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与她有关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我靠打副本暴富[年代]!
柯颖莲看自己邀请的两人还活着, 心里松口气。
这是根据她的要求筛选出来的人,相信他们的能力和身份,可以带来更多的改变。
至于她, 还是当个在大家眼中病歪歪,但很会种地的女知青吧。
大队环境闭塞,生活简单,谁家有点什么事儿都是所有人关注的重点。
知青点更是如此。
磨合了几个月, 大家也能平静相处了。
但是七月初, 就有媒人登门, 要给齐祯说媒!
大家都吃惊不已, 谁家姑娘看上齐祯了?
原来是林场书记的闺女。
柯颖莲第一反应就是去看秦素芸, 却见她面色淡淡,情绪没太大变化。
就连高松都有些讶异,秦素芸竟然不生气?
媒婆似乎没察觉到知青们的情绪变化,还在热情地跟齐祯说着好处。
比如他结婚后,就可以把户口等关系转到林场去, 靠着岳父家, 有很大几率在林场找到正式工作当工人等等。
齐祯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的媒婆,冷冷地拒绝了。
但媒婆就是吃这行饭的, 依然说个不停。
这时,马建国闻声赶来, 他可担心齐祯被林场的闺女给拐走了。
在这些知青里头, 各方面让他最满意的就是齐祯,也是他预备的小学校长。
这人有学历有背景, 野心不小,还算有担当。
当校长,肯定要费着心思教孩子们, 能不从城里找资料、书啥的?
受惠的是大队的娃们。
而且齐祯不会一直留在大队,他当了几年老师,那以后他发达了,看在做了几年的师生份上,总有一两个能受他提携吧。
媒婆说得嘴皮子都要破了,齐祯还是不应,只好先走了。
以她看人多年的经验来看,这个男知青是个好对象,但人家城里来的,眼光肯定高着呢。
马建国等媒婆走了,才说:“你们知青年纪到了,想找对象我是不反对,但是得考虑清楚。”
“万一你们能回城了呢?那媳妇孩子咋办?”马建国给知青们鼓劲,“你们加把劲,养鸡场办起来,今年年底分工分,我给你们批假,都回去过年。”
他还指望着知青们找路子给大队挣钱呢,他们结婚的话太耽误事儿了。
现在离过年还有半年多呢,说起来好像有点早。
但在如今啥都需要票需要介绍信的年代,提前半年计划一点都不为过。
齐祯对马建国的心思猜了个七八分,“大队长放心吧,我们心里有数。”
马建国点头:“我很看好你们,有问题的话最好先跟大队部商量。”
马建国一走,知青们一时没人说话。
王绍犹豫地说:“大队长特意跑来知青点跟我们说这些,新知青的事儿是真的了?”
“应该是。“李白宾拍拍他的肩膀。
王绍眉头紧皱,这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个好事儿,新来的知青还一起吃饭吗?
每天八个人吃多少粮食就够他头疼的了,还要再来几个,有点想撂挑子不干。
柯颖莲明白了王绍的烦恼,说:“看看新来的知青怎样,不行的话,分开吃吧。”
反正后面的那排屋子没人住,再打个灶台即可。
一群人默默坐着,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而此时在万市,柯晓晴刚得知了一件事,杜清越主动报名下乡了!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原女主怎么会主动下乡?
她没拿到金手指,生活并没有变化,而在自己跟她说过当知青有多苦、多惨,照理说不该啊!
柯晓晴一想到杜清越不在自己的视线里头,脱出她的掌控范围,就有点心慌。
更主要的是,这个金手指的功能太弱了,根本就不像小说里那样,到底是什么情况。
是柯颖莲家的情况不一样,导致金手指的获取方式不一样了?还是说杜清越的原因?
柯晓晴越想心里越烦,直接跑楼上质问杜清越。
“清越,你为什么要报名下乡?你明明知道当知青有多么……”
杜清越冷着脸,截住柯晓晴的话,“晓晴,我是响应国家的号召下乡当知青,我不知道你在生气什么?”
柯晓晴还没反应过来,她生气道:“你要下乡怎么没跟我说?你以为知青下乡是去玩的吗?”
“当然不是,你怎么会这么想?知青上山下乡建设祖国,我觉得很好。”杜清越皱着眉,“晓晴,你可不要犯错误!”
她愈发觉得柯晓晴不大对劲,心里有个想法,自己报名下乡是正确的。
柯晓晴回过神来,回忆了下,自己好像没有说错什么话。
但她是真的生气,杜清越怎么就不听呢?当知青有什么好的?
如今上面号召知青下乡,知青们也积极响应号召,她在这边泼冷水,就是思想错误。
万一被举报?
柯晓晴想到这里,背部出了点冷汗。
“清越,你下乡后一定要给我写信,有什么困难我会帮你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