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杀人 (第2/2页)
我们都愣了一会。
黎建军第一个反应过来:“那个女孩后来怎么样了?”
李志刚惋惜的说:“好像当场就死了。听说那个杀手本来是要杀女孩旁边的男人的,刚好她站起来挡住了那个男人,就成了替罪羔羊。车子走后,那伙人吵吵乱乱的,大家也在远处围观。坐在女孩旁边的男人看女孩没得救,伤心的抱着女孩上了车,他们中有个人猛打电话叫嚷着一定要给颜色对方看。”
珊姐担忧的说:“志刚,你住的地方太乱了,还是换个地方吧。”
李志刚刚出来工作,为了省钱,在离市中心区较远的一个以汇聚劳动密集型企业著称的区租了房子。
他拍拍胸脯:“没事,那边人气旺。”费城面露忧伤:“唉,那个女孩太冤了。”“也不一定。那个女孩跟这样的人来往,迟早都会出事。志刚是夜猫子,吃宵夜的时候都很晚了,一个年轻女孩子这么晚在外面,估计也不是善类。志刚,你吃宵夜的时候多少点了?”黎建军比我们年长,一直负责经济类深度报道,接触的人和了解的社会现象较多,看问题始终较深刻。志刚想了想:“也一点多了。我们先去唱K,唱到散场了才去吃宵夜的。”珊姐感慨:“现在的年轻女孩子….”
“不过,也的确是太乱了,大街上拿枪杀人,还开了三枪。”黎建军眉宇间藏着忧虑。“夏云,你怎么不出声?把你吓到了?”李志刚发现唯有我没有发表见解。
我被这近在身边的杀人事件震动了,如蝴蝶效应般,牵扯出我心底深处矛盾的结:我,到底该不该窃听?
是吗?生活其实有不少罪恶,需要我们去阻止、去揭发、去惩罚。
可是,我可以吗?…..
也许,破案的事本该由公安机关去做。是该开展破案大行动了。这样想着,我就说了出来:“哦,现在公安局不是开展百日破案攻坚战吗?可能就是治安太差了,才会严打。”
“对,我也听公安局的朋友说,这次局里花大力气,要整治社会治安,说不定会查出一些保护伞。”黎建军深有同感,并不知我的话里另有寓意。
外卖送来了,大家拿钱给送外卖的人。珊姐问我:“夏云,要不要我帮你给?”
我经常没有零钱,珊姐则因为要买菜,长期备有零钱。因此她常常帮我付钱,过几天我再归零为整还给她。今天我刚好有零钱,我对珊姐说:“不用,我有。”然后从钱包里拿出11块钱,递给送外卖的男孩子。他接过钱,又还给我:“小姐,你给多了一张。”我一看,我给了他1块,多了一张10块。我嘴里说着“谢谢”,拿回钱,心里骂自己:你怎么了?失魂落魄的?
珊姐见只有费城没吃饭,好心提醒他:“费城,你不是说出去吗?还不去?别饿坏胃了。”费城慢吞吞的收拾桌上的资料:“要去和广告公司再谈一谈,这期的封面不大理想,不对总编的胃口。”
我们的杂志内容全部编辑好后,由合作的广告公司排版、编印。费城是美编,常常要和广告公司商讨排版事宜。
李志刚听到费城说总编不满,长吁短叹起来:“唉,这段时间夜夜笙歌,无心工作,我这个总编最不满的人,恐怕要打入冷宫了。”珊姐咳嗽两声,清脆的喊:“总编,有没有吃饭?要不要帮你叫外卖?”
大家闻言望向总编办公室,门已被打开,总编走了出来。
李志刚火速归位坐下,低头吃饭。
总编推了推鼻梁的大黑框眼镜:“不用,我已经叫了。建军,你的专题第一稿要先交,这期报道的内容涉及几个大企业,我要先看,不要出什么差错。”黎建军爽快的应道:“好,明天交给你。”
总编满意的走了出去。
大家苦着脸,纷纷怨黎建军太积极,那么早交稿,弄得我们也不敢太晚交。
我的心却不在稿件上。徐建华、沈林、伍德、孟林、顾毅的交错关系在心底漂浮,我心事重重。
我在传真机旁的旧报纸堆中拿出一张报纸垫桌子,以免快餐盒弄脏办公桌。一粒一粒的嚼着米饭,我的视线没有焦点的看着快餐盒,好一会儿,我才发现快餐盒下面的报纸有“徐建华”三个字。我集中精神,没错,确实是徐建华,C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大队长徐建华。(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