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 你小子这是跟我唱红脸,白脸呢?啊】 (第2/2页)
这位神人,简直太牛逼了!居然将这些理论,提前了这么多。“他说他叫巴塞尔,是罗马智者小塞拉斯的学生,还说是受到了我大秦科学院的影响,才发现这些理论的!”
嬴政简单说道。
赵昊沉吟了一下,道:“如果是受到了科学院的启发,才有的发现,那倒不足为奇,毕竟咱们科学院的知识,远超这个时代。”
“但是。”
“能通过启发,有这种发现,还是很了不起的!”
“是啊!”
嬴政笑着点头道:“所以我让他做了顺天城的文学馆馆长!”
“可是,我想不明白,父皇怎么突然对学术研究,这么感兴趣了?”赵昊有些奇怪地问道。
嬴政看了眼他,也不说话,然后摆手道:“走吧,带你去看看我们的成果!”
另一边,大秦首都,咸阳。
自从大秦统一六国以来,一直被诸多问题所困扰。
其中困扰最大的就是,如何让原来的六国百姓,真心实意的承认自己是秦人,而不参与反叛。
最开始的时候,嬴政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坚持依法治国,企图用严苛的刑法,强迫六国百姓归心大秦。
很明显,这种方法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顺利的话,那么百姓会在严苛的法律监管下,渐渐顺服,随后便可以慢慢教化。
万民归心,不过是一个人时间问题。
但是,若不顺利,那就会起到反作用。
事实上,这种治国方式,最终在历史上,成了秦末乱世的导火索。
然而,科举制度一出,却直接化解了大秦的内部矛盾。
大秦朝堂,以极为宽广的胸怀,开放了当官的途径。
而如今,大秦的新一轮科举,又将开始了。
比起前面的几届科举,这一届的科举更加完善。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扶苏为首的新朝廷,总结前几届赵昊制定的科举制度,做出了一些改变。
特别是京考名额,会根据各郡县的人口,以及历代成绩综合评定,划分名额。
这说明,关中老秦人,在科举制度中是没有任何优待的,跟外郡县一视同仁。
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外郡士子感恩戴德。
一时间,咸阳城中的大街小巷,各种茶馆酒肆中,全部都是高谈阔论,热议科举的士子。
他们操着各种外地口音,说得眉飞色舞。
很多士子,将关中士子贬得一文不值。
说起打仗,你们老秦人是利害,但要说到读书,你们老秦人连弟弟都算不上。
都是宝宝!
几天时间,因为出言不逊,被赶出门的外郡士子,不知道有多少。
老秦人一个个更是义愤填膺。
若不是咱们镇北王给你们这些人一条路,你们现在还在老家吃灰呢,居然敢蹬鼻子上脸。
但生气归生气,科举考试,并不是谁的嘴巴厉害,谁就能高中状元。
回过头来,老秦人们又将憋闷撒在了自家孩子身上。
家中有自小读书的老秦人,门槛都被踏破了。
邻里乡亲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送上了门。
临走前,还不忘说一些怪话。
“现在的大秦富裕了,百姓的日子也好过了,你娃就好好读书,别的什么都不要管,有咱们帮衬,饿不死!”
“等科举中了,你们家娃看中那个闺女,咱们就是举全村之力,也给他办了!”
“你这娃不错,打小就有出息,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官回来光宗耀祖!”
浑然不顾自家之前是怎么嘲笑别人家孩子读书的事情。
毕竟以前的老秦人都是靠军功获得爵位官职的,谁愿意读书?读个屁的书!
现在打仗少了,天下太平了,各家孩子都金贵了,想读书也没那个基因。
所以,就连普通乡里间,有谁家的娃读书厉害,都会兴起一股奇怪的风潮。
关起门来打娃!
但凡看到自家娃比别家娃差,或者不好好读书,满大街的就是拉回去一顿胖揍。
咱祖辈都不识字,到你老子我这里,托陛下的福,托太子的福,过上了好日子,也会写自己名字了。
你作为老子的种,六岁还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已经是大大的不孝了,居然还敢到处耍?
现在科举越来越难,外郡的那群士子,鼻子都冲上天了,以后还怎么考科举当官?
咱们家祖祖辈辈,就指望着你光耀门楣呢!
在咸阳城闹哄哄之际,新一期的报纸也如期发刊。
这期报纸,除了详细阐述科举变革,还宣布了两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一件是新增《未成年保护法》
一件是改革《土地法》
这两件事情,都是大秦自统一以来的大事。
而这两件大事,全部在扶苏的手中完成了。
虽然这两件事,其实大秦早在赵昊监国的时候,就已经提出来了,但真正落实这两件事的,还是扶苏。
因此,因为这两件事,扶苏的威望在国内,已经仅次于赵昊之下了。
“大王!刚刚我们接到消息,大秦远征军的战争,已经结束了,太子与罗马达成了和平协议,我们在西州算是站住脚了!”
蒙毅拿着电报,兴奋地跑到镇北宫,朝扶苏禀报道。
扶苏闻言,笑着点了点头,道:“此事,父皇已经通过皇家电报,告知孤了!”
“哈哈!差点忘了,还有皇家电报!”
蒙毅恍然一笑,然后又拿出今日的报纸,接着道:“那最新的报纸,大王看了吗?”
“看了,就是不知道反响如何?”
“未成年保护法的反响很不错,都在夸大王仁德,土地改革法,有一些地主富户反对,但问题都不大,此乃大势所趋!”
“如此甚好。”
扶苏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又道:“孤总算没有辜负父皇,辜负昊弟,将大秦治理得还算井井有条!”
“是啊,大王英明,短短两年就梳理好了大秦的政事,还做出了诸多有效的改革,真是让臣佩服!”蒙毅感慨似的道。
说完,又若有所思地呢喃道:“这远征结束了,陛下他们会回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