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承包了几百亩土地 (第2/2页)
而这两个多月来,村里的村民都因为张扬的招工而发家致富了,没有一个人说在他们家打工收不到工钱。
这就说明张扬还是拥有非常好的人品。
而在村里,人品往往更重要。
当天下午,张扬的土地申请就被批准了。
以一块钱一亩的价格连续承包15年。
拿到承包合同之后,张扬简直高兴坏了。
他连忙雇佣的村子里几十个老农。
开垦这片盐碱地,首先是要放荒的。
而放荒就是一把火,把地上的杂草全部烧光。
可是这样就会非常危险,所以村里的好多人都被张扬雇佣了过去。
现是在外边,弄好了隔离带,然后有一把火开始把那干枯的树叶和树枝全点燃。
火是一直烧到晚上,繁星密布才熄灭。
老百姓们每个人拿到手里五块钱,大家非常兴奋的谢过张扬。
明天联合收割机就会上场了。
张扬需要把所有的土地从头到尾整一下。
整理完之后。他还要求村里人在外边垒起了围墙。
垒起围墙的目的很简单。
就是要很明确的告诉村民,这几百亩土地是张扬承包的。
虽然然下沟村的村民绝大多数人都是好的,但是依然少不了林老太家里那种恶心的人。
一切都弄完之后,张扬又在里面建起了小房子。
当然还会雇佣几个老头儿看门儿。
里边又养了几只大狼狗。
再之后,他要求这些老头儿们。在翻新的土地上植树,
都是张扬新鲜买来的果树。
然后又整出了一块儿地,上面全是喂上猪牛羊。
再有,又买了好多小鸡崽子。
鸡鸭鹅一下子就全部预备上了。
虽然是用联合收割机,把那几百亩盐碱地上的土都弄了一遍。
可是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现在仅仅是夏天。
用不了两天,地上就会长满一层的杂草。
而这些杂草就是鸡鸭鹅猪牛羊的天生食物。
反正张扬这些动物养的并不是很多。
在以后真的形成了规模的时候,这些草也都长大了。
张扬的晓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方便面,一下子就在周围的各个县城和几个城市打通了销路。
可是。单单靠便面和罐头还是不够的。
前些日子张扬布局的辣条儿、小蛋糕、江米条儿,还有那些,烘干的蔬菜水果白薯片儿之类的也全部上架了。
本来这年头食品企业就发展的非常快。
尤其是张扬的晓娜食品有限公司。
在他们本地的发展简直快的无法再快了。
几乎所有的经销商在一夜之间就把他们生产的产品全部摆上了货架。
和张扬合作两个月了,无论是罐头还是方便面,让都让这些小卖部的经销商赚了不少钱。
而商人趋利的模式又非常的清晰。
无论是谁能让他们赚到钱,他们反手就能叫他们爸爸。
而张扬的交大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东西物美价廉,包装啊都非常的优美。
农村乡镇的小卖部需要的是什么?当然需要物美价廉、包装优美、看起来还好吃的零食。
而张扬的晓娜食品有限公司在这方面都非常的拥有优势。
首先是本地的食品公司。
直接就排除了运费这个很麻烦的事情。
再然后就是张扬的方便面和罐头,直接一炮打响了他们食品有限公司的名字。
还有就是张扬这个人脑子非常的活络。
他隔三差五的就会给工人分发一批他们的食品。
不要以为给工人免费分发食品是一件很赔本的事情。
这些工人可以说为了他的食品有限公司没少的出工出力。
而张扬把这些零食作为奖励的方式发给工人。
工人们肯定会把这些零食带回家给孩子们吃。
而当孩子们吃完这些零食的时候,又会觉得这些零食非常的好吃。
可以说让自家的工人、自家的孩子给他们的产品做了很好的推广。
没过多久。
张扬的晓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小零食就在周围的超市全部不扑开了。
零食的销量是非常巨大的,再加上他们的公司非常注重食品安全。
卫生这方面牢牢把关。
所以更多的人愿意买他们的食品。
尤其是在晓娜食品有限公司上班的这些工人们。
工人们看到他们的生产车间非常的干净,尤其是经常消毒和注意卫生,让他们觉得他们的食品是非常安全的。
当工人们都觉得自己的食品安全了。
再加上张扬还会时不时的给工人们发放福利。
可以说,越来越多的工人愿意在自己家的工厂买食品。
而张阳这个老板做的还非常不错,他为每一个工人都提供了每月五元的零食购买指标。
也就是说。我在小奈食品有限公司上班的工人,每个月都有五块钱的零食券。
而这五块钱的零食券在产品的折扣上是打五折的。
当一个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小零食出现规模化的经营之后。
他们的食品绝对比小作坊生产的还要干净,还要便宜。
所以说张扬哪怕给工人每一个人五块钱零食券的名额。
即使是一个人有五块钱的五折折扣券。
张扬的晓娜食品有限公司依然还赚着钱。
可以想象,小零食有着多么丰厚的利润。
听说在他们那里工作的工人每个月有五块钱的零食折扣券。
在外边应聘工人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因为这些年轻人嘴巴都很馋,每个月三四十块钱的工资,有一半儿要花在购买零食上。
如果张扬的晓娜食品有限公司每个月给他们五块钱的五折零食折扣券。
那岂不就是说他们每个月花五块钱就可以吃到十块钱的零食了?
这样的优惠力度,对于年轻人来说,那诱惑简直是无与伦比的。
所以,当所有的工厂都觉得他们招工难的时候,张扬的晓娜食品有限公司门口经常有年轻人排成长长的队。
张扬的食品厂做的越来越火爆了。
现在下边已经开学一个多月。
可是,张扬却还没有去学校报到。
马上就要月考了。
张扬终于收到了老师的家访,这时候,张晓娜才吐了吐舌头。
他们姐俩一直在公司忙里忙外。
要不是镇一中的班主任过来找张晓谈话了。
张晓娜甚至都不知道,张扬还是一个高三的学生,他今年就要参加高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