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为君感悟(二) (第2/2页)
在身边伺候的宫女有十几个,太监也有二十几个,俗称御前“管事牌子”,都要穿红。
这些人想裁减也不可能,都是定例。而且,能够到自己身边服侍,还都是他们的福气,你想把人家裁掉,就是打人家的脸,砸人家的饭碗,就是在迫害人家。
想一想可能还是真的,这皇宫各处的太监有1万多名,宫女有1500多,他们的竞争其实是非常激烈的,作为一个宫女最好的当差地方肯定就是乾清宫皇帝的居所,只是这一段时间,皇上移居武英殿。这些人就移动到武英殿来当差,位置明显偏僻、狭窄了许多,可这些人还是迅速地分派好了相关的职责。
try{ggauto();} catch(ex){}
不知道为什么,崇祯总觉得这些宫女不够漂亮、聪敏——可能连贾宝玉身边的那些女子都不如,估计是张皇后、周皇后故意选的一些姿色平庸之辈,怕她们迷惑皇帝,而且这些太监们似乎也不够有能耐。他可是知道,作为帝王,每一丝感情都很宝贵,不能随便消耗在那些注定无用的人身上,一定要好好地“经营”一番。
所以,专门让王承恩进行了一次“考核”,以德行、容貌、才学为标准重新筛选一遍,找了20个宫女,都是那种身家清白,且极端貌美、聪敏的年轻女孩。这些人在身边侍奉,和自己有了亲近的关系,将来把她们嫁出去,就是20个忠心耿耿的属下呐。至于新挑选的12个能干的太监,这些人可能就是未来司礼监、御马监的头头。一时间,宫内的这些宫女、太监们好一阵喜悦——毕竟有了新希望。
尤其是宫女们,自从那谢思莹的事流传开后,很多人的心思都活络了起来——嫁给皇帝有些困难,但都想让皇帝给自己选一门好亲,最好一步到位成为某个大员的儿媳妇。当王承恩绘声绘色地讲她们私下的讨论时,连崇祯都惊叹这些人的野心——她们甚至连未来的目标都想好了。
漂亮的女子,那那都不安分呐!
这事也怪那程阁老和程上父子,谢思莹到了他家后直接当家作主,以儿媳妇的身份料理家业,竟跟那王熙凤有了几分相似,让这个原本清贫的家庭顿时有了几分豪门气象,自然惹得一干姐妹们的羡慕嫉妒恨。
除了每天和这些太监、宫女们打交道之外,还得抽时间关心一下孩子们。
现在的崇祯子女还是挺多的,只不过大多年龄非常小,年纪最大的太子朱慈烺也才10岁。
对皇宫大内的生活,崇祯前世只看过一个叫刘若愚的太监写的《酌中志》,里面对京城的各种风俗有详尽描写,看起来也是妙趣横生的。
当然那本书主要是作者为了脱罪而写,里面还详细写了魏忠贤的各种党羽和决策过程。这人表面上把魏忠贤骂的不轻,可是在他详尽地描写魏忠贤各种细节的同时,何尝不是在为阉党这个群体翻案呢?
人都说魏忠贤一个文盲怎么做得了九千岁,怎么能够每天处理那么多机务呢?
而这本书一边骂魏忠贤一边就把这个问题就给回答了:魏忠贤固然是个文盲,可是他天生聪慧,不学有术,有各种各样的奇人异士来帮他,他自然就能够处理好这些事务了。看书里的描写,跟崇祯现在处理机务的环节差不多,只不过朝臣少一点罢了。
崇祯问过了王德化,那刘若愚还在诏狱里面写书,听说是快结尾了。
这也是个人才呀,改善一下环境让他继续写,写完出来当个教书先生吧。
这明朝的太监由于接近皇帝,掌握实权,是不少人飞黄腾达的捷径,以至于好多人自阉想要入宫,甚至还不乏一些权势人家——这刘若愚就出自延庆卫的一个中级军官家庭,少年时做了一个奇异的梦,梦醒后非要自阉入宫。
像刘若愚这样的人还不少,而且很多想要入宫当差还一直还没选上。
这种后世看起来颇为荒唐的事,在现在这个社会却是司空平常,朝廷几番禁止都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