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直觉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当主角和反派成为竹马!
谢识一见到他,眼中就亮起了光芒。
他一脸紧张地问谢知微“修灵哥哥可还安好”
谢知微瞧了他一眼,隐约觉得这句式有点眼熟,前不久晏郁刚问过他类似的问题。
他情不自禁地敛了敛眸,秋水般的眼眸轻轻荡漾,再一次意识到谢识和晏郁关系的亲密程度。
他们即使不在一处,也彼此牵挂,互相关心。
谢知微白袍微动,将袖子中的蕴灵珠抛到谢识怀里。
“他很好,你可以放心了。这是他叫我带给你的东西,说是可以保命。”
谢识眼疾手快地接住黑中泛红的珠子,珍惜地捧在掌心,就像捧着世间珍宝一样。
他低头细瞧这颗珠子,眼角眉梢是掩不住的喜悦。
谢识盘腿而坐,而谢知微长身玉立,站在他面前,俯视时只能看见他乌黑的发顶。
见谢识完全沉浸在晏郁送他东西的兴奋中,丝毫没有抬头看他一眼的打算,谢知微默默哀叹一声,心情复杂。
“这里面有修灵哥哥的气息。”谢识好奇开口。
“嗯,”谢知微轻轻颔首,“这是蕴灵珠,晏郁在里面放了一滴自己的精血。”
谢识闻言,捧着珠子的动作越发小心翼翼,眼中流露出的珍惜情感也更强烈。
他收拢掌心,炙热的掌心轻柔地包裹住圆润冰凉的蕴灵珠,仿佛在借物思念着某个同样身体微凉的人。
谢识没有将蕴灵珠直接收进储物空间,而是取出一条红绳,将这颗珠子穿了起来。
随后他将红绳挂在了自己脖子上,黑中泛红的蕴灵珠顺势往下垂落,恰好落在了他锁骨的正下方。
白皙手指拉动两边的衣襟,熨帖地遮挡住脖颈处的红线和珠子,隐藏它们的存在。
做完这一切后,谢识还隔着衣服摸索了一番,再三确认蕴灵珠的位置。
他的嘴角翘起,心中像吃了蜜一样甜。
谢知微旁观了全程,脸上面无表情,眼中神色晦暗不明。
谢识抬眸,语气中带着期待,“那修灵哥哥完成他那边的事情了吗他有说什么时候过来找我吗”
谢知微从自己的思绪中回过神来,听见谢识的问题,淡淡地摇了摇头。
谢识翘起的嘴角稍稍往下掉了一点弧度,神情有点失落,但他还是表达了自己的理解。
“修灵哥哥的事情更重要,我这边可以自己搞定。”
谢知微刚得知一个重磅讯息,思绪纷繁杂乱,此刻见到自己的转世,忍不住轻启唇瓣,将他此去的所见所闻如实地告诉了对方。
“晏郁在海浪中斩杀了黑蛟,接下来又击杀了海岸上的问缘仙人,”说到这里,他浓密的睫毛微微颤动,如一只受惊的蝴蝶,“他就是当年的陈玉”
谢识听得认真。
对于与晏郁相关的一切事情,他都十分上心。
讲完这些后,谢知微本以为会看见谢识露出惊讶的表情,但出乎他预料的是,谢识脸上有担忧、惧怕和关切,唯独少了震惊这一种情绪。
谢知微的目光一寸寸扫过谢识的眉眼唇角,再三确认了好几遍。
真的没有。
“听到晏郁是陈玉,你难道不惊讶吗”他情不自禁地问。
谢识看了几眼面前的白衣仙修,思索了一会儿后,如实回答道“我早知道了。”
谢知微脸上淡漠的表情似有崩裂的迹象,他垂了垂眼眸,不动声色地掩住自己内心的惊骇万分。
只听他语气沉着淡定地追问“什么时候”
谢识眨了眨眼,回想了一下,很快道“就在我们讨论完陈玉过往的那个晚上。”
怎么会
谢知微强装冷静,但双脚却因过度震惊而不自觉后撤了一小步。
雪白衣袂随他动作在半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脚底灰尘吹拂而起,在昏暗的光线中翩翩起舞。
“他直接告诉你的吗”谢知微问。
“不是,”谢识摇了摇头,“我猜出来了,然后向修灵哥哥求证,他承认了。”
谢知微闻言,沉默了。
他抿了抿唇,淡漠的表情下隐藏着翻涌的情绪,身侧手指紧了紧。
原来谢识这么早就知道,只有他一人一直未曾看出来。
谢知微自诩耳聪目明,但此刻的他发现自己简直像个愚蠢迟钝的大傻瓜,睁着眼睛却看不清周围的事情。
论和晏郁的相处时间,他远比谢识更长,论年龄阅历,他也比现在才十六岁的谢识更丰富一些。
然而,这些都没能帮助他发现晏郁就是陈玉这个真相,直到今天他亲眼看见斩蛟的场景,并向晏郁询问,才终于确定了这件事。
反观谢识却是在了解陈玉过往的当天就猜出了真相。
两相对比之下,谢知微觉得自己愚不可及,钝如锈铁。
谢知微闭上了眼睛,心中似有风暴席卷而来,寒意浸透全身。
半晌后,他才寻回自己的声音。
谢知微缓缓睁开眼睛,眸中冰封千里,不过这寒意只针对他自己。
“谢识,你为什么能猜到”他卑微而执拗地讨教道。
幽静昏暗的小阁楼中,谢识一直在注意谢知微的神色变化,他没想到晏郁是陈玉这件事会给谢知微这么大的冲击。
即使对方脸上依旧清清冷冷,但身形却摇摇欲坠,反映出他内心的不平静。
听见谢知微的问题,谢识眸光微微闪烁,斟酌着自己的措辞。
“最开始只是一种直觉,我直觉修灵哥哥就是那个人,”他缓缓启唇,“然后我找到更多细节,进行推测比对,得出模糊的推论。最后我询问修灵哥哥,推论得到了验证,变成了确定的结论。”
少年清脆的嗓音在安静狭小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犹如庙堂中的朗朗钟声,空灵澄净。
谢知微心神晃动,似乎打开了新的视野,低声喃喃自语“直觉”
“对,就是直觉,”谢识接过话茬,“世事万千,人心复杂,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有人摊开来,跟你一五一十地说明白。”
“旁人只会说他想说的东西,书里也同样如此。这就需要去多看多听多思考,即使是立场敌对的人的观点,也应该去了解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