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第80章 (第2/2页)
送至幽淑园门外时,莺时见随玉正与一个陌生人交谈,二人交接了一样东西,用布包着,有半人高。
随玉抱了那东西,再跟陌生人简单交代了几句便要回园子里,恰见莺时送白蓁蓁出来,她自知避不开,便上前行礼道:“公子给小姐的东西送来了,小姐不看看?”
莺时想是随玉以为自己要出门才想了这法挽留,毕竟这侍女从来都不希望她踏出家门的。
随玉怀里的东西虽被严严实实包裹着,但莺时心里已有了猜测,没了惊喜,只是不想连累白蓁蓁,这才不再多送,看着白蓁蓁上了回郁金绣房的马车便跟随玉回了内院。
主仆二人一路都未曾说话,皆脸色微沉,各有心事,看来仿佛陌路。
待回到房中,随玉将东西放去桌上,退开道:“小姐自己打开看看吧。”
莺时轻轻掀开包裹在外头的布帛,即便心里有了准备,但当真瞧见里头那把精致的琵琶时,她仍免不了一阵惊喜。
随玉都看得分明,莺时前一刻还平静的眼波在顷刻间有了光彩,她这才道:“小姐认得这琵琶吧?”
“百年前闻名天下的赵国琵琶大师姜姬所做‘相思’,我早在书里看过。”莺时拳拳热切地看着忽然出现在眼前的珍宝,想要触碰却又不敢,指尖蜷蜷伸伸了好几回,终究还是忍住了,问随玉道,“殷……他哪里寻来的这琵琶?”
“公子交友广泛,其中有不少文人雅客,真想要讨些风雅的宝贝并不难。”随玉眼底波光流动,尽管已经有所克制,仍有丝丝敬慕流露,嘴角才有些笑意。
“这琵琶原先一直在赵国王宫里,赵国覆灭后便流落民间,这么多年鲜少有准确的下落,他……竟能找来。”惊喜过后,莺时不免对殷旭如今所掌握的郢都人脉大有感慨。
“若是公子自己,必然不用这琵琶,想是小姐提了要求,公子连命都给的出去,何况只是有求于人,要一把琵琶。”随玉收起方才展露的片刻柔软,脸色又略略沉了下来,道,“小姐既知这琵琶的珍贵,便该晓得公子的用心,还请小姐能多念公子的好,凡事多为公子考虑,别总是只管自己高兴。”
随玉的每一个字都似针一样扎着莺时的心,这样的在意,这样的喜欢,放在任何一个女子身上都该是莫大的欢喜,如何都该感激,该要好好回报。
可她看着眼前这把珍玩名琴,除开最初的惊讶和喜欢,如今余下的都该是随玉口中的“不知好歹”、“忘恩负义”了。
见莺时不做声,随玉又道:“昨日公子离开时交代,近来事忙,未必能细致顾及小姐,但正事他都记在心上,已着人去办,小姐无需担心。”
“知道了。”莺时淡淡道。
殷旭不来,于她而言才是好事,但眼下的一切并不会因为两人不能见面而停止,她被这高高的院墙围困,与外界隔绝,却根本无法逃开。
沉重的心事无人可诉,她还要继续将自己当做余莺时,披着无辜纯良的皮囊,去做违背真正心意的事,说着心口不一的话,不知何时才能真正的解脱。
心思一旦重了,便不可能总是压着。
莺时渴望逃离眼前牢笼的想法越是迫切,便越是无法让自己长久地待在幽淑园里,即便这里曾是她最喜欢的地方,是她的私园,有好些韩悬亲手为她移栽的海棠树。
殷旭虽吩咐了随玉不必再一味拘着莺时,可她往外跑的次数多了,总不免引起侍女的怀疑和戒备,二人之间的矛盾多了起来,关系日益紧张,只是好在方享多从中调节,才没让事态恶化下去。
然而方享看似理中客,暗中总是偏帮随玉多一些。
莺时看在眼里,每每点到即止,得了机会出门,便当是出去散心,若方享也认为她该待在幽淑园里,她遂一个人待着,或是练练琵琶。
今时今日,也唯有这弦音曲调还似旧,尚且能宽慰她一二。
如此过去数日,一切倒还安宁。
是夜,莺时又在园子里对月弹曲,弹的正是《月儿高》,是她从前弹得最好,也是韩悬最喜欢听她弹的曲子。
每弹起这支曲子,她便能想起与韩悬相处的那些曾经。
春日里,她总坐在这幽淑园开得最好的那棵海棠树下,拨弦弹曲,消磨时光。
而韩悬或是听着她的曲,也坐在海棠树下,亲自沏茶等她,或是以她的曲音为伴,看书写帐,也是乐事。
那时他们郎情妾意,相思流转,正是彼此最好的年华,共同经历着人生最美好的□□。
“谁让你弹的这曲子?”
冷厉的质问犹如晴天霹雳一般乍然出现,打断了莺时的回忆,手掌轻轻拍在琴弦上,音调混杂得不成样,与她此刻的心情一般,乱成一团麻。
不等她回神,头顶已罩下一片浓翳阴影,手腕亦是被紧紧扣住。
莺时被迫站起,不得不面对那双阴鸷幽深的眼睛,如毒蛇一般嘶嘶吐着信子,随时都可能狠狠咬上她一口。
深切的疑惑和猜忌很快占据了殷旭的眉眼,那又开始烧起来的火在不断强烈的怒意下越发旺盛,而他的声音却是冷的,问道:“说,你怎么会弹这支曲子?”
https://www.lvsewx.com/books/58779/58779856/2409485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vsewx.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lvse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