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第211章入宫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小宅门大宅门!
紫微宫,徽猷殿。
葛明辉端着药碗缓缓而入,站在桌案旁等候片刻:“殿下,该喝药了。”华自闲没工夫抬头依旧一脸嫌弃:“什么东西?”
葛明辉理所应当道:“自然是补药。殿下心系皇上,日夜忧心,心力憔悴。”华自闲不耐烦:“有事说事,没事滚蛋。”
葛明辉坚持:“殿下喝药。这些可都是栖云观出产最上等的药材。”华自闲敷衍:“知道了,退下吧。”
葛明辉无奈放下药碗转身离开。华自闲则慢腾腾的用勺子在药碗中搅合,几息之后,寻到一秘制药丸。
打开药丸,里面是一张写满密语的字条。金乌令有专门的密语,定时更换。翻译过来就几个字:无恙,归家途中。
关键时刻还是栖云观靠谱,华自闲心满意足的收起纸条,一时之间没寻到妥当的存放之处,索性团成团,直接丢进嘴巴里。至于药汤,本就是滋补用的,就让有些人在药方、药渣上寻找可疑之处吧!
华自闲美滋滋的批了几份奏折,突然觉得又困又累,扔下朱笔还是走神。庄宪皇后不愧是女中豪杰,创建的栖云观职能之详尽,作为维护者的华自闲,只有佩服的份。难怪能让明宗爷钟情一生,一辈子没挪开眼。
听说庄宪皇后在闺阁时,便跟在父祖身边。朝堂上的大事小情,秦家老爷子都不瞒庄宪皇后。最后成为了秦家最优秀的子弟。
秦家是开书院出身的读书人家,本不愿同皇家扯上关系。无奈明珠太过耀眼,迷乱了储君的人眼。
传闻,昔年明宗爷为了能娶到庄宪皇后,可没少受秦家刁难。秦家哪里敢违抗圣令,实在是宫门幽深,祸福难料。
天子对母家极为优待,但很少提到庄宪皇后。是因为幼年记忆模糊,还是东宫的那场大火太过惨烈。
真龙帝没说,华自闲也没问。反正,不耽误她崇拜庄宪皇后。
端国公府,家庙。
华令家年少时最不喜庙宇经文,觉得太多沉静庄重,像是无端上了枷锁。如今家庙中供奉着三清祖师,每日不来上柱香,反倒心里面不踏实。
说是家庙修行,华北溟夫妻哪舍得约束女儿,反倒是华令家对自己要求极为严苛,不着彩衣,不出家庙,每日都要供奉新的经文。
她的生活很简单,但并非无趣。上香、抄写经文、侍弄花草、制作香料花露。再将卖掉花露的银钱送到栖云观,用在无路可走的女子和无家可归的孩子们身上。
银钱虽少,却是她亲手所得。这样生活,华令家很满足。
晚膳后是雷打不动的诵经时间,晚上太过幽暗,陆承茵不许女儿抄写经文。华令家所幸用这个时间诵经,伺候祖师爷,顺便说说心里话。
话题最多的是家人,姐姐们如何了,母亲万分挂念,请祖师爷保佑家人平安。对儿子遗恩的牵挂,反倒很少说出口。
也许是知晓儿子过得好,也许是怕折了儿子的福分。毕竟这孩子是法外开恩,不敢祈求再多。
近几日,华令家的胃口不太好。不止是她,自打阿尔泰山消息传来,整个端国公府的胃口都不太好,就连小遗恩都减少了哭闹,变得乖巧起来。
“父亲可归家了?”华令家大多时是沉默的。身边伺候的小丫鬟被吓了一跳,一时有些紧张:“奴婢不知。”
华令家那里会怪罪于她:“出去打探打探。”小丫鬟转身走了,不多时回来复命:“回姑娘,老爷并未出宫,估摸着今晚是回不来了。夫人刚用了晚膳,这会儿正在宣阳居陪着小世子识字。”
陆承茵觉得自家是书香门第,不说丈夫,几个女婿都是极有名望的读书人出身,极有才华。因此下定决心,非要再培养出一个状元不可,别看小遗恩才一岁多一些,用来识字的小木板比他都高了!
这些木板是陆承茵命人特制的,颜色和形状皆不同。单面刻字,寓教于乐。大人乐此不疲,小遗恩玩得也很是开心。
华令家有些不确定:“母亲可还好?”小丫鬟明心很是机灵:“夫人身子骨硬朗,就是记挂姑娘。姑娘,要不我们去给夫人请安吧!”
华令家站起身:“不会打扰到母亲吧?”明心赶忙摇头:“姑娘多虑了,夫人见到姑娘只会心生欢喜。小世子又长大了许多,定是想念母亲的。”
华家搬到新端国公府后,一应建筑延用之前的名字。唯一的例外是华自闲的南薰馆改成了昆云殿,遗世独立。真龙帝潜邸时居住的观海居也保存了下来,留给世子当婚房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