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奏折 (第2/2页)
先写如何养蚜虫。
养蚜虫之前先要种绿植,各种蔬菜和庄稼作物的种子,发出绿苗后,再捕来蚜虫,看它们喜欢祸害哪种。
然后从中挑出发苗最快,成本最低的种苗,专门用来饲养蚜虫。
接着才是捕来瓢虫喂养。
其中涉及到交尾,产卵,孵化,幼虫,化蛹等各个阶段,都要有人专门记录,日期、时间、数量……
还要防着蚜虫和瓢虫逃逸。
瓢虫跑了问题不大,蚜虫大批飞跑,就是捅娄子了,说不得就算是人祸。
另外,养殖场所的温度和湿度还要控制……
“温度和湿度,不好弄啊……”
胤礽卡文了。
“也不知道琉璃作那边,有没有进展……
算了不管了,先这些,后面一点点摸索补齐吧。”
再写《赤眼蜂法》。
跟《瓢虫法》略有不同。
先要找到赤眼蜂猎食范围的虫子,找出最容易饲养,繁殖速度最快,成本最低的虫子。
还要找出喜欢在稻田里捕食的赤眼蜂是哪种,或者哪几种。
挑出最容易饲养,而且繁殖速度最快,出卵最多的种类。
后面跟《瓢虫法》大致一样了。
再多些内容,就是要给赤眼蜂准备巢穴,或者根本用不着。
胤礽写的认真,一刻不停的写了大半时辰。到了十二点时,太监德柱过来提醒,得去慈宁宫请安了。
他停下笔来,看看写的几页纸,也算满意,突然冒出个念头来:
现在开始逐渐要做事了,要不要——写本自传?
写什么呢?
《家祖清世祖》?
《家父清圣祖》?
《重生于康熙初年》?
《我媳妇的公公是康熙》?
《我与孝庄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那一夜,我上了太子妃的床》?
……
略想一下,胤礽决定还是别作死了。
要是顺利即位的话,自有皇帝起居注。被顶了的话,大多数文字记录,都会新皇帝抹去。
你是太子不假,但是太子不一定是你。搞不好就换人,你才十一岁,悠着点。
“收起来吧,带回毓庆宫,下午还得继续写。”
胤礽起身去了慈宁宫。
------
乾清宫,东暖阁。
康熙在御案后面坐着,有些愣神。
尚虞备用处刚送来傅为格的消息:傅为格一夜未睡,早上去了太医院,就把自己关在屋里,一上午谁也不见。
刚才他的绿头牌子送进来,又要觐见太子。
詹事府送来了几份产钳的“使用报告”,要给太子验看。
内务府已经做出第一批产钳一百套,也是让太子验看。
礼部奏问,何时开始推广盲文哑语,京畿地区消息灵通的学政,已经有人到礼部询问。
敬事房写来条子,试药太监已经开始试药……
……
早朝过后,奏上来的居然都是有关太子的政务。
“赵昌。”
“奴婢在。”
“通知所有在值的南书房大臣,未正,东暖阁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