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宇文邕 (第2/2页)
若用王轨之策,到那时,等待他的最好结果,不过是放弃巴蜀,裹挟些蜀中的金银丝帛回守关中罢了。
try{ggauto();} catch(ex){}
关中残破,周国所缺岂是金银?
周国所缺,乃是粮草、人口。
若不能值此良机收取巴蜀,则仅以关中一隅之力,周国他日必为齐人以力消磨而死。
他宇文邕,隐忍九载,方才得天所倾,执掌周国大政,安可做亡国之君?
不如压上全部,作一局豪赌。
胜了,周师夺下恭州,乘势东击,封锁三峡,从此周国再据巴蜀,足甲兵钱粮,来日自可争夺天下。
败了,他大不了全弃巴蜀汉中之地,尽迁汉中之民入关中,以绝陈人北伐之望。
而且就算最坏的情况出现,他在南边丢失巴蜀,北面关中又被齐人攻入。
那些已被他令人秘密运入灵州(今银川)的珍宝金银,尤可助他借突厥兵南下,存一线生机。
他为何不能做局一赌?
便听他决然道。
“朕之志向,在取天下,王公岂不知?”
“今日不趁陈人初来,迅兵破之,则齐人发难,巴蜀之地,将不复为大周所有也。”
宇文邕止了言语,抬手拍在王轨的肩上,又道。
“朕意已决,卿且为我守成都,督粮草,兼行毁佛之事,尽取蜀中财帛。”
“若朕东下兵胜,则蜀人之财,足劳我师。”
“若朕败绩,卿必无做他虑,急运蜀人之财北返关中。”
“若朕东行不归,惟望卿携师北还,匡扶幼主,存我社稷。”
“此朕肺腑之言,愿卿念之。”
言罢,宇文邕抬首东向,任由自己的目光随着成都城南的锦江之水,凝注于东南。
——————
光大五年正月初二。
周主宇文邕以内史大夫王轨为益州总管,镇成都,督诸军粮草,兼毁佛法于民间。
陈帝陈伯宗颁诏令伐周,以车骑大将军章昭达督师四万二千,并督吴明彻、周罗睺二将军所率士卒五万四千,总计九万六千人入蜀。
正月初三。
周主宇文邕自将关中兵及蜀降兵计四万众出成都东下。
帝更发荆、襄二州民夫二万,沿江船舶数百,为西征将士运粮。
其日,帝以程文季为安西将军,并征司徒侯安都等随驾,发中军精锐步骑兵一万八千人,自将之,舟发玄武湖西征,又使兵部尚书徐俭等留守建康。
正月初五。
征西将军吴明彻及前部军九千至恭州,周王宇文训出迎于郊,上巴蜀图籍,南周遂亡。
吴明彻校其麾下,得统属军士二万,皆令南周旧将辖之,并听恭州节制。
正月初八。
周罗睺至永安,闻恭州归附,急发轻舟快舰自携精锐数千趣恭州。
正月十一。
车骑大将军章昭达得西征令,分遣使者使三峡南北群蛮,募蛮人为向导,并发财帛数千万计,厚贿蛮人首领,并募蛮人运粮。
蛮人既受募得财,遂不扰陈师。
正月十五。
周主宇文邕与其将尉迟迥合兵于垫江郡(今合川),点校麾下,计七万余众。
其日,周师大围垫江。
正月十六。
周罗睺至恭州,与吴明彻议破周之计。
其时,恭州有吴明彻之部属二万,周罗睺部属六千,合恭州故南周兵六千余,大弱周师,而故南周将军在垫江有兵近万,二将皆欲发兵救之。
吴明彻善水战,而垫江与恭州连水道,故请行,周罗睺让之。
正月十七。
吴明彻自将部属精锐八千余众,乘轻自水道北行,救垫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