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iaoshuo.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隋唐天字七书 > 第131章 震古铄今突厥行,杨广自诩第一帝

第131章 震古铄今突厥行,杨广自诩第一帝 (第2/2页)

当然,礼尚往来,杨广赏赐给他们的物品,那也是数不胜数。

杨广曾经一次性赐给启民可汗二千万段布帛,启民可汗以下各级官吏,按照官阶大小,全部都有大小不同的赏赐。

这种具体的数字,已经很难找到精确的数据了,但送出去天文数字的财富,是确定无疑的。

榆林之会,盛极一时。

当杨广北巡到达启民可汗的牙帐时,杨广达到了他渴望的最**。

启民可汗欣慕中原的文物典章制度,一再提出想要让突厥全族,变更其传统的服饰,而穿上汉族的服装。

启民可汗心怀赤诚,对杨广说道:“臣今非昔日突厥可汗,乃是至尊(杨广)臣民,愿率部落变改衣服,一如华夏。”

这是要变突厥人为隋朝人。

启民可汗是要举全族,准备正式融入华夏大家庭,这是隋突关系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这意味着隋朝,也意味着杨广,在此一刻,已达到历史的巅峰位置。

启民可汗本人或许真有此意,但此事却并不可行。

所以,尽管很多大臣投杨广所好,想满足其好大喜功之心,要求杨广同意突厥变更服饰的请求。

但杨广却难得地保持了清醒的头脑,这可能和他担任晋王时,屡次和突厥正面交战,非常清楚突厥的本性和战力有关。

杨广下诏说:“先王建国,夷夏殊风,君子教民,不求变俗。”

杨广特地回复启民可汗,认为碛北未静,犹须征战,但使好心孝顺,何必改变衣服?

当杨广端居于千人大帐之中,启民可汗奉觞上寿,恭敬跪伏于地,大帐之外,突厥王候以下露臂割肉,献于杨广,这是突厥最高礼节。

这是历代中原王朝,从来不曾享受过的礼节,也是从来不敢想象的情景。

杨广身心俱欢,豪气满怀。

情景交融之下,他不由作诗一首。

杨广本来就颇富才情,加上此时气势冲破天际,心有所思,下笔成文,自然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了。

杨广心怀不可一世之气概,挥笔写道:“呼韩顿颡至,屠耆接踵来。……何如汉天子,空上单于台。”

杨广吹嘘自己的武功,在古往今来历代皇帝的中,他直接将汉朝诸帝比下去了。

这一刻,杨广认为自己就是千古一帝。

就是杨广最高光的时刻,杨广圆满完成了此次北巡的任务。

他少年之时,读万卷书,当他成为皇帝之后,行万里之路。

而现在,他所坚持的巡狩的方式,也取得了预期的圆满效果。

人生于此,夫复何求。

但杨广作为皇帝,依然保持了清醒的认识,他对于突厥,一直心存防备。

当他集齐五十余万甲士,十万匹战马,北上草原扬威之时,隋朝群臣关于如何行军,在朝堂之上,就引发了一场争论。

为了达到此行最大的目的,元寿向杨广建议道:“汉武出关,旌旗千里。今御营之外,请分为二十四军,日别遣一军发,相去三十里,旗帜相望,钲鼓相闻,首尾相属,千里不绝,此亦出师之盛者也。”

元寿此议,主要着眼点在于“军盛”,讲气派,讲排场,要将汉武帝都比下去。

隋朝大臣,久已不经战阵,他们已经忘了,对面是突厥,是曾经把中原王朝当成“儿皇帝”的强大的突厥政权。

现在,突厥虽然和隋朝关系融洽,但其豺狼本性,却并未消磨,可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如此形同儿戏的行军方式,一旦有变,必将是全军覆没之局。

这种提议,却是是贪天之功,与天争名的杨广,所需所想所乐见。

但并不是每个将领,都会陪杨广如此胡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