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iaoshuo.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四合院之红尘游历 > 第189章 高考

第189章 高考 (第2/2页)

“我每个月会给你寄钱。”

少安想插话,想说自己也会负担兰香的费用的。结果少平转头对少安说:

“哥,家里的担子更重,你多担着点。”

“等我毕业工作了就会好多了。”

try{ggauto();} catch(ex){}

“如果家里有啥事就给我写信。”

既然儿子这么说了,孙玉厚的心就放下了一半,这几年来,儿子说过的话,从来没有打过折。

这个月,意外的是金波复员回来,当兵仅仅一年半,这很不正常,金波没说原因,少平也没问,只是一起聊到了半夜,一起睡觉了。

几天后,金波坐上去黄原的车,准备找他的父亲,学习开车。临近春节,田晓霞如愿来到了双水村,田福堂全家对于侄女的到来,非常开心,按照晓霞的意思,让润生把少平叫来。晓霞和少平一起聊的很愉快,润生性格比较懦弱,而且他们二个人的谈话,他似乎听懂了,又似乎没有听懂,有点跟不上节奏,也插不上话。中午,在田福堂和田晓霞的热情邀请下,少平留下来和他们一起吃了一顿午饭。

吃完饭后,少平和润生一起陪着晓霞在村里转了一下午。并邀请晓霞和润生到自己的窑洞吃饭。

次日,少平把晓霞和润生带到自己的窑洞,家人就带了兰香作陪,四个人大吃了一顿。最后晓霞捂着肚子说:

“你这大厨名不虚传。”

“是啊,我从来没有吃到过这么好吃的东西。”润生补充。

兰香在一旁笑着,一边轻轻揉着小肚子。

春节过后,孙少平偷偷给兰香塞了二十元钱,告别了家人,只带了一点换洗衣服,就登上了去县城的汽车,接着在县城转到地区,再从地区到了省里,在省里登上了前往BJ的火车。这次孙少平没有选择无人机跳跃,主要的目的是熟悉沿途线路,免得到时候不知道路途,说起来就尴尬了。

到了北京医科大学,办理了入学手续,分到了宿舍,宿舍是八个床位,住了七个人,靠门的下铺成为行李床位,七人的皮箱啥的都放在这个床上。二边各四个床位,中间是个带八个抽屉的长条桌,供学生学习、吃饭等。

孙少平路途遥远,出发较迟,等他到宿舍的时候,其他六人已经到了,其他六位同学最大的30岁,小的25岁,孙少平这个18岁小同学的到来,受到了全体同学的欢迎。孙少平正式结束了农民生涯,开始了长达五年的大学生活。经过商讨,大家一致决定,晚上AA制会餐,庆祝成为光荣的大学生。

宿舍年纪最大的是卫华,30岁贵州人,张小军29岁江苏人,张辉27岁天津人,张大强27岁福建人,王海26岁上海人,马力25岁浙江人,孙少平18岁陕西人。

第二天孙少平就给家里寄出了平安信,信中表示请家人放心,自己平安到达学校。过了一周,孙少平再次寄出了一封信,信很简单,就是里面有十几张照片,一张是自己站在天安门广场的照片,其他全是自己在学校各个建筑前的照片,有学校大门口的,有教学楼边的,有宿舍楼前的,还有图书馆、食堂、体育馆等等。

而且在照片中,孙少平的服装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看不出陕北农民一丝影子。

孙少安原先是天不黑,不会回家,现在是一敲钟,就急急忙忙往家赶,婆姨和儿子都在等着他呢。

由于少平上大学没有让家里承担,而且还主动承担了兰香的开支,所以家里的经济状况略有好转,虽然现在还欠账,但没有那么紧张了。

少平的信收到后,家里就放心了,收到第二份信的时候,村里的亲朋好友都上家里来看信,特别是那张少平在天安门广场的照片,几乎被所有来过的村民们传阅,甚至原本没有来的村民,听说有少平在天安门广场的照片,也特意来看看少平场的那张照片。费了孙玉厚好几袋烟丝。

田福堂也收到了润叶的来信,还有信中的照片,润叶虽然消瘦了一点,但显得更加美丽大方,也有不少人前来看照片,毕竟谁也没有去过省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