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穆王怒杀使者 飞廉不周山救妲己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封神歪传!
北方胡人部落,游牧为生。水草丰茂的地方,便有他们的足迹。
马背民族,民风彪悍,擅骑射。
胡人先祖名唤戎狄,故,人们习惯称之为戎狄部落。
据说胡人部落乃殷商东伯侯后裔。
殷商覆灭,胡人名义上属西周属地,国号赵。
但天高皇帝远,我行我素,各自为政,不服朝廷号令。
文王时期,戎狄部落逐渐壮大,仗着人强马壮,时常率领部落侵扰内地。
文王大为光火,派兵平乱。
历经数十次征讨,劳民伤财,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无可奈何,从文王开始,西周对戎狄部落只得采取怀柔政策,用和亲之计,以保边境安宁。
绵延数百年,数十位大周朝公主远嫁戎狄部落,生离死别,哀嚎声声,泪洒大漠,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凄美的情爱故事。
周穆王二年。
这天,穆王正在休息。
黄门来报:“陛下,戎狄部落使臣来见。”
穆王道:“戎狄部落特使,他来见我何事?”
黄门道:“奴才问了,好像是为和亲而来。”
穆王一听,怒道:“这胡人越发胆大,又来逼迫和亲,孤王这次就不答应,看他怎的。”
不等穆王宣召,胡人使者竟然冲破宫门禁卫,闯进大殿。
穆王大怒,问道:“你是何人,为何不等通传,擅闯禁宫。见了本王为何不跪?”
使者身高八尺,满脸紮须,傲慢无比。
大声咆哮:“大周穆王,我乃戎狄部落赵王戎奎麾下特使,前来和亲是也。”
穆王怒道:“好个戎狄部落特使,尔等属我大周下臣,见了本王居然不跪,毫无君臣之礼仪。简直岂有此理!”
特使傲慢答道:“哼,什么君君臣臣,我乃戎奎赵王特使,岂能给你下跪。”
穆王大怒:“大胆胡人,本王念上天有好生之德,为了使百姓安居乐业,免受战乱之苦,对你们一忍再忍,没想到,你一个蛮夷之地,贫贱之人,却得寸进尺,如此无礼,藐视我天朝皇威,真是胆大妄为?”
使者见穆王一改常态,语气甚是强硬,有些意外,先是一怔。但随即恢复傲慢常态:“穆王你听着,如果不答应我赵王和亲请求,惹恼赵王,到时,大军一到,定叫你人仰马翻,血流成河,寸草不生。”
来人如此嚣张,穆王顿时心头无名怒火蹭蹭上窜,杀心顿起:“呔,腌臜小人,孤王乃一朝天子,尔等猪狗之辈,也敢威胁孤,今天不杀你,难解孤心头之恨,来人!”
殿前卫士听得穆王有令,进殿应道:“陛下有何吩咐!”
穆王气急败坏,大声道:“快把这个腌臜泼才拖出去斩了!”
“是!”卫士领命,上前架住戎奎特使,拖着就往外走。
戎奎特使见状,大笑:“你以为这样就把本使吓住了,我乃赵王特使,谁敢杀我?”
穆王大怒:“赵王特使怎的,今日定饶你不得。左右,拖出去,斩。”
特使见穆王来真的,慌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穆王冷笑一声:“你不是嚣张得很吗,想活命,晚了,给我拖出去!”
卫士领命,将戎奎特使拖了出去。
这时,黄门来报:“陛下,丞相尤其有急事求见。”
“啊,丞相来了,宣他进来。”
尤其乃殷商佞臣尤浑后裔。
与先祖不同的是,尤其上通天文,下懂地理,颇有治国才干,为穆王所倚重。
不多时,尤其急匆匆来到殿前,问道:“陛下,臣下听说戎奎特使惹恼陛下,您要杀他?”
“是啊,怎么了?”
尤其阻止道:“陛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呀!”
“为什么?对这种傲慢无礼,以下犯上之臣,难道听之任之?”
尤其劝谏道:“陛下呀,微臣也知道那戎狄部落嚣张跋扈,不把陛下放在眼里。但是,此时我朝国力远非从前,倘若那戎奎知道使臣被杀,借故兴兵来犯,如何是好呀?”
穆王怒道:“想我大周先祖武王西岐起兵,力拔山兮,平定天下,何其壮哉。时至今日,为了边境安宁,为了百姓免受战乱,孤王忍气吞声,一忍再忍,再三退让,但戎奎那厮不知好歹,得寸进尺,胆大妄为,屡屡兴兵作乱,企图觊觎我大周天下,就连一个小小使臣,也不把孤放在眼里,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时,卫士呈上特使人头,前来交旨。
尤其一看,大惊失色,连声说:“完了,完了。”
果然,戎奎得知穆王不但拒绝和亲,还杀了使臣,怒不可遏,点齐十万大军,拜截教门人公孙弘为相,厉兵秣马,准备进取中原。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转眼间,造父已经从懵懂少年长成雄伟俊朗的翩翩少年。
在孙公豹等人调教下,造父文韬武略,非比寻常。
夜观天象,孙公豹发现一颗彗星拖着长长的尾巴扫过北斗,落在镐京方向。
看来镐京即将生变。
时机已然成熟。
孙公豹把飞廉叫到帐前,说道:“贤侄,你在北海苦修几百年,功力精进百倍,造父也长大成人,最近,本将军夜观天象,帝星暗淡,受到紫薇星压制,看来天下即将生变,你有何打算?”
飞廉道:“飞廉愚钝,请将军明示。”
孙公豹说道:“天下大乱,新主即将问世,群雄逐鹿,展现你才能,为祖先报仇的机会到了。我想让你带着造父,离开北海,辅佐新主灭掉西周,建立不世功勋。”
飞廉听了,立即叩谢:“多谢国师再造之恩,只是晚辈迷茫,不知新主身在何处,如何寻得?”
孙公豹道:“天机不可泄露,时机成熟,新主自会与你相见。放心去吧。我这有一法宝,名唤浑天珠,乃女娲娘娘胸前所佩戴的玉石,法力无边,它能解除所有封印。”
“女娲娘娘的浑天珠?”飞廉大为惊奇。
“是的,她叫浑天珠,那年,女娲座前仙童化作青鸟来我北海嬉戏,不慎丢失此珠,被我捡到,现交付于你,前往西岐王屋山,去救两个人。她们定然会助你成事。”
飞廉越发不解,问道:“不知国师要我前去救何人?”
“殷商皇后苏妲己、贵妃青青。”
飞廉惊呼:“啊,我知道,她们可是了不得的两个高人啊。”
“是的,正是她们,如今被女娲娘娘封印在王屋山下。”
飞廉听从孙公豹安排,打点好行装,别过孙公豹,带着妻儿,离开北海,向西岐进发。
走走停停,一路打听,三人终于来到西岐王屋山脚下。
三人远远看见王屋山西北坡下有一茅屋,旁边流水潺潺,炊烟袅袅,甚是清雅。
飞廉不觉好奇,心道:“真个好景致,不知何人在此居住。”
造父早已饿得前心贴后背,饥肠辘辘,看见前面茅屋,大喜过望,就要前去讨食。
龙女一把拽住造父,责备道:“为娘平日怎么教育你的,做事要三思而后行,你看方圆百里杳无人烟,沿途白骨累累,这里突然出现一户人家,你不觉得奇怪吗?”
飞廉说道:“还是夫人心细,此事定有蹊跷,我们且慢慢靠近,小心防范才是。”
三人慢慢走近茅屋。
这时,一须眉苍苍的老者走了出来。
突然看见三人,老者脸上显出诧异之色。
飞廉上前,含笑问道:“老人家,我这里有礼了。我们一家从北方而来,急于赶路,不想错过了宿头,饥渴难耐,不知老人家能否行个方便,讨要些吃食。”
老者微微一笑,说道:“原来是赶路人家,没什么,随我来吧。”
茅屋甚为简陋,除了一个木头搭建的简易木床,靠门边有一泥塑灶台外,几乎没有其他东西,但收拾得非常干净,一尘不染。
一股淡淡的海腥味弥漫着整个房间。
这里远离大海,哪来的海腥味呢?
飞廉深感疑惑。
老者从水缸里舀了一瓢水,飞廉三人依次喝了。
小溪泉水到时甘冽,令人解乏。
“你们不要拘束,没有凳子,将就地上找个地方坐吧。”老者热情招呼着。
飞廉问道:“老人家,这是什么地方呀,这么难走。”
老者笑道:“这里是王屋大山,方圆数百里,杳无人烟,十分荒凉偏僻,你们过来费了不少功夫吧。”
“是呀,荆棘丛生,太难走了。”
老者问道:“你们准备到哪里去呀?”
不瞒老人家:“”我们要前往西岐,不知还有多远。”
老者说:“西岐?还远着呢,像你们这样走,估计十天半月也走不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