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先治根子上的病 (第2/2页)
“最后,再回到刚才杜宁所说之事。”
只见朱祁钰站起身子,走至台前,继续道。
“军中一直有一句话,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try{ggauto();} catch(ex){}
“相反,一支军队能够百战百胜,同样得益于将军的指挥。”
“那是不是说,军队的成败应当全部系于将军一人之肩。”
“台下带过兵的诸位将领,可否认同?”
没人敢在此时接朱祁钰的话,他也只好继续说道。
“朕认为,想要百战百胜,除了要有英明的将军,还要有勇猛无敌的兵士。”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但二者并无贵贱之分,就算是只有一个兵士也应与将军身份对等。”
“没有谁可以命令他人,一定要为自己付出什么。”
至此,顿了顿,随即换上一副郑重之色,又道。
“而杨洪下令军户纵火殉国之举,若按军法来说,并无问题。”
“但若把军户当做百姓来看,那便是大错特错。”
“他们同样有父母妻儿,同样与你我有着可以期待的未来。”
“仅凭他们是军户,就理所当然的去送死。”
“这不对,不仅不对,还是大错特错!”
此时,由卫所军户出身的那些将领,皆是身躯一震,一股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
引起他们这般感觉的,正是成敬为朱祁钰递上的第二道奏折。
“蓟州总兵,会昌伯孙忠,侵占军屯田地、私役军士耕种。”
“其侵吞蓟州田产一百五十余顷,其辖区军户,早已不是护卫边疆的大明将士,而是成为孙家之私奴。”
“同样,大同守将曹俭,占应州庄田一百二十余顷,同样私役大同诸卫军五百人进行耕种。”
“还有,宣府杨俊,绥宁........”
“以上这些将领,皆是九边重镇之人。“
“试问诸君,边关重镇尚且如此,那些在我大明腹地的卫所,又该是何等模样?”
没人敢回答朱祁钰这番话,因为军中领兵之将,在无战事之时,除了克扣粮饷物资外。
也只剩军户的土地,才能让他们的腰包丰盈起来。
对此,于谦其实是知道的,因为这份奏折之中的内容,有一部分就来自于他之口。
而内阁首辅陈循,同样知道此事,可为什么就没人为这些军户发声。
因为大明祖训!
朱元璋定下的卫所军户制,将这些百姓的身份彻底定死,根本无法从事其他行业。
他们若是遇到一位好的上官,便能安稳过上几年。
但若是碰上贪得无厌的蛀虫,想要活命,要么就是为奴为婢,要么就是背上逃兵之名,落草为寇。
正是这不公平的待遇,才会让将军们无视军户百姓的生命。
而想要改变这一切,唯有将民户、军户、官户、匠户、商户、驿户等,这些乱七八糟的户籍统计成一种户籍。
只有户籍相同,才能享受相同的律法待遇。
至于税收如何,自当会由户部统计核算。
毕竟在不久的将来,朱祁钰便打算将人头税、田赋税、盐税等这些乱七八糟的税也进行一次改革。
但在实施这一切前,朱祁钰首先要做的,便是废掉朱元璋那不合时宜的祖训!
“既然没人回答,就由朕来说!”
“因为军户在你等眼里根本不是人,而是牲畜!”
“他们同为朕的子民,朕自然要一视同仁。”
“朕决定,自今日起,废除一切苛杂繁缛的户籍,我大明未来只有一种户籍。”
“既为,万民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