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表白 (第2/2页)
展珩没有将他和隐儿的事公开,他和法哲的事,却写信告知了家里,也写信告诉了赵元宁。
展珩自己也不明白,自己和隐儿的事,为何不想公开,本来,他都想娶她过门了,结果,缘分,又让他和法哲走在一起。
展盛知道后,一直笑不笼嘴,一来,因大孩儿成亲,二来,二孩儿和秦将军之妹结合,让他高兴。
“喜上喜,喜上喜!”这句话,他常常挂在嘴边。
赵元宁的娘亲,是当今皇上的嫡妹,皇帝,是他的舅舅。
尚公主婉樱,便是赵元宁的母亲,先帝嫡出的子女,只有皇帝与婉樱。
当年,婉樱嫁给了一个翰林学士,现在,赵元宁的爹爹赵博,职位是布政使。
刘勇便是一直在赵博的手下做事,否则,当初,吴生胜又怎会听刘勇的。
为了能娶得美人归,赵元宁把自己需要保密的个人身世,告知了贝儿。
他让她先和父母沟通好,但要他们为他紧守秘密。
赵元宁现在只是个暂代知府的职位,本来,衙门位高权重的公职人员,个人信息需要公布。
因是暂代,这一公开公职人员身份的环节,被省略了。
皇帝把他定位在特吏,这是个神秘的职务,受命于帝皇,权大到可以勘查百官,专门负责内外巡察,还有刑司之大权。
最重要的,彦相帝给予了他两项特权:
一,将在外皇命有所不受,二,可先斩后奏。
当初,彦相帝只是让他做都卫指挥使,无论皇帝舅舅如何说,赵元宁都不愿干这个。
他知道,自己的气质不适合掌握生杀大权,皇帝让他干这个,他怎说都不愿意。
彦相帝身边的宦官也有向他进言,说赵元宁不够凶,不是很适合。
皇帝只好让另一个人做这个职务,特设了一个特使的职务。
担任这个连都卫指挥使都要听特使调动的高职,是他彦相帝创立的,历朝历代都没有设立这个职位。
让另一个人做都卫指挥使,让自己信任的外甥监督他,这样便可以让自己放宽心了。
他认为,有没有能力统领部下,是看你有没有智慧,并非长得凶,手下的人便会听你的话,一切要看有没有权,权就是力。
并不是皇帝偏心,让自己的外甥去干这个,他是找不到合适的心腹之人去干这个职务。
赵元宁有智慧,有能力,适合干这个。
都卫指挥使的权力太大,动不动就废掉一个官,若心不正,容易坏事,让自己最信任之人去监督他,正好。
皇帝看着赵元宁长大,熟知他的个性,他从不会做一些欺朦他人之事,更不会倚势作弊。
他,绝不是一个胆大妄为、爱捅娄子的人。
彦相帝给予他一个做事的胆,加上后来赐给他的免死金牌,可以说,他赵元宁,可以横着走。
只是,横着走不是他赵元宁的风格。
赵元宁,既有王者之姿,又有儒者的风范,有特权之人,大多是凶残成性,不可一世,冷血凉薄,冷酷**。
但赵元宁身上没有这些,这有赖于他爹这个翰林学士对他的熏陶。
贝儿听到他说,他的母亲,竟然是当今的尚公主,吃了一惊!
怎么想,她也想不到,他,是一个地位如此尊贵的公子!
怪不得二郎和她说,赵元宁身份不一般,看他和孙堃聊天,孙堃给人的感觉,似在赵公子之下,说话处处礼让着赵元宁。
若非他的身份比孙堃高,孙堃又怎会低眉顺眼的对他。
今天才知,事实果然如此!这是她一直担心之事。
当初在北路练功,遇到赵元宁,她便发现他对自己有好感,只是,她认为自己地位低下,一直不敢往这方面想。
自己是一个长在山野,在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环境之中长大的人,若嫁给了赵元宁,岂不是进入了一个禁锢金丝雀的笼子里?
那些令人头疼的繁文缛节,繁复的宫中礼仪岂是她能应付得来的!
想到这里,她马上把头上的凤冠摘了下来,放在他的手里。
“贝儿,何解?是赵某不够好,配不上贝儿对么?”赵元宁一脸疑惑。
“不是,是贝儿不配,贝儿在山野中长大,见识少,不懂礼仪,配不上公子。”贝儿低下了头,眼晴出现了泪花。
瞬间,聪明的赵元宁明白了她的担心。
他握紧她想挣脱的手,道:
“贝儿,请相信赵元宁一次,我赵元宁,有生一日,会尽力保护展贝儿,不会让贝儿受苦,更不会让贝儿做一些不想做之事!”
“我若和你成了亲,要住在京都,少不了在皇宫出入,我怕!”她对着他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泪珠成串落下。
他看见她流泪,心疼极了,把她紧紧地搂在怀里,擦去她脸上的泪痕,道:
“贝儿,你记住,只要有我一天在,谁也不能逼你做些你讨厌之事,就算皇帝也不能!大不了,赔上赵某的性命!为了你,赵某死又何惧之有!”
赵元宁说的这番话,并不是哄女孩子的谎话,是他的肺腑之言。
上次贝儿病,几天没有在北路上出现,让他担心,难受了好几天。
刘勇见他连最喜欢的肉包子也不吃,几天不想吃饭,还担心到请来了郎中。
“不准你说这些不好的说话。”贝儿忙用手捂着他的嘴,他趁势亲在她的手上,她赶忙放开手。
但身体被他越搂越紧,他的嘴,亲在她如花似玉的脸上,亲在她那双漂亮的扇形大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