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隐忍 (第2/2页)
更何况,他们要她对付的人是公孙瑾。是她从小心心念念要嫁的人,是曾经支撑她在那陌生国度里存活下去的希望。郑婉儿不会,也不能自己毁了这希望。
所以,自进了这定王府,郑婉儿便是一声都没有吭过。
饶是暮成朗借助外界力量造假了圣旨将公孙瑾押入诏狱,但因为没有确凿的人证物证,倒是一时也没有任何办法。公孙瑾虽是被收在诏狱,暂时尚算安定。
但大将军里,永荣公主却是坐不住了。
她对大将军称不上有感情,但对于这个怀胎十月生下的骨肉自然是万分不舍的。
自公孙瑾被押入诏狱的谕令传到大将军府,她就开始四下的活动起来。此时,帝后因为被猴子所伤并不愿见人。
永荣公主一番思忖后,最终前往工部尚书府拜谒。
彼年孙良娣与太子殿下一见钟情,便是永荣公主代替夷掖国皇族出面去孙府提的亲。
借着这么层关系,对于永荣公主的到访孙尚书倒也是以礼相待。只是听闻了她的诉求之后,尚书大人当下就沉了脸色。
他推脱道:“公主若是有别的事情下臣肝脑涂地也是要相帮的,但世子此事非同小可,与番邦勾……咳。”
看着永荣公主神色,尚书大人将这“结”字咽回肚里,轻咳着掩饰,“这个是帝君直接下的旨意,下臣实在没有过问的权利。”
况且现下里,孙良娣依然在宫内被软禁,他自身都要难保了,怎么还会费心力去救公孙瑾。
永荣公主实在也是知道这个道理,听着孙尚书说完,眼里有泪意盈动,禁不住取了帕子轻压眼角。
她轻叹,“大将军这一走,我们娘俩是真孤儿寡母,任人欺凌了。”
望着她这光景,孙尚书也有几分恻隐之心,只是朝中俱知,公孙瑾本是太子党人,这太子都不怎么管的了,旁人便更是没有这个能力了。
……
帝都刑部,诏狱。
“世子,下臣已经搜寻过所有婉儿姑娘可能去的地方,但是,都没有消息。”
孟德跪在公孙瑾跟前,此时他的名号已经被褫夺。但这事实似乎并未影响到众人。包括这诏狱狱卒狱头在内,依旧是尊称他为世子。
与大理寺那边的死牢不同,诏狱是专门为朝中有罪的大臣准备的,人犯结构单一而明确,狱卒比起大理寺死牢内的便是要客气不少。
毕竟这里头的都是些官员,说不准哪天就翻身脱罪了。
公孙瑾也是这等道理,勾结番邦这种罪名虽然看着大,不过因为并没有什么证据,上头也没明确指令,诏狱的狱头这边对他便是毕恭毕敬。
之后又有永荣公主上下打点,除了不能将之放出去外,衣食用度都是尽可能的安排妥当,白日里甚至还放了丰年、端午进去陪侍照顾。
连同光禄司的孟德也是常来常往。所以,公孙瑾世子除了夜里必须呆在诏狱过夜外,倒也不太像是坐监。
郑婉儿失踪了,在他被关入诏狱之后就由太子那边传了消息过来。怪道他会有勾结番邦的罪名,想来就是要利用郑婉儿这个人证来坐实。
原本以为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却根本没有想到从大理寺带走郑婉儿的,会是握有帝君手谕的人。
“我相信婉儿姑娘,即使在歹人手里也必不会做有损少爷的事情。”丰年宽慰公孙瑾。
摇了摇头,公孙瑾却并不乐观,“其实她说与不说,并不这么重要。”
暮成朗要的只是郑婉儿私下从朔漠回来的和亲公主这样的事实,只要这个事实存在,那么不管如何都能将公孙瑾定罪。
……
另一面,帝都皇宫内的太子殿下也并不是什么都没做。含象殿前,汉白玉廊阶上,暮成辉求见帝君却又一次被帝君的近侍内监拦在了门前。
“陛下今日还是不便见殿下,还请殿下早些回去吧。”
这已经是连日来第五次被阻拦了,这一次暮成辉并未如之前那般沉默退下,望着那近侍内监冷声质问道:“这是陛下不便见,还是他不能见?”
“……殿下恕罪,老奴也是奉旨办事。”那内监怔了怔,忙不迭俯身跪了下去。
四下里的侍从禁卫也随之跪了满地,齐呼了“殿下恕罪”。面对此情此景,暮成辉再是不满却也不好发作。
究竟这里是帝君寝宫,即使他是太子,但若是做出些什么过激的行为,还是会被言官御史斥为犯上无状。
面对着局面,暮成辉也只能选择隐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