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狱中双鬓已先斑 (第2/2页)
看着顾锡畴倔到无处安放的手指,朱松突然想起来自己以前定武年号那个笑话。
一阵沉默过后,朱松开口稍显尴尬:“朕也是不学无术之人。”
又看着顾锡畴被收拾一新的单间牢房,朱松顿了一会才说道:“既然顾卿安逸,那朕也不多说了,在狱中安享晚年吧。”
才走出两步,就听到身后传来磕头的声音,连带着顾锡畴的话语:“是罪臣错了!罪臣一时迷了心窍,动了入阁的心思,这才酿成大错。”
说着说着居然还哽咽了起来,朱松立刻折返:“已经籍没了顾卿的家产,朕如何会为难你呢,等三四月间便将你发配了。”
顾锡畴点头如捣蒜,鼻涕眼泪竟是流了一地。
朱松这时候又把黄得功写的奏疏摊开给顾锡畴看了,顾锡畴收拾了脸上的泪水鼻涕,居然露出更古怪的表情来。
“伪太子是罪臣的管家和罪臣言谈到的,具体是怎么回事,罪臣也只是了解了个大概。看着马阁老和朱成功都出了京才下定决心放手一搏的...”
朱松又把奏疏收了起来,点头说道:“原来如此。”
朱松便唤过牢头来:“王之明关在哪里?”
牢头表情怪异:“回皇上的话,不在这里...”
王铎莫名其妙:“胡说,不在这里,那在哪里?”
牢头居然拿手指了指天花板,君臣三人一时无语了起来。
刑部大牢有窄小的牢房,自然也有宽大的牢房。
朱松三人踱步前往王之明所处的牢房的时候,就从最大的牢房内传来了声音。
仔细听来,是一首打油诗。
“百神护跸贼中来,会见前星闭复开!
海上扶苏原未死,狱中病已又奚猜!
安危定自关宗社,忠义何曾到鼎台!
烈烈大行何处遇,普天岂向棘园哀!”
这首打油诗当然是从最大那间牢房里传出来的了,等到朱松三人站在牢门外往里看时,居然发现有六七个差役在围着中间的人转,中间那人少年义气,还背完了一整首打油诗,除了王之明还会有谁?
差役听得老泪纵横:“太子爷珍重啊,先帝在下面也会庇佑您吉人自有天相的。”
一众差役也说道“小的们服侍爷到了今日,死也要追随太子爷到地下。”
甚至还有说:“当今昏君奸臣当道,太子爷的事情,咱们一定会传出去,让天下人来评评公道!”
可见这位太子,已经将差役们深深折服了。
王之明听得连连点头,居然又吩咐起一个差役来:“给爷掌灯,爷要祭祀太祖高皇帝和皇考了。”
差役连忙点头,然后转身去拿备好的香烛。
这时候才发现牢门外居然有三个人站了好一会了,其中有个老头还怒发冲冠的样子。
怒发冲冠的马士英倒是没开口,朱松却说道:“既然要祭祀太祖和先帝,那应该也不缺我一个吧?”
差役们正打算开口奚落朱松呢,王之明直接扑通跪了下去:“皇上饶命!”
差役们惊恐看着太子,出于本能直接全部跪了下去,也口喊着“皇上饶命”,更是大气不敢喘了。
尤其是那个打算还天下人一个公道的差役,更是没吓晕过去。
朱松从袖口掏出黄得功的奏疏之余不忘说着:“你究竟是叫王之明呢,还是叫...”
王之明叩头如捣蒜:“小人怎敢攀附太子名讳,小人便是王之明。”
朱松点头,又把黄得功写的那份题本取了出来,倒不是给王之明看的,而是给两位阁老看的。
两人看完之后也是说不出话来,心里想着:这黄得功,跋扈疯了吧?什么事都要管啊?
因为黄得功这份题本内容很短,十来个字露骨十分:不杀则东宫为假,杀之则东宫为真。
朱松也懒得去管王之明和这群差役了,回头对两位阁老说道:“解铃还须系铃人啊,来都来了,便再去解学龙府上一趟吧。”
午后的阳光妩媚,正好照着解府门前,管事面对皇上加阁老还有许多排场,如何应付得来,只能一面推脱解学龙害了病,一面差人飞也似得去找解学龙禀报。
解学龙也是呜呼哀哉,只是区区二十来天没上班,怎么就闹到自己府前来了?只好在脑门上缠上层层纱巾,跌跌撞撞走出门来行礼。
朱松倒是既没答礼也没让解学龙起身,骑在马上顺着阳光笑的格外灿烂:“解大司寇,养的好病啊。”
解学龙只好俯身答话:“回皇上的话,臣身体沉疴,耽误了国事,请皇上治罪。”
朱松笑得更加灿烂:“有什么罪好治的,起来说话。”
解学龙跌跌撞撞爬起来,朱松就正好把袖子里的题本抛在解学龙眼前:“这是靖南侯给你开的灵丹妙药,你且回府上将歇,今夜包管你药到病除。”
言罢,一行人便不管解学龙了,缓缓往皇城去了。
解学龙捡起题本,狐疑似地打开一看,直接愣住不出声。
过了小半会时间,才左顾右盼道:“这可如何是好?”
---分割线---
得功忠义出天性,粗猛且识文义。
伪东宫案发,朝外诸臣皆不识真伪。
得功连书数揭为孚简明切,若云:不杀则东宫为假,杀之则东宫为真。
定武元年正月,得功首朝,后往刑部谒伪东宫,遂明其真伪,不再书揭矣。
其识义如此。——《后明史.列传卷八十三忠义一》
感谢书友20240218103124737投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