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章 (第2/2页)
李靖道:“这正是韩信击破齐王国的办法。唐俭等人的性命,相比于灭掉突厥有什么打紧的!”张公瑾坚持要使团安危得到保证才肯同意,李靖等人不得已率先派出唐使前往突厥营帐中知会唐俭等人。
李靖担心提前通告唐俭等人恐会泄露唐军踪迹,故而那些人马出发后不久李靖便率数万军连夜出发,李世勤率大军随后跟进,大军直抵阴山,遇到东突厥巡防哨一千余帐,全部俘虏,命他们随军前进。
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接见唐廷使节,心中大喜,终于放下心来。
李靖率军趁夜色和雾气掩护靠近突厥大营。派武邑苏定方率轻骑两百人做前锋掩护挺进。距东突厥御帐只七里,才被发觉,阿史那咄苾率亲近部族万余先行遁走。
李靖主力大军抵达时,东突厥军立刻崩溃,唐俭等人大都安全逃回。
唐军杀一万余人,俘虏男女十余万人,掳获牲畜数十万头,斩隋义成公主,生擒她的儿子阿史那叠罗施。
阿史那咄苾一路逃跑一路收纳窥散的突厥部众,准备率领这重新集结起来的数万人马横穿瀚海沙漠遁逃。李世勤率部在其必经之地碛口布防,阿史那咄苾逃到此地无法前进。属下大都率部投降唐军,李世勤部掳获五万余人。而颉利可汗率数千人马继续遁逃,唐军第三路军大同道行军总管李道宗率部追击颉利可汗。至此,两路唐军班师。
唐军信使一路将告捷文书快马加鞭送达京师。一路所过州县皆知晓唐军大胜,东突厥被灭国的消息。
贞观四年,二月二十,帝后一行从骊山温泉宫回返京师。
二月十八,朝廷大赦天下。
并在当日即命御吏大夫温彦博任中书令,守侍中王珪任侍中,守民部尚书戴胄任民部尚书,参预朝政。命太常少卿萧瑀为御史大夫,参议朝政。
贞观四年三月初三,东突厥汗国特勒阿史那思摩为右武候大将军,正三品衔。
从贞观四年三月到五月,陆陆续续涌入京师的胡人约有七八千,此时涌入人口之中多是随突厥贵胄以及其突厥附属部落酋长所涌入的人口。这期间也涌入许多胡商和西域各地人口。
随着众胡汇聚京师,京师这两月间宴饮不断。与此同时,四方酋长,国王,胡人部落族长,乃至朝廷百官皆奉皇帝为天可汗。
这几日承乾每日都会陪同皇帝接见四方宾客。承乾此时也是苦不堪言,不过真正的心累还在后头呢。东突厥灭亡后,北方一片混乱,大唐要重新在北境建立秩序,还要商议如何处置这源源不断的涌入大唐边境的四夷。与此同时正在北境四处为祸的残兵游勇也不可不管。这样的混乱最易成为新一代北方霸主成长的沃土。
还需要继续派兵剿灭四处为祸的散兵游勇。同时还要安排被俘的几千胡人部族首领,以及接下来还要安置会接踵而至的投降大唐朝廷的诸多蛮夷部族。
贞观四年三月初五,大多数酋长陆陆续续到京。唐京师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受降仪式。东突厥汗国最高统帅阿史那思结率部众四万众投降唐廷。
三月十一,唐廷任命突利可汗阿史那什钵苾为右卫,大将军,正三品衔,进封北平郡王,食邑一万两千户。
三月十五,大同道行军总管李道宗率所部剿灭阿史那苏尼失所部五万余众,阿史那咄苾被擒。
大同道副行军总管张宝相奉命押送阿史那苏尼失部众部众前往京师受降。
三月十八,蔡公杜如晦病重,皇帝派遣皇太子承乾往慰问,随后又与皇后亲往其府邸。贞观四年三月十九辰时,杜如晦于京师蔡国公府逝世,享年四十六岁。京城五品以上皆往吊唁,承乾陪同帝后一同前往吊唁。
贞观四年,大唐终于坐稳了这天下,北境自此成为了大唐的天下,朝廷自此无后顾之忧。而杜如晦却溘然长逝。皇帝悲伤不能自已,不得已,许多四夷酋长国王只得由年仅十三岁的皇太子在诸多大臣和宗室贵胄的协助下接待。承乾这十几日见到的珍奇比之前十几年见的都多,这十几日见到的胡人也是如此。
这日,承乾接待完毕贵宾后回宫,皇帝谈谈到杜如晦依旧忍不住泪流不止,承乾也只得劝慰两句。
三月末,东突厥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被押送至京师。夏四月初三,皇帝登顺天门受降。
太上皇听到生擒颉利可汗阿史那咄苾的消息,感叹道:“当年白登被围,不能报复。而今,我儿能灭突厥,我把大唐交付给了对的人呐,确实可以不必再担心江山社稷了!”李渊随后便召来皇帝跟宗室,勋贵十余人,以及亲王、王妃、公主和大臣,在凌烟阁设宴。酒至半酣时,太上皇举杯,太上皇亲弹琵琶,皇帝随乐舞动,宗室勋贵和王公大臣都起身为皇帝为太上皇为大唐敬酒祝福,直到夜深方熄。
承乾夜里便睡在了皇后宫中,一家三口躺在一张榻上酣睡。承乾睡醒,却一动也不想动。这样的场景,今后也不可能再有。耶耶今日举办宫宴邀请这么多人,宴会上又那般讲话,几乎是直白的告诉天下,自己今后要在宫中养老了,不掺和他们这些人的事情了。
承乾看着身侧的帝后,心中一阵恍惚。自从什么时候开始,阿耶开始变成了父亲和皇帝,阿娘变成了母亲和皇后殿下。印象中,似乎是从武德九年以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