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儿臣想去云南 (第2/2页)
他是发现了,在老子还活着的时候,他的子不要过得太潇洒了。
“父皇,儿臣幸不辱使命,已经把城墙轰塌了!”
朱高煦走上台来,扫视了一圈,尤其是在各国使团的位置停留了一下,充满杀气的眼神更是让所有的人不敢与之对视。
兀速赤这会儿已经是两股颤颤了,自己干嘛去招惹这尊魔神啊!
文官的方位里面,果然,朱高煦看到了一些人对自己露出了善意的笑容!
没有任何回应,朱高煦才不会“上当”呢,很快来到了朱棣的跟前,一脸得意的拱手弯腰行礼道!
已经重新坐下了的朱棣,看到下面行礼的朱高煦,直接站了起来,快走两步,抓着他的双肩,把他扶了起来。
很是高兴的说道:“哈哈哈,不愧是朕的麒麟儿,好,你很好!说吧,你想要什么?”
随着朱棣的话音落下,一旁站着的文武百官瞬间是变了脸色,支持太子朱高炽的以文官为主的一系人马,脸色都是大变——陛下这话啥意思啊?
而一直和朱高煦一条战壕的大部分的武将勋贵,可没有文官那么深的城府,一脸的喜色都是溢于言表!
朱高煦偷偷地看了一眼同样有点儿变色的朱高炽,回了他一个安心的表!
“儿臣想要过段时间去云南,还请父皇恩准!”
朱高煦抬起头,看着朱棣的眼睛,鼓起勇气说道。
没办法,他是真的想要出去啊,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了。
朱高煦知道,若是他不提的话,短期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离开京城!
京城虽好,更是世界上最繁华的所在,但是说实话,朱高煦过的并不是很痛快。
因为在这里,依然还是不能太过按照他的想法来,很多事都有着掣肘。
毕竟,离老子实在是太近了,虽然朱棣对他很是护。
但本质上,他还是大明的帝王,而且脾气也不是很好,朱高煦生怕哪天被罚抄书……
刚才还一脸紧张的文官,听到朱高煦的请求,都是很诧异,尤其是解缙!
要知道,把汉王、赵王赶去封地,他可是没少鼓动。
当然,他是不敢亲自出面的,要知道在立太子一事上,虽然皇帝没有说什么,但是他知道自己已经是被挂上号了,要还是不知进退的话……
他也是怕啊,既然太子人选已经遂了自己的愿,其他的事就让别人出头吧,总得给别人机会啊,要知道这世上从不缺乏此类人。
脸上笑容还在的武将勋贵,被这个突如其来的信息有点儿惊到了,表很是精彩,只是这会儿谁也不在意,都在等着来自皇帝的声音。
即使是朱棣,被朱高煦这个出人意料的请求,也是被惊到了。
本来满是一脸笑容的面庞,瞬间变得冰冷了下来,眼神朝着在场的官员看去,仿佛要知道这事是谁干的。
在他的内心之中,对于干涉自己选拔继承人这件事上,其实是很愤怒的。
因为自己毕竟是造了自己侄子的反,这才得了皇位,一年多来更是杀了太多人,尤其是文官,所以为了缓和矛盾,碍于形势,他不得不违背了自己的意愿。
只是现在看来,朱高煦这段时间的表现,让他却是有点儿后悔了
bī)着朕去册立太子,现在又要bī)着朕去赶走自己的儿子,朱棣现在很愤怒。
难道,自己这段时间没有杀人,有些人又要忍不住跳出来了?
看到朱棣的表,朱高煦哪里还不知道自己老子这会儿想什么呢?
来自后世的灵魂,让他知道,若是公正的去评价的话,朱棣完全可以称之为“千古一帝”的,对于这种雄才大略的皇帝,想要左右他的想法,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
当看到朱棣的眼神,马上就要转到朱高炽上的时候,看到老大求救似的眼神,朱高煦知道自己得赶紧开口了,否则起了疑心的皇帝老子,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倒霉了。
“父皇,不知这青铜火炮,父皇以为如何?”
朱高煦硬着头皮,抬头看着朱棣说道,说实话,他也有点儿怕,但谁让这事是他自己引起的呢。
这股,他不擦也得擦啊。
听到朱高煦的话语,马上就要给朱高炽来个死亡凝视的朱棣,停止了动作,转过头看着他。
对于火炮的喜,让他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想了想,凭着敏锐的战争直觉,缓缓地说道:“朕以为,这火炮,可以称之为‘战争之神’!”
朱高煦听了,呼吸为之一滞,没想到他老子对火炮的评价那么高!
心中不用的对他点了赞:皇帝老子真牛,这直觉也太敏锐了!
要知道,就在他穿会来的那会,虽然飞机导弹成为了进攻的主力,但是现代立体化战争中,火炮仍然是战斗力的核心。
火炮——战场上的活力骨干,以其火力强、灵活可靠、经济和通用好等优点,已成为战斗行动的主要内容和左右战场形势的重要因素。
火炮既可摧毁地面各种目标,也可以击毁空中的飞机和海上的舰艇。因此,作为提供进攻和防御活力的基本手段,火炮在常规兵器中占有巩固的地位。
所以,真理永远只在火炮的程之内,放在这个时代更是正确,拳头大的就是“爸爸”!
没看到,随着那段城墙被火炮轰塌之后,那些各国使节一个个老实地跟鹌鹑似的!
“那父皇,这火炮,既然叫做青铜火炮,想来父皇也明白它的主要制作材料,是什么了吧?”
既然已经开口了,朱高煦只能硬着头皮说下去,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他一定要抓住了。
“你是说用的是青铜,那这一门大炮需要多少青铜?”
朱棣也是反应了过来,作为帝国的皇帝,他可是知道大明是有多缺铜的。
就是因为缺少铜,所以没办法去多铸造铜钱,bī)不得已他老子朱元璋不得不另辟蹊径——发行了大明宝钞,这其中的弊端他可是很清楚的。
“一门青铜火炮,炮重1000斤左右,全部由青铜铸造!”
朱高煦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说到最后声音愈发的小了起来,谁让他技术水平不够,不能用铁去铸造呢!
PS:谢谢卧龙三人的2000赏!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