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四封信 (第2/2页)
第二封,是帆山先生的信...
第三封,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的信。
加上已经到李守中手中的贾政的信件,前前后后竟然有四封,竟都是为了这小儿。
李守中面皮抽了抽,挨个读了起来。
越读脸上越精彩。
四封信件,都提有这小子聪慧。
不过聪慧没什么稀奇的,往国子监寄来的荐信难道还能说愚蠢?
可是后面就有意思了。
贾政的信件言贾珏乃我族数十年难得的文华种子,知礼孝顺、天资聪慧,忘自己细细培养,还细数了贾珏的多种壮举。
三岁识百字、四岁颂千言,千秋宴护君骂奸佞......
一句话就是,这是我贾家优秀儿郎,烦请好好培养。
而接下来贾家太夫人寄来的信就立马打脸了,言这贾珏,虽聪慧、但顽劣、容易闯祸,万望老亲多费心,严加看管。
后面帆山先生寄过来的信甚至更进一层,直言这小子,小小年纪、出口恶言、不服礼数,要自己多加训斥。
这就是很显然的不满。
林如海的信,又言这小子天资聪慧,不能娇惯,让自己多多布置课业,勿让其有空闲惹事生非。
四个人竟然有四种评价。
李守中有些头晕,不过还是敏锐的提取出了最重要的三个词。
“严加看管、多加训斥、多布置课业。”李守中微微颔首,对自己的总结很是满意。
随意对贾珏问道:“你如今住在哪里?”
小贾珏一愣:“自然是住金陵贾府。”
“明日起,你就搬来这里住。”
贾珏:......
“还是不了吧,先生。”
“你住那边每日光上下学都要花费多少时间。”
“或者,你又想住国子监里的大通铺。”
贾珏眼皮一跳,这国子监这么严格?
............
话说这国子监用意本是从天下选拔优秀生员、也就是秀才。
然后加以培养,实际上就是个官办的学校。
不过在这个学校读书有优势,不用过院试,就可以直接参加乡试考举人。
在这个时代,你想要当官。
要么生得好,要么考得好。
生得好如荣国府贾赦、贾政,前者袭了一等将军爵位,后者被赏了个工部主事的小官。
考得好,那就一路从县试、府试、院试考起,连通三关中了秀才,你就算是进学了。
进学的意思是你在儒家学问上已经入了门,有资格深入学习了。
学完后就可以考乡试中举人、会试中进士了,如林如海就是走的这条路。
那我要是既生得不好、又考得不好呢,还想当官呢?
无妨,老爷们心善为有钱人开了一条路。
国子监生有恩生和捐生。
国子监生可以直接考乡试,不需要秀才功名。
国子监生就算考不上举人也可以直接做官,但是一般是七八平的小官。
换句话说,你要是有钱或者家里有关系,而本身又废物的情况,甚至一场考试不用考就能直接当小官。
李守中为贾珏安排的就是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