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看那情况不妙啊 (第2/2页)
王泉知道舅妈的脾气,也没往心里去,又给小玲舀了块桃子,放进她的嘴里。
小玲双眼发光,一脸满足,含糊不清地说:“谢谢大哥。”
刮了刮她可爱的小鼻子,王泉走到屋中间,清了清嗓子,郑重其事,“老爸,我下午要去趟七河市。”
这句话终于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把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老爸的目光中带着疑问,“去那干啥?”
“去医院,做个检查!”王泉答得干净利索。
“儿子,你咋啦,头又疼了?”
“快过来让妈看看!”
“泉啊,别吓唬姥姥啊,你哪里又难受了?”
老爸、老妈、姥姥还有老舅和舅妈也都顾不得心烦了,又都呼啦一下围了上来。
一时间,王泉又成了全家的焦点。他微微一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听完王泉的计划,老爸迟疑问道:“这样能行吗?老刘家当真能服软?”
“爸,你放心吧,这招叫作敲山震虎。我保证两天之内,老刘家肯定得主动登门,到时候该道歉让他道歉,该赔偿让他赔偿,咱面子和里子都有了,咱老王家在石头村腰杆子也硬起来了。”王泉拍着胸脯作保证。
“那老刘家要是不肯道歉赔偿呢?”老爸说出心中疑虑。
“那咱就假戏真做,索性彻底撕破脸皮。正所谓是挡得一拳开避得百拳来。要不以后,这样的事还会接二连三地找上门来。咱再想翻身就难了。”
王泉说完这句话,大家看他的眼神有了变化。
老爸点了点头,狠狠地吸了一口烟。
老妈既惊讶又欣慰,赞许道:“王泉说的对,像我儿子,咱就这么做。”
舅妈目露惊异,“王泉,你怎么想到这些,这也不像你以前的性子啊?”
王泉下意识去扶鼻梁上的眼镜,这是他紧张时的习惯动作,但是这时他还没戴眼镜,自然也就是扶了个空,他笑了笑,“舅妈,我这不是长大了吗,自然性子也变了。我说得这些,那都是在评书里学来的。”
舅妈半信半疑地点点头。
老舅一把搂过王泉,“好小子,不错,有点脑子像你舅。”
“你就吹吧,你!你要是有你大外甥一半聪明也行啊!”舅妈不放过任何一个能怼老舅的机会。
两句话下来,屋里的气氛顿时也轻松了。
“铛铛铛……”
墙上的石英钟有规律地响了十一下。
“英子快放学了。”老妈起身,“秀梅啊,你们中午都在这吃,我做饭去。”
“姐,你不用忙活,我们回去吃。”舅妈连忙推辞。
“听姐的,中午就在这吃,我给小玲炒个鸡蛋去。”
“那行,姐,我和你一起做。”
中午,一家八口人团团围坐。
茄子、土豆、辣椒,都是自己菜园种的。
王泉吃得格外香,足足吃了两碗大米饭。
老爸和老舅还一人整了二两小酒。
饭桌上,王泉让姥姥跟着自己一起进城。
姥姥不愿意,说是舍不下家。
王泉死活不干非让姥姥一起去。
王泉老妈也跟着劝,“妈,你就当去二姑娘家串个门呗,江月都说好多回了,-让你去!”
老舅也说,“妈,你去吧,就当散散心。再说,小玲大了,我和秀梅自己也能带。”
姥姥还是不松口。
老舅偷偷捅了捅舅妈,舅妈放下碗,也是开口道:“妈,你去吧。正好这两天还没秋收,也有空。”
这样姥姥才是终于答应下来。
王泉又和老妈说,让她多带了点钱。
吃过午饭后,王英去上学,舅妈和小玲回家了。
王泉老爸和老舅则是出去张罗借马车。
有人问,就说是去市医院给王泉做检查,孩子头疼得厉害。
临上车前,王泉还不忘给脑袋的纱布上,弄些红墨水。
就这样,老舅赶着马车,拉着王泉三人,直奔水库火车站而去。
马车前脚才出村,后脚这个消息就传到了老刘家。
在这个还没有手机,电话也只有村大队有的年代。
村子里小道消息的传播速度,那也绝对是惊人,简直可以和后来抖音快手相媲美。
比后者更为精彩的是,小道消息可以演绎,没图没真相,口口相传,一切全凭一张嘴。
所以,当大吃二喝的刘氏兄弟,听说王泉满头是血,被人抬上马车,人马上就不行了的消息时,两人也是不得不放下筷子。
“这是真的吗?”刘胜水很是怀疑,“上午,王泉这小子还活蹦乱跳,嚣张得很呢!”
“那还假的了?就是中午的事,我亲眼见到的。”
“就是啊,我还还搭了把手呢,看那情况不妙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