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义军烈火燎中原 (第2/2页)
try{ggauto();} catch(ex){}
起义军大败,依靠忽东忽西的运动战迷惑明军渡过黄河,过程中又被明军逮到斩首近万人。
起义军败退黄河南岸,流动转战与友军靠拢,最终两支起义军在十二月初于杞县会师。会师的两大义军主力合兵近百万,一道向西三打郑州破城,又取荥阳补充军需。然后义军在荥阳停下休整,分享情报,开会讨论义军下一步行动方向。
从河北败下来的义军给出情报,明廷闻知起义军四处流窜,尤其流窜进河南河北造成巨大破坏动荡,更是传出反贼人数高达数百万之多,明廷勃然大怒,甚至把万历皇帝都给惊怒了。内阁的批红明诏,万历皇帝的中旨,无不拍马送进陕西,给予郑洛跨境追击的权利,严令郑洛扑灭起义军。同样的旨意还给了坐镇金陵的王崇古,令老王头既要扑灭李华梅,还要围剿起义军,更要在淮泗间严防死守,万万不能令李华梅跟起义军勾搭上,重演一百多年前某个要饭和尚北伐中原的旧事。
意识到这一次的农民起义非同小可,把陕西河南搅得天翻地覆,已经不是郧阳流民那种一般的造反,明廷君臣严令南北两大兵团出重拳,也把最后一张牌打出来。
明朝君臣是很知道事情轻重缓急的,花虎大军压在锦州前线时,扯立克大军鏖战关西时,李华梅掌控东南膏腴时,明朝君臣就捏牌在手里不打。而当农民起义战争波及两省,势头爆烈恨不得烧了自家皇位,朱翊钧这才将底牌打出来。
由戚继光的侄儿戚金亲自训练了不知道多久,反正耗资巨万,压榨不知多少民脂民膏所编练的十万戚家军,这一刻不管有没有训练完成,必须出动走上战场杀反贼。
十万戚家军里两万大军南下,巩固江淮防御,余下八万全部投入中原战场,配合郑洛关西精锐兵团东西并举,两面包夹,扑灭农民起义的烈火。
可惜这支新编练的戚家军空有个名头,十万人的兵员全由兵部协调地方提供,有多少是城市油滑之人可以想象。号称是按照戚继光的方法练的,但兵员兵员达不到,戚家军的高薪变低薪,低薪还常有克欠给不起饷。足兵足食足练只能勉强满足前者,也就是戚金尽力维持,没让十万大军在训练的状态就缺额太多。
除了足兵不足食不足练的小瑕疵外,戚金请求仿照唐军新式火枪样式,模仿设计、制造、列装新式燧发枪以取代老旧火绳枪,缩小明唐两军火器间的差距。同时以唐军为蓝本,总结失败经验教训,编练一支使用燧发枪采用新战术的线列步兵,以期与唐军抗衡。
戚金的请求自然全是不准,原因无非是没钱,可要问无数百姓膏血换来的练饷银子呢,那只能是各有去向了。
这样一支完全阉割版本的戚家军,甚至到有些营兵根据现实需要没有装备鸟铳这种二流货,连鸳鸯阵都不会,能有多少战斗力呢?
哪怕不算战斗力,戚家军铁一般的军纪,那支当初即便中了李虎计策也没有劫掠朝鲜百姓粮食的戚家军,这支戚家军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