押。
秦书记见他如此随意,叮嘱道:“钱不露白,最好找机会存起来,不要放在家里。”
拍了拍苏宇肩膀,叮嘱了一句。
这可是两万块钱,当着全公社大部分人交给苏宇的,保不齐就有个铤而走险,深夜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