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坐太子旁边 (第2/2页)
远处的人群其实也一直在关注着这里,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陈景恪突然被叫过来他们是能看到的。
现在见他竟然坐在了太子的下首,无不露出震惊之色。
脑海里同时浮现出了一个疑惑,这个人是谁?
刚才和陈景恪同坐一桌的那几个人肠子都悔青了。
还有许多人也认出,他就是早上和长孙无忌、马周打招呼的那个少年。
也不禁惋惜为什么当时不更积极主动一点去结交呢。
陈景恪自然也知道这个位置不一般,头皮有些发麻。今天的事情处处透着诡异,他总感觉自己像是个牵线木偶一般。
不过他也豁出去了,先是朝李治行礼,又朝旁边的长孙无忌等人行礼,坦然的跪坐在毯子上。
虽然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了桌椅,可这种重大节日活动还是采用更加复古的跪坐方式。
这时任封又指挥人把笔墨纸砚给摆放在桉几上,并且让一个妙龄宫女为他研墨。
陈景恪这才对李百药说道:“既然安平公喜欢,那晚辈就献丑写上一幅,写的不好还望诸位莫笑。”
李百药说道:“老朽就是想讨个吉利,好坏反倒并不重要。”
说话间墨已经研好,陈景恪提起笔道:“不知安平公想要何字?”
李百药回道:“越老越怕死,就写祝福长寿之语吧。”
“好。”陈景恪想了想,提笔写下了几句《诗经》中的诗歌: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然后是贞观十八年元日大朝会赠安平公,落款陈景恪。
用的正是赵孟頫的行楷。
之后又拿出自己的印章盖上,这幅字才算完成。
任封马上指挥两名侍者上前,一左一右举着这幅字先给李世民欣赏。
李世民不禁赞道:“好,比之三月前又有长进……诸位也来欣赏点评一二。”
这倒不是假话,一个人的字和他的阅历有很大的关系。
整天出入皇宫,往来的都是王公贵族,让陈景恪的眼界和气度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体现在书法上,让他的字更加的成熟大气,又多了几分洒脱恣意。
两名侍者小心的举着字给众人观看。
马周、长孙无忌是见过他的字的,并不觉得惊讶。房玄龄、萧瑀、李绩、褚遂良等等文武大臣还是第一次见,无不露出震惊之色。
原本他们以为李世民吹捧太过,现在才知道,是自己见识太浅薄了。
这字不但写的好,关键是字体前所未见,乃开派之作。
十七八岁的一代宗师,实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难道真是从娘胎里就开始练字不成?
两名侍者举着这幅字,围着大家缓慢的转了一圈,最后又停在了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捋须笑道:“安平公对这幅字可还满意?”
→