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太上皇召见 (第2/2页)
治国安邦,其实很简单,有强大的军事,有充足的财富,那就够了。
强兵很简单,如今的大汉并非海晏河清,事实上却是战乱不休。
北方的蒙古不时入侵,东北方向的女真人也一步步壮大。
而在西方、西南方,也有着各不相同的战乱,情况很糟糕。
就算是海上,倭寇也是大肆横行。
东平王府虽然坐拥定海军,清缴了不少倭寇,却也难以平息风波。
一方面,三万定海军实在有些不够。
更重要的是,朝廷对于东平王府的限制颇多,很难真正做事。
不只是限制定海军上岸,同样还限制着定海军北上南下。
说白了,定海军被限制在江南,也就是勉强保住了江南的安定。
至于说更南边的闽越之地,定海军鞭长莫及,倭寇时常入侵。
穆雲的策略很简单,以四海疆域战乱为契机,打造一支强军。
至于说打造强军的钱财,他更是直接指出来盐铁茶的巨大利益。
不朝着盐铁茶伸手要钱,难不成还能朝着天下贫民要钱?
都已经是贫民了,哪还有钱?
近些年来,各地叛乱不止,还不是因为百姓被盘剥过盛?
崇明帝可不是糊涂皇帝,自然也能够看出问题所在。
事实上,他也是这么干的。
派遣林如海在江南稽查私盐,可不就是为他提供足够的钱财。
更何况,类似于林如海这样的,又何止只是一个人?
更有甚者,已经有矿税出现,崇明帝还特意设置了矿税监。
穆雲早有准备,所以写得很迅速。
只不过,写完还不算完,还得认真细致地修改,避免犯忌讳。
这是最重要的,殿试不会有人落榜,可前提是你自己不要犯蠢。
仔细检查完,还要认真细致地誊抄。
字迹必须要清晰,更不能有错漏,这都是科举非常重视的。
正所谓卷面分,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穆雲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地写下近千字,很快便完成答卷。
他快,还有更快的。
事实上,早在他之前,就已经有好几位士子完成了自己的答题。
有几位,更是无比自信地交上答卷。
科举之中,总会有许多不可思议的人物,这本就是没法比的。
有的人是天才,有的人专注此道数十年,根本没法比。
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穆雲也不耽搁,直接交卷走人。
早有宫人在一旁等待,甚至还有护卫警惕,引领着穆雲离开皇宫。
皇宫禁地,自然不可能让人瞎晃悠。
哪怕以穆雲的身份也不行,顶多就是在前引路的小太监客气一些。
当然,穆雲也没有刻意攀谈,就表现得和其他士子一样。
“东平王世子!陛下召见!”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却是有数道身影早就在大殿之外等待。
为首的,赫然是一位老年太监,只见此人突然把穆雲拦下。
穆雲先是一愣,而在他前面引路的小太监,却是已经跪倒拜见。
“见过老祖宗!”
穆雲从此人面容上扫过,立刻便意识到,这位陛下应该是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