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决议 (第2/2页)
宋渊连连点头道:“是啊,我以为即便同意,也不会形成公议。
想不到五位上师会这么重视。”
李归想起当日情景。
五位教士,就他一人没有举手,其他三人都举手了。
眼见大势已去,却听大高出声道:“我们的教义是什么?”
众人道:“人人平等,无有等差。”
“第二次集结的决议是什么?”
“九州弘法。”
大高分析道:“我们豫州阐社建立已经五十年了,也才在七八万人的薛国完成变法。
但是完成变法就高枕无忧了吗?
变法后的薛国依然是周边齐鲁越巴眼中的肥肉。
而巴国不仅人口是薛国的近百倍,其地理又是何等重要。
西可进天府秦国,西略三晋,南控荆州,东到大海。
这样的大国,一旦在我们阐学的领导下完成变法,天下的局势会怎么变化?
这还不足以冒险一试吗?”
“刚才小高说宋渊他们没有时间,在清除江汉贵族后,掌控他们人力物力。
其实就是说缺少能识字,能管理的人才。
如果动员整个豫州阐社的教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李归思考道:“我们在薛国有大量的教生,但是语言不同啊。”
大高道:“只要有等差,就不可能铁板一块。
巴国江汉就没有因为身份而不得重用的士子?
我相信我们带头打破血缘对官职的垄断,提拔他们。
依然顽固的拒绝我们的是极少数,更多的是会帮助我们快速控制江汉。”
这样一来,成功的概率确实大了很多。
短暂的沉默后,下达了刚才的决议。
又商议谋划后,从商丘与薛国抽调一百二十名阐生,以商队混入郢都。
又有五十名阐生带着五百教民混入奴隶中。
宋渊听后,将计划和盘托出。
政变的前提是有一个核心团体,执定详细而周密的计划。
这次政变的策划团体基本都是以宋渊为核心的阐学门人。
然后是必不可少的武力。
已经通过为楠嘉修建别宫,将淮南的奴隶集中到郢都附近。
但是他们大部分都是外国人,即便政变成功,在没有本土势力的支持下,也是不能长久的。
而阐社意识到了,所以要将本土势力,属于底层贵族的士族引入新的政权,壮大变法的根基。
李归沉声道:“如今文武兼备,须尽快寻个日子将诸位大臣聚集到一起!”
宋渊回道:“放心吧,弟子已经寻了个好日子,就在七天后。”
七天后有一场盛大的祭祀,可以光明正大的将所有大臣聚集在一起。
天子祭天,各州之王祭本州名山大川,如周王祭黄河泰山。
而诸侯祭本国之山川,一山二川,或者二山一川,又称三望。
巴公属天子之臣,与周王同等。
本职是负责祭祀文山(白帝城)的文帝庙。
而楚国本来祭祀祝融,后又僭越祭祀长江之神奇相。
巴国吞并楚国,一为了安抚楚国之民,二者入了荆州,所以在每年春季最后一天祭祀奇相,又称江祭,也不算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