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大汉匠人的智慧 (第2/2页)
try{ggauto();} catch(ex){}
“看来大将军也是颇懂冶炼之法的高人,煤炭是为何物,造不知,但是料想应该与那些露天可拾的黑球有关。”
“其实我们也尝试用过各种可以燃烧的物体做过冶炼之源,类似于木中取炭之术,古代炼气士们早有涉猎,这也是我们最常用的一种冶炼之源,只不过目前冶炼不易,除非是精锐之士所用,正常供给辅兵与常规郡兵,还是用铜做为主体,佐以铁水融入其中,做刃开边。”
“黑石脂也有曾试过,只是其中容易燃起大烟,烧出的铜水与铁水都会很脆,很容易产生裂纹,废掉一炉好铁。”
“高奴县,有淆水,肥可蘸,我等也曾用过其作为火源,效果更差,故而您都能看见的冶炼,多数以炼铜为主,真正炼制铁器和精密机括的地方,自然不会在如此醒目的地方。”
孟焕瞠目结舌。
我滴个乖乖,谁要是真把古人当傻子,把古代的科学家们当成不会创新的木偶雕塑,那简直就是太小瞧古人的智慧。
此时的孟焕严重怀疑,这些人或许就差一个开悟,若是能告诉他们怎么建造高炉,怎么提炼焦炭的工艺,这些东西恐怕很快就能被这些匠人们玩出各种五花八门的冶炼方式。
他们不是不知道石油和煤的
珍贵,只是一时半会不知道脱硫的办法。
当然,孟焕也只能可惜,他也不会冶炼,正常现代人除非在钢铁厂内工作,或者理工专业就是金属材料,或许还能和公孙造说个一二三四。
可是很遗憾,孟某人既不是其中专业人士,也没有钻研过其中之道。
如果是给他一段和平时期慢慢推演,或许能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毕竟耳濡目染下,他也还是知晓一些大概的原理。
再加上此世这些匠人,每日里都扎在研究上,说不得还真有可能会懂一些新事物。
毕竟,这可是百家争鸣之后的时期啊,如果他们没有钻研的精神,也不会有汉剑和时代的发展。
随着兵库大门的缓缓推开,孟焕也紧随着公孙造,走进这座凝聚大汉工匠精华的库房。
正如公孙造所说,这里摆满了由匠人们运用各种燃烧物和金属材料打造的各式兵刃。
有类似于斧钺,长枪,战锤,戟戈之类的长兵重器,也有刀剑一类的近身兵刃。
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大将军,右边这一批不建议您观看,这些物件我等还未印证其中特性,有各种各样的瑕疵。”
孟焕向右望去,这里的兵刃都有一些问题。
有的在锋刃位置能感受到一股磨砂感,有的顺着铭文有深深浅浅的裂纹。
“这种裂纹是最麻烦的事情,这说明我们在铁水与铜水之外,还没有找到一种能与铁阴阳调和的新矿石。”
“不过也有成功的,左边有一些兵刃,我们采用了高温熔炼,低温浇铸,来保持铁与锡铜的稳定,然后再用多次锻打,才有您当下看到的成品。”
孟焕随意拿起一把左侧的汉剑,手指顺着剑锋轻轻在边缘抚摸纹路。
“剑锋可见寒光,弹剑犹听嗡响,好剑,真是一把好剑啊!”
听着孟焕的称赞,公孙造一改局促的情绪,嘴角微微上翘,显得很是骄傲。
轻轻放下手中剑,孟焕轻轻叹气:“可惜剑锋虽好,却不是所有人都能用上,此剑还没办法大规模提供给士卒使用吧!”
“呃,陛下也曾提过此事,只是熔炼不易,恐难以列装……”
说着说着,公孙造却发现身后没了动静。
等他回头望去,只见孟焕迷惑的捧起一杆约有丈八长短的长枪形状武器,一脸震惊的问道。
“此为何物!?”
“槊!”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