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割席断义今又是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开局劫了曹操老爹!
钟书见给徐福骂醒悟了,也没展开来继续说教。
所谓强扭的瓜不甜,能不能让其一改以往逞凶斗狠的习性、折节向学,还是得看徐福自己。
徐福低垂下头颅后,不禁想起将其一手抚养大的老母来,于是又起身,躬身向钟书一礼道:“若非公警醒,我……小子险些误入迷途!”
钟书见徐福的态度,与适才相比简直是急转直下,满意颔首道:“浪子回头金不换,你既能悔悟,亦不为晚。”
浪子回头金不换虽是新说,但也是联想一下就能明白其中含义的,徐福此前为游侠,自是放浪形骸于外,如今回头,有改过自新之意,实是难能可贵。
想明白之后,徐福对钟书的点拨心怀感激,又复问道刚才的问题:“公唤小子来中山,何谓也?”——话题绕回到起点,你找我来干嘛呢?总不能是特意叫我过来然后点醒我吧?
钟书刚才也在思考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
徐褔这会儿还没转型,其才具远不能和荆州时期相比,不能说是久仰其才华。钟书斟酌再三,说道:“我本有心用你,然你年齿尚幼、且气太盛。”
“……”
若是一刻钟前钟书说这话,那徐福必然会展现出其气盛的一面来,但现在悔悟了,觉得之前因气盛做错了不少事,只低头沉默不语。
少倾,从座中起身,就欲向钟书辞行。
“然则,”
钟书只用了一个字,就让徐福的动作僵住,进而又说道:“你若能收束以往气性,将来亦不失为才俊也。”
徐福苦笑了一声,不知是耻于过去的自己,还是嘲笑自己对钟书的转折有所期待:“方得公点拨,小子心中已然明悟,待归去后,当悔过自新。”
“既如此,可留于中山。”
“?”徐福愣了一下,仍是不解,于是看向钟书。
就见钟书竖起两枚手指:“我有二法,供你决择,其一入学宫向学,其二入军伍。”
他可不会管徐福这会儿有没有转型,既然碰到了,那肯定是不能放走的。
但这时候的徐福,实在是没啥值得称道的,辟为属吏也不能指望他做啥,倒不如先去进修一下。
若按原本历史,他会选择折节向学,确实最后也学成了,和诸葛亮交友不提,也得到了刘备的器重。
其实钟书挺想看看徐庶选了另一条路会怎样……
说不定就能和赵云再续前……后缘,搭伙再合作一波的、
但,徐福几乎没有犹豫,当即大礼拜道:“多谢公收留之恩,小子愿向学。”
‘可惜’钟书在心中感慨了一声,于是起身,带着徐福往了学宫一行。
这事儿他本可以交代给佐史做的,但钟书想了想……
得,我就走这么一遭吧。
正好,他也许久没去中山大学视察了,再不去人家学子士人以为他这府君不重视教育了——学校十月开学那会儿,他还卧在病榻上呢。
结果到了学校,颌,钟书也被吓了一跳。
之前光听钟繇说了‘好消息’,没想到闻‘钟(氏)书’的学子儒生竟这般多?
犹记得上一次过来学校的学子也才四五十个,现在都翻了十几番啦?
上头讲课的正是大儒乐隐,身旁侍讲的是个小年轻,瞅着和徐福年岁差不多大,而其下首,从讲轩至轩外,满满当当地坐的全是人。
钟书也没去打扰乐隐,直奔着找中山国文学即钟繇去了,
及见面,两人寒暄了几句,钟书又说明来意:“此子聪慧,有向学之心,我甚嘉其心,故而引来至学校。”
钟繇心领神会。
中山大学重修后的校舍不甚大,现在也就能容纳五百号人左右,根本就没法和太学相比,这会儿已经满员了,不过钟书推荐学子,那肯定是能网开一面的。
(桓灵二帝时期,太学达到鼎盛期,灵帝时期则达到巅峰,太学学子足有数万人,灵帝还对桓帝做出过评价,认为桓帝在这一块不如他。话说回来,灵帝是真喜欢和桓帝比啊,先是认为桓帝不如他能敛财,后来问大臣也是和桓帝做对比)
少顷,便有佐吏来,安排徐福住进校舍,临走前钟书勉励道:“你且勉力向学,无失我望。”
徐福点头道:“小子必不负明公之恩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