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iaoshuo.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大明新福王 > 0148 突破

0148 突破 (第2/2页)

可是要真生产出来还有不少难关要过,此时只是木头原理结构不大考虑结构强度、铸造工艺、机械加工、材料等问题。

如材料生铁的加工性能、强度、铸造等方面可能不大好,可是常洵也只知道有什么灰口铁、马口铁、球墨铸铁等分称,具体却不清楚只能让冶炼铁匠自己试验。

还好他记得球墨铸铁好像会用石墨,生铁让它温度降慢些之类可以改善加工性。虽说那乃是后世在什么地方看上一眼只是个大概,可对这时也非常重要至少打开了思路。

特别是机加工这一块此时木头车床之类虽有,可生产驼锅机需要全套车铣刨镗磨钻。而且一旦成功那是批量生产的,那车铣刨等机床怎么也需要十九世纪初期才行。

所以那是一台驼锅一体式小型蒸汽机,其实乃是要创建一个比较完整的蒸汽机时代车加工工业。所以这方面不可能短时间就造出来或批量生产。

如果只要几台这时根据这木头原理示意结构,只要用最好的工匠,甚至是让玉器雕刻工也参加肯定是已经可以造出来了。但这样的蒸汽机只能图个新鲜却不可能实用,热效率不高还在其次,那成本吃不消的。

当然木模原理架构出来了,还可以用空气将之运转常洵非常高兴。因为就蒸汽机本身那已经突破了可不可能问题,材料、铸造工艺、加工工艺之类不属蒸汽机本身专有,属于通用的东西。

那就是初创者的艰辛,初创者有时会说要一样无二样。这话有些不大好理解,要一样怎么可能缺二样呢?原来这话说是要一样却要解决二个问题才行,可能为解决那二个问题引出更多的困难或空白来。

这时也一样,设计了蒸汽机还要解决材料、铸造工艺、加工工艺等问题。发展下去后面还有如轴承、润滑、密封、机油、变速、水垢、安全、高压供水、水位显示、汽水分离、蒸气冷凝再利用、提高热效率等问题。

当然这时能生产出三到十几马力的驼锅机就不得了啦!那些机加工设备首先需要它作动力,如合作社有了抽水、碾米、加工饲料可代替多少人力?当作机船运输拖船每马力可以拖五吨加五六公里时速行驶。

如纱厂用这动力一百人比得几千台手摇纺纱机,织布一个人可以管好几台宽幅织布机。总而言之就是最简陋的蒸汽机也可以让手工业提高几到几十倍生产力,十几马力的蒸汽机可以让三五十吨的船在内河以每小时六七公里速度行驶。

如达到一百马力就可以建设铁路,拉动三五百吨的列车以二三十公里时速行走了。而这样的运输量与速度让漕运每日只需要一二列车就可以了,而边疆有事二三天一列列车就可以将一千公里外一个营,包括他们半年的给养一起送来了。

如此重大的突破不仅原理上证实了,连架构也完成了让常洵太兴奋了,也如往常一样重奖了参与研制的每一个人。

当然这重奖让后世不少人认为太扣太小气了,因为参加研制的主要人员最高才一百两。但这也是有道理的,首先蒸汽机必须要有这样的概念,其次就是基础架构。

那些都是常洵提出来的,没有他这东西二百年也达不到这时的水平。而且此时只是最简单的锅炉与单级活塞式蒸汽机而已,后面也一样没有常洵小水管锅炉、链排锅炉、煤粉喷浆等锅炉升级概念。多级活塞、汽轮机等蒸汽机升级概念这些研制工匠要发明出来的可能微乎其微。

所以这时贡献最大的工匠仍然不能算发明家,所以不可能将他们当发明家奖。而且需要他们‘突破‘的太多,每次奖太多十几年后财产只怕几十万了,于后人也不公平。

因为他们此时只是因常洵作出了跨时代突破,自己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后人可不同,他们只能越来越依靠自己了,常洵毕竟知识有限越细分知道越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