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赛 (第2/2页)
石浩却在想:“古利特是谁?牛尾巴…马赛回旋…彩虹过人…挺有意思…”
……
翌日,周五。
上午文化课,下午训练。
由于第二天便有青年联赛踢,今日便没安排对抗,以免有人受伤,落得和武魁一般,徒然损了球队战力。
期间,倒是做了个百米测试。
石浩鹤立鸡群,轻松刷新了队里的记录,三次测试下来平均11秒4。
……
青年联赛和少年联赛均是被划分成四个大区,以免客场比赛于青少年而言太过舟车劳顿。
各队在大区里主客场循环作赛,直至决出各自大区的冠亚军再在指定赛区比出全国总冠军。
东南大区的青年联赛共有十二支球队,飞鹰青年队暂列第七。
本周,飞鹰青年队是在主场对战联赛积分榜高居第二的江宁梅花青年队。
青年队可没有资格享受一线队的主场场地——那拥有三万五千个座位的临江竞技场。青年联赛的主场便设在基地里唯一的一片正式比赛专用场地。
看台很小,仅能容纳三四千人,此刻稀稀疏疏地坐了约莫有四分之一,应当都是飞鹰队的死忠球迷,毕竟看这一场比赛的门票钱堪堪都够买包烟了。
主看台上有几位特殊的观众,正是飞鹰一线队的教练组。
当下飞鹰队在联赛中位于倒数第五,离倒数第三的降级区仅一分之遥。偏生又有几个主力队员或伤或停赛,人手捉襟见肘。教练们病急乱投医,便想来看看青年队是否有俊彦可堪一用。恰逢今晚有主场比赛,训练任务不重,此刻除了一位依旧带队的助教以外,自主教练秦朗以下,齐刷刷地汇聚于此。
年逾五十头发已大半花白的秦朗气色带了几分憔悴,紧绷的面庞显露出丝许在保级压力之下的倔强。
“哪个是你说的后腰苗子?今天上场了吗?”秦朗问身边的莫知硕。
莫知硕指向在场上防守中场位置等待开球的钟器,道:“那个24号瘦高个就是。不过有些奇怪,今天他居然首发了。”
秦朗点了点头,道:“那倒正好。”
……
张凯基本上只用451阵型,中场是单防守中场搭配前面两个中前卫,两个边路负责下底传中,亦可称之为4141阵型。倘若比分领先需进一步保守之时,张凯可能会改为4231甚而541阵型。
此刻的钟器看着对面,却感觉有点晕。
而在中圈准备开球的石浩看着对面,也感觉有点晕。
江宁梅花队在中圈附近的前锋线上居然是一排四个长得一模一样之人!
青年队可不像一线队有专门的情报搜集,张凯也无意给小队员们安排什么赛前准备会议,左右不过一两套阵型一个打法,以一个练熟的体系不变应万变。
若非石浩新入主力阵容而与队友关系尚不甚熟,赛前队友或会告之,这四个长得一样之人乃是四胞胎,姓风,号称江宁梅花青年队的“锋线四重奏”。
此刻钟器也已记起,家中的日记里曾提及,在本赛季青年联赛的首次交锋中,这分别名叫风伯贤、风仲齐、风叔阳、风季雪的兄弟四人在攻击线上此起彼伏,着实给飞鹰队吃了好大苦头。
……
西元2006年4月8日,周六,下午两点整,比赛正式开始。
听得主裁判一声哨响,石浩将球推给队友,便往前跑去。
然后……
下一次石浩碰到球,却已然是八分钟后。
再度在中圈开球!
此开场八分钟之内,球硬是没能打至前场,反被风家老二风仲齐摘得头筹。
0比1,飞鹰青年队主场落后。
张凯的脸色愈发不好看,对着几名防守队员很是呵斥了几句。
石浩再度开球,局面却如出一辙。
飞鹰青年队的左中场将球横传给左前卫。
左前卫刚一拿球,江宁梅花的右后卫竟已逼到跟前,而江宁梅花的防守中场也如箭般包抄过来。
左前卫恍然不查石浩已跑至对方右后卫和右中卫之间肋部,心慌意乱之下赶紧一个回传给左后卫。
球出的刹那,江宁梅花的七号风季雪却已抢到飞鹰队的左后卫身侧。
左后卫大惊失色,哪敢等球,一步跨上,便想大脚解围。
奈何终是慢了些许,风季雪速度又快,球甫出便踢到了风季雪的小腿上,变向打横落到了大禁区前。
十号风伯贤正在落点不远之处,一步抄得皮球便是向左一趟。
钟器奋起回追,仍有近两米之遥。
与此同时,九号风仲齐却从左往右奔来,倏忽间与风伯贤一个交叉。
一聚一散,一合一分。
交叉之后,球在谁脚下?
面对两张一模一样之脸,本场出任飞鹰队长的中后卫杨光已晕。
飞鹰右后卫赶紧过来补防。
球倏忽从风伯贤脚下滚出,自飞鹰右后卫右侧画了个小弧线掠过。
右后卫扭头一望,江宁梅花的十一号风叔阳赫然在空档处插上,轻松得球。
风叔阳也不停顿,左脚发力便是一个横推。
球自齐齐转身回追的飞鹰诸后卫身前横向疾驰而过。
终是不必转身的江宁梅花前锋领先一步。
又是九号风仲齐,迎球便打。
他料想飞鹰队的守门员陈新重心已被风叔阳吸引至右边近门柱,便选择内脚弓击球推射陈新的左侧。
岂料哭笑不得的是,陈新之前的反应却慢了半拍,重心尚未大幅移动,此刻正好下意识地左手一挥。
球蹭了陈新的左手后稍稍变向,狠狠地击在了门柱之上。
球反弹回禁区内,正好回追到此的杨光赶紧便是往外一脚。
慌乱之下,脚却踢疵了,无巧不巧,落在回追到大禁区内正面朝球门的钟器身前。
“开特伊啊!”张凯在场边嘶吼。
开掉它啊!
乱军丛中,钟器却轻轻点住足球,往守门员陈新的方向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