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拓扑学与空间向量的论文,郁闷的陶方起 (第2/2页)
“老张,你咋了?那篇论文真的有那么好么?”杨乐心态非常乐观,尽管他比张广厚年轻了两岁,但后者老得比较快,而且原时空杨乐活到了二零二三年,但是张广厚却是在八七年就逝世了。
“当然很不错,虽然我不是研究拓扑学和空间向量的,但我也能够看出来这篇论文很不错...”
张广厚撇撇嘴道,他的性格就是这样,非常执着,有一次,他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总共二十多页的论文,愣是被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导致洁白书页上留下一条非常明显的黑印。
所以他妻子就开玩笑地跟他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就是‘吃书’。
杨乐立马应道,“老陶刚才都说了论文题目,那你还看什么呢?我们都是搞整函数与亚纯函数的值分布理论研究工作的,拓扑学方面还是算了吧,我们可不是华师兄啊...”
华罗庚的数学水平就算在数学史上,那也是可以排进前一百的,是全世界公认的数学大师,杨乐、张广厚他们这些人当然望其项背。
郁闷的张广厚没再吭声,但王多鱼这个名字却是被他记住了。
另一边,华罗庚的办公室内,陶方起敲门进来之后,便竭力跟他老师推荐,但已经六十八岁高龄的华罗庚精神状态虽好,可却在接过论文稿件之后,低头看了起来,似乎没有在听自己学生说的话。
过了好一会儿之后,华罗庚取下自己的眼镜,揉了揉,道:
“论文写得很不错,虽然我还没有看完,但确实是一个好苗子,对了,你刚才说什么来着?”
陶方起立马道:
“老师,这个学生不愿意来京城,甚至北大的两位招生老师去邀请他到北大读书,他也当场拒绝了...他跟部队那边走得很近,听林参谋说是协助他们部队设计研发了一款枪械...”
“他当时跟我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他不想被我们数学所束缚,只愿意担任‘兼职实习研究员’,不愿意全职...”
“说实话,老师,我活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看到数学天赋这么高的学生,我真的很希望他能够来我们数学所,如果他能够来听一听您的教诲,那就更好了...”
华罗庚闻言,顿时惊讶地看着自己的学生,“你确定他的要求是这样的?为什么他不想来京城?难道京城有什么不好的么?现在还有人能够拒绝北大?”
虽然说华罗庚只是初中毕业,并且之后也是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破格把他调入清华大学图书馆,之后进入数学系担任助理等工作,但北大在国人心中的地位依然非常高。
“是的,老师,我不确定具体原因,但他确实表示更喜欢哈工大,更愿意去国防科大等学校。”陶方起更郁闷了,“老师,我们要答应他吗?”
PS:兄弟们牛逼,八分钟你们就搞掂了?现在是506,你们敢不敢干到600?我再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