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养鸡场 (第2/2页)
小孩子们也凑在一起,聊着上哪可以捉到更多的虫子喂鸡。
这一切只因为,每个小队下的养鸡场,是以每一户社员为单位的,每养十只鸡,会有两只鸡是自家的,鸡蛋也是一样的比例。
社员们一年到头的收入除了年底的工分值,就是靠着家里的三只鸡下蛋来换点针头线脑了。
养鸡的汇报周期比养猪短,回报又这么高,他们能不积极吗?
大队对知青们没太大的要求,毕竟养鸡是个技术活。
但柯颖莲没想到,李白宾王绍去找了大队,也不知道怎么谈的,回来就说要建一个知青养鸡场。
“……”
这两天满大队的人都在说这事,知青们也都晓得,并为此而争论过,这样的模式到底是哪种主义?
最后也没争论出一个结果出来。
“养几只鸡崽是养,养一群是养,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王绍说,“这样我们就不用担心这八只小鸡崽留不住了。”
柯颖莲带回来的这几只小鸡崽,在她昏睡那两天,全都由王绍接手,后面就全部由他照料了。
“但是,我们要种灰耳啊,哪有那么多时间?养的鸡多了,吃什么?我们资产挣的工分都不够自己吃。”
李康健只觉得眼前发黑,他们刚弄了那么多灰耳,现在还要养鸡,能忙得过来吗?
“鸡能吃的东西可比我们吃的多去了,而且我会养虫子。”李白宾说。
他也是会这个,才敢和王绍大着胆子去申请。
大家都惊讶地看向李白宾,看不出来啊!
李白宾神色有些不自在,这是他跟他爷爷学的,以前养来喂鸟的。
齐祯说:“养鸡可行,扣掉上交大队的鸡蛋,我们隔几天总能炒个鸡蛋打打牙祭吧!”
他们已经好久没吃过鸡蛋了,想起来都流口水。
最终的,大家都屈服于鸡蛋之下,同意办知青养鸡场。
柯颖莲却想,这养鸡场来得巧,她之前随便洒下的黑麦都快到了结穗的时候了。
可能是副本植物在现实中的自我调整,这些黑麦长得不高,到现在还没被人发现。
知青点要搭鸡圈,几个男知青就去找大队借土坯,找老螺叔请教,然后原先的茅厕边上画线、挖地基。
搭鸡圈不用赶,刚开始小鸡小,都是要养在室内的。
三间大队热热闹闹地办养鸡场,很快传得附近的大队都知晓了。
马建国他们去公社开会的时候,没少被其他大队的干部试探、打趣,憋了一肚子火,还真要把养鸡场给弄起来了。
三间大队以外的其他大队,没人看好养鸡场这件事。
除了鸡瘟这个原因,最重要的是没吃的。
数量少还能凑合下,养得多,上哪整那么多鸡食出来?公社又没有饲料可以申请。
他们都等着看三间大队的笑话了。
至于三间大队,一切有条不紊地推进,养鸡场的热度几天就下来了,毕竟等待小鸡出壳也是要时间的。
但大队会让人闲着吗?
除了地里的活外,要分出一部分人去一个小石窟那边运石头回来,再用锤子敲成碎石子。
大队准备把学校中间的那片空地和大队部前面的这两块空地铺起来,作为以后的晾晒场地和活动中心。
然后,刚盖好瓦的学校空地里,一个石子堆前面都坐着不少人,拿着锤子“叮叮当当”地敲着。
柯颖莲去看过一次,发现很多小孩子在那边玩,只觉得很危险。
她跟徐玲提了下,但好像没人放在心上,会有什么危险呢?
敲石子并不好玩,高松去了两天,虎口震得发麻,手掌磨出了水泡,晚上疼得筷子都拿不起来。
这坐着干的活也不见得就比站着的轻松。
知青们做的越多,就越发现乡下很多事超过他们平时的认知,要学的还有很多。
柑橘园的花谢了后,长出了一颗颗深绿色的小果子,隐藏在树叶之间。
柯颖莲发现果树有抽夏枝的迹象。
她不知道马晨他们平时是怎么处理的,就去问了问。
“抽出来的夏枝我们都剪掉的,太占用果实的养分了。”马晨说,“算算时间,再过几天就要开始剪了。”
“去年是果园没结什么果子,今年肯定是大年,绝对大丰收。”马柑一脸兴奋。
“对了,柯知青,我把种灰耳的竹筒放到两棵老树下,没什么问题吧。”
“没事,放在树下就很合适,只要不是长时间阳光照射就行。”
柯颖莲看着马柑拿来的竹筒,感受了下,灰耳目前的状态还行,就是干了点。
“你到傍晚的时候,装点水喷一喷,最近温度高,土有点干了。”
“好,我这就去弄。”
柯颖莲发现剪夏枝是个体力活,果树高,地面不平,并不都能用梯子。
就只能用马老爷子生前自制的长剪刀来剪。
这个长剪刀有点重,柯颖莲用不了,就爬上树负责那些地处的,高处的交给马晨。
这新抽出的枝条嫩绿嫩绿的,香味还挺好闻的,柯颖莲收了一些回去,想和何璐研究下,看能不能把那个止痒水弄成这个味道的。
果园里的枝条两三天就要割一次,一直持续到夏末,这段时间关系着果实未来生长状况。
https://www.lusetxt.com/books/23975/23975995/241965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usetxt.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uset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