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iaoshuo.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大明皇叔 > 第二百零六章 免为其难

第二百零六章 免为其难 (第2/2页)

“父皇英明!”

对视一眼,看到一脸狂的朱棣,两兄弟赶紧站了起来,很是配合的说道。

“哈哈,这还不是都是你的功劳,说说吧,你到底想要什么,去云南那个算哪门子赏赐啊?重新再提一个,可别说我不给你机会啊。”

try{ggauto();} catch(ex){}

朱棣开怀大笑道,一下子打断了刚才的话题,说出了一个让朱高煦开心不已的提议。

看了一眼大哥,给了他一个眼神,示意他把自己摆脱他的那件事,让大哥帮着提出来,毕竟找老子要东西的话,他自己开口的话,还有点儿不好意思的。

当然明白朱高燧是什么意思,朱高炽很是无奈,内心哀叹一声,怎么摊上了这么一个弟弟。

只能硬着头皮,看着皇帝老子,拱手开口道:“父皇,听说这次二弟从南边俘获了许多船只,他不是正在组建下西洋的商船队吗?以儿臣之见,要不就把这批船赏赐给二弟吧!”

说完,就低头不言,也不等他老子的回答,反正他能做的都已经做了,这最后下决定的还得是他们的老子,他只是太子,最多只能够提议一下。

“那批船只,我倒是知道,不顾都是些破烂罢了,不行,对于煦儿的功劳来说,这不合适!”

朱棣听了之后,想了一下确实有这么些东西,不过,在他的眼中,相比他命郑和打造的那些宝船来说,称之为破烂也不为过。

说完这话,就像开口训他几句,这做大哥的,对于自己的亲弟弟怎么这么小气,太没大明储君的气魄了。

一直偷偷观察着老子表的朱高煦,一看马上老哥就要背锅了,赶紧开口说道:“父皇,大哥这话简直就是说道儿臣的心坎里去了,不瞒父皇,儿臣正在为船只的事发愁呢。能够造出大船的船厂,都在忙着为下西洋的船队造船,儿臣也是有钱没地方花……”

朱棣多聪明一人,哪里还不明白这兄弟二人之间绝对是串通好的,没好气的瞪了朱高煦一眼。

“那些破烂,既然你想要,就都给你了。不过,朕向来是赏罚分明,如此神器,再多的赏赐也不为过,既然那些铜矿是你发现的,又在你的封地之内,那以后云南所有的矿产也都给你了。”

朱棣也是大气,大手一挥,把铜矿包含在内的所有云南的矿产都赏赐给你了朱高煦,可以说除了军队和官员不是朱高煦能够直接任命插手的,朱高煦的“云南王”以后可就是实至名归了。

还没等朱高煦推辞,一旁的朱高炽就开口大声的说道:“父皇圣明!”

看样子比朱高煦还积极,生怕他老子等会儿反悔了。

一直以来,对于朱高煦他的感一直都是很复杂的,尤其是他不在和他争太子的之后,当他得知朱高煦被封到云南的时候,他也是找过朱棣说过这事的。

当然,除了被臭骂了一顿外,他没有改变任何的东西。

所以,朱高炽一直觉得很愧疚,二弟被封到云南那遥远而贫瘠之地,都是因为他的原因。

“父皇……”

还没等朱高煦开口说上两句,朱棣就一摆手,制止了他。

“就这样了,这些都是你应得的,连你大哥都是这么觉得,你就好好的收着吧。不过,若是朝中需要的话,你可要按照市价供应啊,这样的话,我也能够清静一些!”

朱高煦看着他,略带深意的说道,就差直接给他说,这些都是你老子我找着机会给你补偿呢!

“儿臣多谢父皇!”

朱高煦知道,此刻木已成舟,那就“勉为其难”的收着呗。

不知道,到时候他们若是知道了,单单这些铜矿一年都能够产铜数千万斤的时候,不知道是一副什么样的表,不过只要大炮能够供应的上,想来皇帝老子才不会在意这些的。

“好了,现在满意了吧,赶紧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时候这大炮能够定型生产?”

仿佛只是做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决定,朱棣重新坐回到位子上,再次开口询问道。

“回父皇,既然您对今天的这些火炮满意的话,那么儿臣就命他们在这种火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完善,这样的话进度就会快上许多。按照儿臣的估计,只需要两三个月就能够定型了!”

顿了顿,接着说道:“至于其他型号的火炮,就等这种火炮定型生产之后再做进一步的研究!还有,父皇,儿臣还有一个请求,请父皇为燧发枪还有这即将定型的火炮命名!”

之所以提出这个请求,朱高煦也是意识到,现在的火器虽然之后两种,但是老是没有名字也不是个事,正好趁着今天大明最有权势的几个人都在,干脆把这事给定下来的了!

“哦,两三个月我还等得起,那就这么说了,别说我没给你时间啊。至于武器命名,确实是需要的,来,你们两个说说,有什么好的想法,老大,你先来。”

朱棣一听有点儿乐了,无非是两三个月,已经很快了,接着点名让两兄弟出下点子,他来决定就行了。

老老实实坐着的朱高炽,没想到自己都这么“没存在感”了,依然难逃老爹的魔掌。

想了想,想起来以前老二随口提过的,于是,试探的说道:“父王,您看,这燧发枪既然是永乐二年定型生产的,要不就叫做零二式步枪吧,万一以后有了改进型,就根据父皇您的年号来命名,至于这大炮,如此威力,真乃国之神器,要不就叫永乐大炮!”

“好,大哥说的太好了,儿臣也认为,这样命名的方式,很不错!”

朱高煦听完之后,连忙跳了出来,表示赞同,哪里还不清楚这绝对源于自己以前随口说的,这样的命名方式,一方面朱高煦也比较习惯,另一方面还能拍下皇帝老子的马,何乐而不为呢?

“怎么?你们两个都觉得这样命名很好吗?”

被自己两个儿子这么一说,即使当了皇帝之后,脸皮厚度急剧增加的朱棣,也是有了点不好意思,脸庞之上出现了一丝红晕,不好意思的开口确认道。

“回父皇,大哥的这个主意实在是再好不过了,只有这样的命名,才能够配得上这些国之重器,儿臣以为非如此命名不行也,还请父皇钦定!”

朱高煦一脸赞同的说着,一旁的朱高炽连连点头,两兄弟哪里还不明白皇帝老子的心思,自然是极力的劝说了,恨不得皇帝老子立刻就下了决定!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