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晋江独家 (第2/2页)
吉普车沿着林荫大道,缓缓行驶。
在一所大院前,停了下来。
“大姐,到了,这就是某大街三十六号。”
柳进军跳下车,拉开车门。
孙梅英下了车,一阵紧张。大旺就在这里工作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跨越千里,就要跟大旺见面了。
田小苗倒是冷静,扶着柳叔叔的手,下了车。
她瞅瞅院门,上面挂着几个牌匾,其中一个是经济接管委员会。
这是军管会直属部门,负责工业、商业、物资、金融等等。在建国初期的沪上,接二连三打赢了粮食之战、棉花之战、银元之战,可谓战果累累。
那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考验的是智慧、团结、决心、勇气和毅力。爹就在这里工作,是战斗的一份子,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想到这些,田小苗很自豪。
她紧走几步,朝院里张望着,想喊一声“爹”
孙梅英也扯扯衣襟,捋一捋额发,有点魂不守舍。柳进军跟两名战士把箩筐和扁担拿下来,搬到大门口。
“大姐,要不,帮你送进去”
“哦,不用了,谢谢你们。”
柳进军从衣袋里掏出一张便签,递给孙梅英。
“大姐,这是我的电话和地址,以后多联系。”
说着,柳进军上了吉普车。
孙梅英扯着小苗,朝吉普车挥手。
柳进原也隔着车窗挥了挥手。
冬子和梅子也挥着小手,喊着“小苗,再见”
吉普车远去了,孙梅英定了定神。
她挑起箩筐,想进大院。
站岗的门卫拦着,说“老乡,你找谁啊”
“俺找田大旺。”
“田大旺”门卫翻开登记簿。
田小苗赶紧扯扯娘的衣襟,小声说“娘,我爹改名了。”
“哦,俺找田建国。”孙梅英赶紧改口。
“好,您稍等,我登记一下。”
门卫登记后,就摇着话筒喊人。
不一会儿,一位青年同志从楼里出来了。
他个子很高,穿着土黄布军装,扎着武装带,英姿挺拔。
这就是爹啊,比照片上还要精神。
田小苗冒出了星星眼儿。
孙梅英也很激动,想喊一声大旺。可农村媳妇儿很少喊自家男人的名字,尤其是生了娃之后,不是孩子她爹,就是当家的。要是瞎胡乱喊,被婆婆听见了,要挨骂的。
可孙梅英顾不了那么多,还是喊了声“大旺”
田大旺听到有人喊,朝这边看过来。
可他第一眼没有认出来。
孙梅英冲着大旺挥手,喊着“大旺,是俺”
田大旺皱着眉头,这才认出了孙梅英。
这是搞突然袭击呢他的脸沉了下来。可孙梅英还不觉得,一把抱起小苗,紧走几步,扯着嗓子喊“当家了,俺来了”
田大旺黑着脸,站在原地。
孙梅英这才有所察觉。她放下小苗,一脸不解地望着大旺。
“当家的,你咋了”
“咋了莫名其妙地搞突然袭击”
田大旺瞅瞅那扁担和箩筐,脸更黑了。
孙梅英一下子明白了。
她昂着头,盯着大旺,眼圈也红了。田大旺心里一揪,可还是梗着脖子说“梅英,你咋这么无组织无纪律”
“咋的俺就不能来看你啊”孙梅英眼一瞪,噙着泪。
田大旺黑着脸,口气缓和了一些。
“既然来了,就住下吧”
“住下就住下,本来俺就没打算走”
孙梅英气鼓鼓的,眼泪也憋了回去。
田大旺一听,就想发火。
不打招呼就跑来了,还有理啊路上出了事儿咋办进了城,连个住处都没有,总不能天天住招待所吧
田大旺直犯嘀咕,可看到孙梅英包着头巾,面容憔悴,那些责备的话又咽了回去。
“梅英,俺不想跟你发火,可到了这里,得听俺的,不然,跑丢了,可没处找”
“听你的,就听你的,俺又没说不听。”
孙梅英瞅着大旺,一脸委屈。
田大旺放缓了语气,说“梅英,那咱们约法三章。”
“你说吧,俺听着呢”
“第一,不许乱跑。第二,不许乱打听。第三,住一段日子就回去。”
“不行,俺这次来了,就不打算回去了。”
“不回去了那你在这里做啥”
“做啥俺想找个事做,自个儿挣钱养活自己。”
田大旺蹙着眉头,可孙梅英的眼睛亮亮的,焕发出了神采。
田大旺心一软,就说“梅英,先住下,回去的事儿再说。”
“嗯。”孙梅英点点头,气也消了大半。
可夫妻俩只顾着斗嘴,把小苗给忘了。
田小苗躲在孙梅英的身后,听到爹娘的对话,是又好气又好笑。
爹今年二十四,怎么像个毛头小子,一点都存不住气娘今年二十七,性格挺爽朗的,可在爹面前却使起了小性子
一见面就吵架,以前也这样田小苗没有印象。
不过,爹娘常年不照面,生疏是难免的。可这一争吵不当紧,那点生疏感却消散了不少。
田小苗暗自窃喜。
看来,爹和娘虽然是包办婚姻,可感情还是有的。只要爹娘在一起,感情就会加固,即便那个女学生出现了,也能把爹拉回来。这样,爹就不会被人家利用,更不会犯错误,她跟娘的日子也好过多了。
想到这里,田小苗探出头来,糯糯地喊了一声“爹”
田大旺这才注意到了小苗,穿着花褂子,戴着花帽子,小小的一团,门牙也掉了一颗。
他弯下腰,一把抱住。
“小苗,想爹了吗”
“想了。”
田小苗扭扭肩膀,挣脱了爹的怀抱。
田大旺瞅瞅闺女,又瞅瞅孙梅英,眼神柔和下来。
这些年他不在家,全靠梅英自个儿拉扯孩子。他心有愧疚,温声说道“梅英,辛苦你了”
“辛苦个啥你知道就好。”
孙梅英眼圈红了红,田大旺的气也消了。
他去门卫那里登了记,大声说“走,咱们去招待所。”
田大旺说着,就去拿扁担,挑箩筐。
孙梅英一把夺过来,说“大旺,俺来吧”
“梅英,那成啥样子”
田大旺打心眼里不想挑箩筐,觉得那样太土。可也不想梅英受累,就咬咬牙挑了起来。
孙梅英抿嘴笑笑,就像回到了山里。年轻汉子挑着一对箩筐,媳妇儿抱着娃娃在后面跟着。她盼了那么久,终于实现了。
田小苗也瞅瞅爹。
心说,爹进了城,还不算忘本,没有嫌弃她们娘俩儿。可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解放初期的沪上是个大染缸,那糖衣炮弹发起威来,比大炮厉害多了。
3磨合
招待所在后院,距离前门很远。
田大旺挑着箩筐,遇到了不少同志。
有打招呼的,喊着“建国同志,老家来人了”
“哦。”田大旺没好意思介绍,这是他媳妇儿和闺女。田小苗灵机一动,揪着爹的衣襟,提着嗓门说“爹,这院子好大啊”
田大旺“嗯”了一声,打招呼的同志很惊讶。
“呦,建国同志,这是你闺女啊都长这么高了”
“是啊。”田大旺尴尬地笑了笑。
田小苗一点也不怕人,脆生生地说“叔叔,我叫田小苗,这是我娘,叫孙梅英。”
“欧呦,是弟妹来了,还是头一回见呢”
打招呼的同志停下脚步,孙梅英一脸羞涩,冲着人家点点头。
这一路走过去,田小苗宣传了一圈。
只要遇到的,都扯着嗓子喊爹喊娘,唯恐人家不知道。
田大旺是什么人立马猜到了小苗的用意。他想发脾气,可看到小苗一脸天真,又发不出火来。
孙梅英也忍不住了,就揪着小苗,小声说“小苗,你瞧瞧娘,脸没洗,头没梳,衣裳皱巴着,就这样介绍给人家你爹是公家人,讲究着呢”
“娘,我晓得了。”
田小苗嘴上说晓得,可照做不误。来的第一天,就要把声势造出去,让那些知道的和不知道的,都要听到娘的大名。
到了招待所,田大旺去办入住手续。
“同志,有没有单间”
“哦,没有。这两天开会,甭说单间,就是八人间都没了。”
田大旺一听,很为难。
梅英母女初来乍到,住在外面花钱不说,还不安全,哪里放心得下他考虑了片刻,就让总机打个电话,问问部队招待所。
可那边回话说“赶上开会,没有房间了。”
孙梅英这才晓得自己冒失,也明白大旺为何会发火她用胳膊肘捅捅大旺,小声说“他爹,给你惹麻烦了。”
“来都来了,麻烦个啥”
田大旺嘴上这么说,可心里挺舒坦。
田小苗也不想住招待所,就揪揪田大旺的衣襟,说“爹,那就住宿舍吧”
“小苗,爹住的是集体宿舍,有好几个人呢。”
“哦,那能不能让人家发扬一下风格”
“小苗”田大旺瞪了一眼,这娃娃咋啥话都说
可又一想,小苗说得也有道理。就扛起扁担,说“梅英,走,去宿舍。”
田小苗很开心。
只要跟娘搬进宿舍,就能留下了。爹也不好找理由哄她们回去吧
宿舍在隔壁院子,要绕一个大圈,有五六里路。
田大旺挑着担子,步伐很快。
孙梅英还能忍着,可田小苗走不动了。
孙梅英蹲下来,示意小苗趴在背上驮着她。可田小苗摇了摇头,说“娘,您坐火车累得脚都肿了,得好好歇一歇。”
“小苗,没关系,娘撑得住。”
孙梅英嘴上这么说,可脚肿着,行动也困难。田大旺放下箩筐,说“梅英,把褥子挪到这边,让小苗坐筐子里。”
“好,俺原本就是这么打算的。”
孙梅英挪了被褥,把小苗放在箩筐里。
田大旺挑着,一颤一颤的。
田小苗坐在箩筐里,伸着小脑袋朝外张望着。
一路上碰到不少人。
有穿军服的,有穿中山装的,有穿毛呢大衣和西服的,还有穿着旗袍、烫着卷发的时髦女郎。看到田大旺挑着箩筐,里面坐着个小娃娃,就好奇地打量着。有的觉得好玩,有的撇撇嘴,带着莫名的优越感。
田小苗注意到那些撇嘴的,大多穿着时髦,像是本地人士。
要说,解放初期沪上很复杂,南下干部不管是生活习惯还是工作方式,跟本地都有不同,工作中也会有磕碰。可有一点,南下干部的思想觉悟普遍很高,不拉关系,不徇私情,对政策执行得很到位。
像爹这样的转业干部,也是如此。平日里大都穿着军服,虽然没了番号和帽徽,可还是军人气质,做人很正派、很朴实,做事风格也很硬朗。
这样的有为青年,怎么会受影响呢
田小苗盯着爹的背影,有点想不明白。
田大旺挑着箩筐,一开始很不习惯。可挑着,挑着就不觉得了。
在老家干活儿,不都是肩挑手提嘛。打游击那会儿,也是挑着担子走山路。直到解放战争南下,才跟扁担脱离了关系。
不知不觉,田大旺想了很多。
这些年,梅英自个儿在家,挑着扁担忙里忙外。他来到大城市,跟那一切都遥远了,似乎忘了干活的辛苦,可忽然之间又体会到了。
田大旺停下脚步,想等一等梅英。
孙梅英瞥了一眼,明白了大旺的意思,脸一红。
她紧走几步,跟大旺并肩同行。
田小苗一阵窃喜。
她怎么也没想到挑着担子竟然触动了爹的内心
到了宿舍,是一栋筒子楼。
田大旺挑着箩筐上了二楼,打开了206房间。
“梅英,进来吧”
宿舍里没人,都出去办事去了。孙梅英很拘束,手脚都没地方搁,尤其是看到房间里铺着木地板,一尘不染的,就不敢下脚。
“娘,快进来。”
田小苗不管三七二十一,踩着地板就进去了。孙梅英跟在后面,看着那几个脚印子,就想蹲下来擦一擦。
屋里干净整洁,圆拱形窗户上挂着白纱窗帘,下面摆着一张课桌,搁着两个暖瓶。两张高低铺靠着墙,被子叠得方方正正的,跟军营里一样。
田大旺指着东边的床铺,说“梅英,坐下。”
孙梅英坐下来,田大旺取出一双拖鞋,让孙梅英换上。又去茶房打了一壶开水,倒了两杯热茶。
“梅英,你跟小苗先歇着,我去后勤上问问,看看有没有空房间”
田大旺急匆匆地下了楼。
按说,像他这样的营级干部是可以带家属的。可他工作忙,没往这上面考虑,就一点准备都没有。
田大旺一走,孙梅英松了口气,就像卸下了千斤重担。
田小苗意识到,得让娘尽快适应城里的生活,否则跟爹是有距离的。
想到这个,田小苗指着电灯,说“娘,这是电灯,一拉开关就亮了。”
“哦,这就是电灯啊”
孙梅英稀罕得不得了,一连拉了好几下。
田小苗赶紧拦着,说“娘,小心拉坏了”
孙梅英吓得松开手,再也不敢拉灯绳了。
就打量着屋子,见门旁边摆着一个脸盆架,搭着毛巾,摞着四个军绿色的脸盆,就说“小苗,娘想洗一把脸。”
“娘,那咱们去水房。”
“水房”孙梅英很好奇。
她不晓得哪条毛巾是大旺的就从包袱里找了一块干布。
孙梅英拉开房门,朝外瞅瞅。
可摸不清东西南北,就有点紧张。
“娘,我来带路。”
田小苗领着孙梅英找到水房。她指着水龙头,让娘拧开接水洗脸。孙梅英摘下头巾,洗了一把。又把头发刨了两下,按了按。
“小苗,城里就是好啊,不用打水,自个儿就出来了”
孙梅英看啥都稀罕,拧着水龙头试了好几下。田小苗也顾不上暴露了,把她知道的都教给娘,还领着孙梅英进了隔壁的卫生间。
“娘,这是厕所,城里叫卫生间,把这个门梢上,上完了要拉一下水箱,冲洗一下”
“小苗,这多浪费啊”
“娘,不浪费,南方整天下雨,不缺水。”
回到宿舍,孙梅英倚着床铺休息了一会儿。
想着给大旺带的柿饼子,又忙不迭地下来。
“小苗,你爹最爱吃柿饼子了。”
孙梅英把柿饼子找出来,摆在桌上。
这时,田大旺急匆匆地赶回来了。
“梅英,后勤处给咱腾了一间房,咱这就搬过去”
“哦,那太好了”
孙梅英赶紧收拾东西。
一会儿功夫,田大旺挑着箩筐下了楼。
田小苗跟在后面,满心欢喜。她本想着挤在宿舍里,既表明了身份又能长住,可没想到还分到了房子
这就是努力的结果啊,运气真不错哦。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入v了,冒泡有红包哦
感谢
么么哒
注1参考了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