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读小说网www.99duxiaoshuo.com

字:
关灯 护眼
九九读小说网 > 我靠打副本暴富[年代] > 第114章 增产

第114章 增产 (第2/2页)

她还是跟夏收一样晾晒稻子。

但下半年不一样,她的试验地也要收了,她要把留种的部分挑出来,把性能再巩固下。

还有果园的柑橘,现在都有七八分黄了,没有意外,月底就能摘了。

在不想出售给供销社的情况下,就要找单位采购,这就得摘点果子当样品等等。

万幸的是,这些事情她可以动动嘴皮子,有人去做,可比副本中轻松多了。

想到副本中的任务,柯颖莲现在只盼着它不要影响到自己春节回家探亲。

三间大队终于吹响了迟来的秋收号角,早就准备好的社员、知青们拿着工具,冲入了地里。

柯颖莲的这一亩多试验地,马建国不放心,特地安排了五六个老农来收拾。

挖地瓜这个活看着简单,但想要保证每一个地瓜都完好无损,那可是个技术活。

割下来的这些地瓜藤也不会浪费,直接送去喂猪,最后的地瓜头还能给大队里的牛马驴吃,完全不会浪费。

玉米杆泛黄了,一个个玉米掰下来后,就显得更瘦弱了。

小铃铛惦记着这玉米杆,跑来找柯颖莲,央着她给留两根,好当甘蔗啃。

就是小铃铛不说,柯颖莲也是要留的,玉米杆不是实心的,汁水不多。

但啃起来有点甜味,在糖欠缺的情况下,这真是很好的零嘴了。

别说小孩,大人都馋。

柯颖莲数了下玉米杆,再一分,好像没剩啥了,大队的牲口们只能分到玉米叶和玉米壳尝尝鲜了。

“哇,莲莲姐,好大的地瓜,超级大!”小铃铛大声叫道。

那一垄垄地瓜被挖起来,一串串地瓜排成一排,个头大的就非常显眼了。

一个社员笑着说:“这白地瓜大,足足有四五斤了吧,可以评为地瓜王了。”

“这红心地瓜个头不大,但数量多,柯知青可真厉害。”

“那可不,人家柯知青读过书的,可是高材生,肯定比我们厉害。”

小铃铛也很佩服:“莲莲姐,你真的太厉害了,这就是齐校长说的术业有专攻吗?”

柯颖莲听着社员夸自己,脸都红了:“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大家都有帮忙的。”

她摸着小铃铛的头:“可以这么说,专注于一方面,总能研究出成果的。”

齐祯当这个校长是真的有想法,还自己编起书了,把柯颖莲那套《十万个为什么》里的一些内容扩开来。

每个知青擅长的不同,有学霸也有学渣,但也都在这自编的教材上出了不少建议。

这种参与的成就感,让知青们得到很大的满足,平常的劳动好像也没啥不能忍受的了。

学校也放秋收假,老师学生都要去地里参加劳动的,过后还要在地里捡稻穗。

小铃铛就呆了一会就走了,等会老师点名找不到人,她可能要挨批评的。

红心地瓜、白心地瓜挖起来后,一称重量,换算成亩产,跟之前预估的差不多。

玉米的产量比柯颖莲想的少不少,主要是每棵玉米最多就两根玉米能长起来,比较遗憾。

她琢磨着这要继续改良。

花生种得少,换算下,同样比大队现种的强!

而黄豆就没有可比性了,大队主要是间种一点当杂粮的,从未正经称过。

此时,马建国直接让人拿了一杆秤到地里,专门称几块地的稻子重量。

虽然稻子是湿的,但大家凭经验都能估算出来晒干后的重量。

这几块地的秧苗是柯颖莲播种的,从秧苗开始就长得很好,后面抽穗、灌浆更是比其他田里的水稻优秀。

“同样的地,比去年多了快一袋出来,增产这么明显吗?”马逢春喃喃自语。

他拎着袋子估算了下,摆着手指开始算,一亩地增产了应该也有五十斤以上。

如果都用这个稻种,那全大队能增加多少粮食?

如果这稻种在柯颖莲的手里一代代种下去,是不是会越来越强?

或许他们能梦下亩产千斤?

马逢春看着高高翘起来的秤锤,呼吸都急促起来。

马建国蒲扇般的手掌拍在马逢春肩上,他也估算出来了。

马逢春忍不住说:“柯知青那双手是神农给的吧!”

真的不得不承认,有的人天生就会这东西!

“有得有失,柯知青那身体,真下地能干什么活?”马建国说,人果然不可能什么都得到。

马逢春抓了一把稻子,把里头的稻叶挑出来,“不用她干活,我把她供起来!”

田里能有什么秘密,柯颖莲播的秧苗长得好,大家都晓得,但当得知增产这么多时,都兴奋了!

这可是细粮,白花花的大米饭谁不爱吃!

柯颖莲还在知青点筛选地瓜,准备窖藏起来,来年春天好播种。

她就看到以小铃铛为首的小孩陆续往知青点跑来。

每个人手里都抓着一包树叶子,有的丢下就跑,有的还会跟柯颖莲说几句话。

柯颖莲瞅了下,这树叶里包着的是一些野果子、白茅根之类的。

怎么大家突然这么热情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