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初赛余波 (第1/2页)
九九读小说网 www.99duxiaoshuo.com,最快更新鼎定河山!
嘉靖末年,汪直移巢烈港,在浙江海道副使的默许下,汪直得到了一段时间的贸易自由,同时和官府中人交游甚密,逐渐确立了自己“海上霸主”地位,并试图在舟山沥港重建双屿港的繁华。汪直部下分为几大船团,代表性的船团长有浙江人毛海峰、徐元亮,安徽人徐惟学、福建人叶宗满。汪直的部下甚至可以堂堂正正的在苏州、杭州等地的大街上与百姓进行买卖,百姓则争相把子女送到汪直的船队中。
开始时,汪直仍对朝廷抱有极大的期望,在地方官员默许“私市”的暗示下,他主动配合官府,十分卖力,平定了陈思盼等多股烧杀掠夺的海盗,维持沿海秩序,逐渐确立了自己“海上霸主”地位,并试图在舟山沥港重建双屿港的繁华。然而福建的萧显、邓文俊、林碧川、沈门,广东的何亚八等,以及一部分汪直的部下,如徐海,引导倭寇袭击中国内地。
他又受明海道副使李文进邀请,和明军把总张四维击破一股倭寇,俘获倭寇海船两艘,然后就带领人马在定海主持开市。但因为汪直无法剿灭海盗,又无法约束自己的部下,因此汪直反而被认为主使和策划了这些“入寇”事件。
于是明廷背信弃义,嘉靖三十二年闰三月一个深夜,总督王忬派遣总兵俞大猷率官军偷袭沥港围歼汪直。汪直败走日本。
其实,汪直在沿海活动的最后目的,是“要挟官府,开港通市”。这八个字的含义十分清楚,要求政府放弃不合时宜的海禁政策,使海上贸易合法化。这个要求似乎不过分,却被定廷完全忽视。
但事实却是禁而不止,海上贸易通道仍在,只不过是转入地下而已,这其中不乏官员身影。
马克思曾经说过,“当利润达到10%时,便有人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有人敢于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时,他们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而当利润达到300%时,甚至连上绞刑架都豪不畏惧。”
海贸利润惊人,又怎会没有铤而走险之徒?
汪直沦为通缉海盗,被列为“A级通缉犯”,既冤又不冤。
因遭官府“戏耍”,汪大盗干脆来个一不做二不休,不是说我是“海盗”么,那我就成全你们,免得你们背负“说谎”的骂名。于是乎,他破罐子破摔……此次大举进寇,算是声势最为浩大的一次,浙江、福建滨海千里皆受其扰,所到之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军民惶惶不可终日。
这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啊,当初令汪直“逼上梁山”的“功臣”们少不得要问责挨板子了。办的是啥事啊,逼良为娼……
但“倭寇”既来之定不会安之,少不得要大肆抢掠一番。人家千辛万苦漂洋过海而来,求的当然是满载而归。
但这些与我何干?杞人忧天。冯过苦笑,难道跑去和官府巴拉巴拉说,汪直并非十恶不赦,还可以抢救一下的,真杀了他非但无利荡倭大计还会适得其反……就问你哪位?哦,信州院试案首,添乱呢,等你位列中枢再议这军国大事,真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不过,这常伷还真“轴”,头包铁的一匹,有地位任性哪,这种敏感的政治事件说登报就登报了,就不怕引起“上面”的不满?还是说,他那位坐在龙椅上的远房堂兄与他关系够铁、由得他在封地作威作福大搞一言堂?
冯过怀疑常世子是穿越同行是有迹可寻的,就对方幡然醒悟后的种种操作显然是划时代的,可谓是高瞻远瞩。就如那个时空的历史名人王莾,不也被广大脑洞大开的网友划为穿越客?
疑点有十:
一,王莽极度仇视匈奴和高句丽。仇视匈奴就不说了,匈奴年年和汉朝发生战争;但是仇视高句丽就有点说不清了,当时高句丽只是一个比较穷的小地方而已,他竟然把“高句丽”改成“下句丽”,厌恶棒子国之心可见一斑。
二、对于新科技的重视,王莽痴迷于很多被儒家视为奇技淫巧的新生事物。据说他还曾经亲手解剖过人体;当时民间有人想发明飞行的器具王莽亲自接见那人,并给钱资助。说明王莽对“科技对于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是有一定认知的。
三、土地国有化,禁止私人买卖。将土地重新洗牌,没有土地的农民夫妻会分到100亩田地,王莽强制规定,人均土地100亩,多占土地的人家,不是富豪权贵还是普通百姓,立刻要无条件交出土地。必须分给贫民,土地不许买卖抵押,眼熟不,这就是土改!
四、废除奴隶制度,王莽十分痛恨奴隶制度,禁止买卖奴仆。买卖人口是“悖天心,逆人伦”的罪恶行径,必须立刻停止。
五、强迫无业游民必须劳动,没有具体工作的的游民,每年必须罚布一块,或者劳役,由国家承担食宿;这位改革家极痛恨那些不劳而获的、浪费社会资源的人。
六、酒、铁、盐收为国家专卖,国有经济为为主体,宏观调控市场经济。
七、计划经济政策,王莽实行政府控制物价,严打商人屯货炒作。商人货物低于政府定价随意买卖,有点像今天的物价局;物价高于市平,司市官照市平出售,低于市平则听民买卖,步帛等生活必需品滞销时,由司市官按本价收买;典型的计划经济调控,能最大程度的消除贫富差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